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0章 婚禮

榮郭兩家成婚那日,晨光剛染亮青瓦,鞭炮聲便如爆豆般炸響。

爾雅新換了赤金點翠簪子,著一身淡紫色的羅裙早早來參加婚宴。

這還是她平生頭一回給人牽線拉煤,榮家把她當座上賓禮待。

給她送了的媒人謝禮不僅有一對金錠,還有各色錦緞,珍稀皮毛,以及美酒和四色點心。

另外在婚宴上給她安排的位置都在主桌家中主人旁邊。

爾雅對於榮家的謝禮什麼的倒不在意,她看中的是榮家家風不錯。

資源人脈又廣泛,在青州的勢力更是屈指可數。

與榮家交好無論做生意還是其他都好處多多。

對於這樁婚事郭榮兩家都著急著辦,因此一拍即合。

所有流程雖一個不少,但速度卻是加快了不少。

榮家人脈廣,青州所有體面點的人家都來了。

紅白喜事向來是人際交往最好的場合。

饒是爾雅不喜繁瑣的交際往來,在這裡也不見得不打起精神。

再說了,其實爾雅今日也是有想要搭上話的目標的。

那就是前禮部尚書的大兒媳,出身徽州謝家的謝書蘅。

青州謝家也勉強算的上徽州府的名門望族,名頭比起榮家也不差什麼。

但其實謝家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一個家族想要保持長久的昌盛,除了需要在朝堂有頂樑柱外,還要子孫出息。

而謝家早在二十幾年前謝老爺子從朝堂退下之後,已經朝堂無人了。

偏底下子孫還不孝,沒一個能扶的上牆的。

當時明眼人都能看出,謝家沒落就在眼前。

可這一代的謝家家主雖然讀書不行,卻是個營銷界的天才。

發現家中男丁不行後,他果斷指望起了女子。

女子雖不能讀書入朝堂,靠著裙帶關係一樣能助力家族。

於是謝家家主大肆宣揚炒作家中女子的賢名。

謝書蘅作為謝家家主的嫡次女,當年也是謝家家主拼命力捧的物件之一。

謝家家主的一番心血倒也沒白費,靠著營銷出去的美名。

謝書蘅還真得到了來徽州探親的鄧夫人的喜歡,並將她聘為了自己的大兒媳。

當時的鄧夫人還不是尚書夫人,前禮部尚書封大人也還沒做到尚書的位置,只是禮部從二品侍郎。

但彼時他正值壯年,做到一部尚書只是時間問題。

甚至隱隱傳出他將來會入閣的訊息。

謝書蘅攀上這樣一門親事,謝家女眷的身份也瞬間跟著水漲船高。

最後竟都嫁的不錯,她們嫁出去後靠著夫家的關係又反哺孃家。

謝家就是靠這樣硬是度過了最難熬呢那段日子。

如今子孫昌盛,量變產生質變卻是遲早的事。

不過這些和爾雅沒關係,爾雅對謝家並不感興趣。

讓她感興趣的是前禮部尚書封大人,封大人當年因為黨爭最後沒能入閣。

還憤而辭官,隱居田園了。

可大儒就是大儒,他一手草書據說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是書法界當之無愧的大宗師。

這兩年皇上開設皇家書院,遍招全國大儒名師。

爾雅前兩天得到何家送來的書信,據說封大人也得到了皇家書院的邀請。

皇家書院分文武區,而文區裡又開設禮、樂、射、御、書、數六院。

前禮部尚書封大人被聘的正是禮院的院長。

一旦等封大人接受邀請,將來他就是皇家書院舉足輕重的人物。

爾雅想不出封大人有什麼理由拒絕做這個院長。

自古只要是讀書人,哪個不想自己的衣缽發揚光大。

就算封大人對官場失望怒而辭官,也不可能拒絕自己的傳承桃李滿天下。

更不要說凡是能進皇家書院的學子,都是朝廷重臣或勳貴宗親的孩子。

即使封大人不為自己考慮,為了後代他也會妥協。

而爾雅之所以會在意這件事,自然也是為了後代考慮。

眼下衛辭雖然還沒有孩子,但遲早會有。

人不能事到眼前了才知道燒香拜佛,要走一步看三步。

將來等到衛辭的孩子一出生,讀書上學的事就刻不容緩了。

衛家沒什麼底蘊,也沒什麼人脈能給孩子請到名師。

對於大儒名師齊聚的皇家書院爾雅自然是有想法的。

可皇家書院就一個,朝堂上勳貴重臣的孩子不知有多少。

沒點人脈又怎能送自家的孩子進去讀書呢。

若是以前陳閣老文源清都還在,衛辭還能找找老師求求師祖。

現在陳黨都倒了,衛辭只能靠自己。

爾雅眼下有機會,自然要幫幫兒子。

且何家千里迢迢快馬加鞭把這個訊息送到青州。

不也是想要爾雅抓住機會提前交好封大人的兒媳嗎。

如今封大人受邀皇家書院禮院院長一事還沒傳出風聲。

爾雅打算抓住時機,先拜了山頭再說。

等封大人受邀皇家書院的訊息傳出去後,她再去結識謝書蘅就顯得別有用心了。

現在的謝書蘅一點都不顯眼,這個時代的女子身份貴重與否,一看孃家,二看夫君兒子。

謝書蘅孃家朝堂沒助力,夫君也不是個有出息的。

當年封大人還在官場時,他就只考到舉人,進士屢試不中。

封大人在官場時,當兒子的自然能不管所有俗事,一門心思讀書。

但等封大人因為黨政怒而辭官後,封大公子也悠閒不起來了。

封大人離開朝堂後,只來得及用自己的人脈將兒子安排到徽州一個縣城做知縣。

作為舉人出身,封大公子能坐上徽州的知縣已經十分不錯了。

且謝書蘅也是徽州人,在此處好歹還有岳家照應。

只是封大人退下後,因為當年的政敵還在朝堂,封大公子多年硬是沒能升遷。

封家也沒啥底蘊,封大人雖曾官至禮部尚書,但那都是他自己有實力。

封大人年輕時的出身經歷其實和衛辭差不多。

都是農家子出身,少年得志,後被得勢的岳家看中。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那就是標準的鳳凰男。

但封大人人品靠譜,娶妻踏入官場後,步步高昇。

他卻並未忘恩負義,反而對妻子一直極為尊重。

後來岳家出事,他還四處奔走,最終成功挽救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