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0章 為什麼非要年輕將領前去?

賀蘭楚石的性情向來沉穩,此時此刻就連他都滿臉的驚恐之色。

李承乾心中一沉。

他想起了以前柳葉對他的教導,越是碰到著急的事情就越要沉穩,就越不能著急,否則的話,很可能會想出昏聵的解決辦法。

“不著急,咱們進來慢慢說!”

賀蘭楚石一愣,要換做從前太子殿下,一見到著急的事情,肯定比自己還沉不住氣。

自從柳葉走了之後,太子殿下的性情似乎發生了天翻地覆一般的改變。

兩人來的屋子裡,賀蘭楚石深吸口氣,也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

“太子殿下,劍南道的羌人反了!”

李承乾一愣。

羌人造反確實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可不管是從皇帝口中得知這個訊息,還是從三省得到訊息,這都很正常,可為何是賀蘭楚石先告訴自己?

“末將家裡在劍南道有些產業,就在剛才家裡有掌櫃的從劍南道回來,說了當地羌人造反的事情,他們走的是小路,因此速度就比朝廷官方的渠道要快一些。”

說話前,賀蘭楚石的神情顯得有些尷尬。

李承乾也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很多時候,朝廷的訊息渠道反倒是最慢的,因為當地的官員需要先解決問題,如果是解決不了的話,再請求朝廷的幫助。

當然,也有一些官員會選擇先把事情摁下來,免得因為他工作上的失誤,導致丟掉官位。

欺上瞞下的事情,在朝堂之上屢見不鮮,就算政通人和的大唐,也不能免俗。

“既然如此,那就儘快稟報父皇,咱們一起進宮,你最好將從劍南道回來的那個掌櫃也一起帶上!”

賀蘭楚石點了點頭,立刻跑回去,安排不到半炷香的時間,幾人就來到了皇宮外。

李承乾站在丹鳳門外整理了一下思路,劍南道羌人造反的事情非同小可,稍不留心就有可能會影響到全域性。

就算往小了說,朝廷其實根本就不在乎那些羌人造反,這年頭,將門中人真正在乎的只有戰功,他們都是些戰爭狂人,巴不得天天打仗。

現在的戰爭實在是太少了,能夠得到戰功的機會也就更少。

哪怕是去剿滅一夥山賊,朝廷中的老帥也會拼了命的搶奪統兵機會。

對於目前的大唐來說,有人造反並不是多大的事,可就此而引起的權力糾葛,卻不容小覷。

李承乾好好想了想,隨即進入皇宮之中。

宮中的太監宮女對太子殿下去而復返感到很好奇,卻沒人敢去問,因為此時此刻太子殿下的臉色十分凝重,明顯心情很不好。

很快,李承乾來到宣政殿門前。

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從去年開始就已經進入朝堂觀政,哪怕是在柳家居住的這一段時間,也從來沒有忘記對於政務的學習。

“兒臣拜見父皇!”

李世民坐在龍案後並沒有抬起頭來,只是簡單的‘嗯’了一聲。

“啟稟父皇,賀蘭楚石家裡的人送來訊息,劍南道的羌人反了!”

李世民依舊沒有抬起頭來,似乎早就已經知道劍南道有羌人造反的事情。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羌人一直都是一個不穩定因素,早在貞觀二年的時候,劍南道的羌人就已經作過一次亂了,當時他們配合著長樂王李幼良,在隴右道屠殺中原漢人,犯下了累累罪行。

如今劍南道的羌人作亂,只是當年的餘患而已。

這是一個,從來都不知道安分的種族,而且自不量力。

說白了,在李世民的眼中,羌人作亂只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他唯一需要考慮的只是派誰去平叛而已。

一直到批閱完眼前的奏摺,李世民才面無表情的抬起頭來。

“承乾,你有什麼想法?說給朕聽聽!”

李承乾心中一凜。

“果然和我想的一樣,父皇必定會詢問我的意見,用來考校我!”

幸好他心裡早就有了想法。

“兒臣以為,劍南道羌人作亂並不算是太大的問題,只需要派遣一位年輕將領前去平叛即可,招募的兵卒...五千人綽綽有餘!”

李世民問道:“為什麼非要年輕將領前去?”

李承乾擺出一副當庭奏對的樣子。

“回父皇的話,雖然徵召一位老帥前去也可,但有些大材小用的嫌疑,關鍵是,如今朝廷之中老帥眾多,將星雲集,可年輕一輩卻是人才凋零,沒有什麼可用之人,或許可以憑藉一次次的戰爭,將年輕將領磨礪出來。”

“所以說,如今舉國平靜,在父皇心中,大唐帝國並非是金甌無缺,九州歸一才是父皇所願,不過,那至少是十年之後的事情,兒臣以為,當務之急應當是培養一些年輕將領!”

李世民的眉宇間出現了些許笑意,不過在這特殊的時候,他的笑意顯得有些牽強。

“有這個想法很好,這本就是你身為太子應該考慮的事情。”

“那麼你推薦誰前去呢?”

李承乾躬身說道:“兒臣身邊的賀蘭楚石可擔任佐貳官!”

賀蘭楚石驚訝地看著太子,沒想到竟然還有自己出頭的機會!

李世民不置可否的說道:“賀蘭楚石從未對外統兵,擔任佐貳官鍛鍊鍛鍊倒也合適,那麼主帥的人選呢?”

李承乾忽然單膝跪地。

“兒臣以為執失思力和契必何力等外族將領,可堪大用!”

這個回答,顯然出乎了李世民的預料。

不光是他,就連整個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都沒有將那幾個胡人將領當回事。

尤其是前一段時間,跟李靖和蘇定方之間的矛盾,原本就是那幾個異族將領挑起來的,雖然說膿包是柳葉挑破的,但他們的責任終歸不小。

就算是李靖和蘇定方犯了錯,在許多朝堂官員的心中,這幾位異族將領也沒起到什麼好作用。

甚至有一些心思極端的臣子,開始對執失思力他們出現了偏見。

身為太子本來就應該中規中矩,一旦提出某個稍顯偏頗的意見,就會成為百官攻訐的物件。

因為,儲君是皇家之中唯一能夠接受百官意見的角色。

一旦李承乾的想法透露出去,說不定會引起朝堂百官激烈的反對!

“說說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