藩王造反為什麼困難,因為資源不對等。
但自古以來想要一步登天的藩王並不少,都在想萬一自己就是這一個呢?
現在一看天幕,那更要關注了,說不定就可以沿用,這就是一份造反指南啊!
可惜……不能!因為他們喚來不了大風還有哪哪都有的二五仔。
朱棣能夠靖難成功是有一定的實力和玄學在的,再來一次都不一定能夠成功。
靖難之前的人不知道,但靖難之後的人大概能夠猜到這一回講得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故事了。
《明實錄》上記載在大火結束之後,朱允炆變成了一具被燒焦的屍骨。
但朱棣實在太愛他爹,也刪改了不少的記載,有的時候史料也是要為政治目的而服務的,在這種情況下,朱允炆不死也得‘死’。
朱棣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蔥少年,又或者意氣風發的燕王,現在的他已經是這大明的主人。
想到當年發生的事情,朱棣也眯了眯眼睛,現在他也很想要知道朱允炆到底在哪裡,最好把朱允炆抓回來,他可以不殺這個侄子,但是也不會讓他再出來。
“爹,你說真的能夠找到朱允炆?”朱高煦有些好奇的問。
“你問朕,朕怎麼知道?你怎麼不去問問天幕,看你乾的蠢事!結交大臣,你就這麼迫不及待想要來坐這個位置,還有你老大,低眉順眼在那裡裝什麼大尾巴狼?老三你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朱棣把桌面上的杯子一把就丟出去了。
三兄弟趕緊縮頭一躲,那杯子就嘩啦啦的從半空飛過,然後嘡啷落在地上變成了碎片。
朱高煦捅了捅老大朱高熾的後背,老大朱高熾的手肘擺了擺,老三朱高燧又動動老二的衣服。
兄弟三個人的小動作馬上就被朱棣收入眼中,朱棣臉上黑漆漆的,“真是生你們還不如生個燒餅!”
“來,你們來坐這個位置好了,來來來,來坐都來坐!”朱棣的語氣忽然間變得輕了起來,從龍椅上站起身,伸出手,示意他們過來。
但他們兄弟三個哪個敢動?話都不敢說半句。
朱高熾嘆氣,天幕雖然好,但是老爺子的脾氣也是越來越暴躁了!
……
朱清谷下了直播之後,感覺自己比第一次直播的時候更加放得開了一些,而且互動效果不錯,大家的確還是更加喜歡輕鬆一點的東西。
其實她自己也是,要不然怎麼都喜歡看野史呢?
她想了想決定下一期直播,不能單講建文帝失蹤,還要講講建文三傻、十族剝離之術,還有鐵鉉這個狠人,分析一下李景隆到底是不是二五仔。
感覺下一期直播影片並不短,甚至囊括在朱允炆削藩,朱棣靖難,以及靖難之後的一些措施……她需要準備的東西還有很多。
這一期直播資料比上一期還要好,第二天分賬直接就是一千多塊,在這個網站直播這麼賺錢的嗎?
她已經做好了深耕這個網站的準備了。
朱清谷並不知道在她看不見的地方,系統的能量儲存進度已經從2%的保底程度漸漸跳到了5%。
而系統的輔助ai已經有了更多的許可權,開始悄然的伸出了觸手,繫結了她的短影片app,只要她刷短影片,同樣可以投放到各個時空。
朱清谷本學期基本上滿課,她剩下的閒暇時間都用來直播或者是剪輯影片、尋找資料了。
基本上只有吃完飯的時候才有點時間來刷短影片。
宿舍裡的舍友不是在打遊戲就是在刷影片,也和她一樣一邊吃一邊玩手機,現代人就是這樣,手機稍微離開一點,就會感覺到恐慌。
上廁所要帶手機去。
尤其是現在左腳疊在右腳上的人肯定也在刷手機。
朱清谷開啟了鬥音短影片,出現的第一個影片就是修驢蹄。
第一次開天幕距離第二次開天幕有三天的間隔,諸人還以為下一次又可以看見天幕是在三天之後,誰知道晚上天幕就已經開啟了。
漆黑一片的古代,尤其是越往前的朝代,買蠟燭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件難事,所以早早就睡了。
可是現在天幕突然間出現了,也讓他們有些好奇。
走出來一看天幕上出現的是一頭驢,驢的蹄子扭曲成結,十分難看,然後被一把平頭鍘刀一下子就把前端的部分給鍘了。
一個男子技藝嫻熟的把六年沒有修過的驢蹄修剪成為一個十分舒服的形狀,看著影片最後驢齜著一口大黃牙在那裡笑,天幕之下的古人不知道為什麼也感覺分外的愉悅。
天幕之上的彈幕還在滑過——
[這馬疼嗎?]
[馬不疼,因為這是驢。]
[野驢的蹄子誰修?]
[不用擔心野驢的蹄子,因為野人會來修的。]
[我指定有病,大晚上在這裡看修驢蹄!]
“嗯?修驢蹄……這解壓?”蘇軾也沒睡著,到處溜達,突然間就看到天幕開了,影片裡的修驢蹄讓他看了許久,後世人說解壓,他大概從字面上瞭解,好像也確實挺有意思的。
“後世子孫這是閒得沒事幹,這修驢蹄有什麼?”朱元璋從殿裡匆匆出來,還以為是什麼機密大事,結果竟然是修驢蹄,讓他大失所望。
但他又特別奇特的把修驢蹄給看完了!
修驢蹄是巫術不成?朱元璋看到周圍的侍衛竟然也隱隱約約的看著天上,像是被修驢蹄給吸引了一樣,冷哼了一聲。
周圍的人頓時跪下請罪。
“這後世之人竟然如此促狹?看個修驢蹄也能夠有這麼多見解?”李世民倒是見過那些兵革怎麼護理那些馬掌,以前也不覺得馬掌驢蹄有什麼,可現在看來好像又別有一番趣味!
“許是後世子孫人人豐衣足食,所以不需要去憂愁太多,這也是一件好事。”長孫皇后淺笑說道。
“是啊,觀音婢果然有不同的見解。”李世民哈哈大笑,“天幕上的朱家姑娘,也是一副富足模樣,看來後世之人已經不用擔心這些問題了,若是我們現下可以做到讓百姓豐衣足食便好了。”
“君舟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百姓富足還愁我們大唐不能久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