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8章 真理

“老爺,工匠院今天差點打起來了。”

“怎麼了?”

晚餐後,顧凌軒告訴了趙清虎一個勁爆訊息。

朝廷早上才下旨,加封武王為鎮南王,負責對安南用兵。

《大淵日報》已經連續三天時間,把安南朝秦暮楚,不負王化的事情翻來覆去罵了好幾遍。

這也算是滅國之戰啊,這些讀書人,就這麼有閒情逸致,沒去寫摺子彈劾,竟然跑去工匠院辯論去了?

“是道門的人,差點跟儒門的幹起來,聽說是武當山的,連鎮山的寶貝真武劍都帶了下來。”

趙清虎雙眼一亮,好傢伙,儒門跟道門幹起來了?

“佛門的禿頭來了嗎?”

“也來了,可是百家之人沒讓佛門的和尚上臺,說他們不是諸子百家。”

趙清虎揉了揉眉心,佛門,似乎還真的不是諸子百家,是外來品啊。

炎黃大地,諸子百家辯經,佛門的確沒有資格參與進去。

又不是道佛之爭,那些道士,在這種場合,絕對會讓和尚閉嘴。

而工匠院,也的確不需要佛門的人。

佛門是參禪修佛的,應該去宗教院,來工匠院不行。

“這些大和尚千里迢迢而來,也不能讓他們白來,讓醫學院的人去問一問,有沒有會醫術的,可以去醫學院交流交流。”

在工匠院,道士可比和尚有用。

畢竟,咱們家的道士,他能煉丹啊,火藥、水銀這些,都是道士們整出來的。

至於跟儒門互噴的事情,不是有名家的嗎,還有法家的,兵家的,就讓他們這些專門練嘴皮子的互相噴去。

有了朝廷支援,公開打擂臺,儒門就算是千年顯學,渾身是鐵,又能打出多少釘子?

趙清虎的條子到了工匠院,原本就是來湊熱鬧的幾個太醫,立馬就有事情幹了。

“懸空大師!”

幾個和尚被禁言了,就只能在臺下當個看客,看上面的人,拿著儒門累世修降表來諷刺儒家,正開心呢,沒想到太醫院的人來了。

“阿彌陀佛,白施主,許久不見!”

“大師客氣了,這百家辯論,佛門不參與,我們太醫院也忙著牛痘接種的事情,沒有參與!今日大宗師來了條子,讓佛門去醫學院交流交流醫學,大師你一手杏林之術出類拔萃,遠近聞名,請移步醫學院!”

懸空大師雙眼一亮,能切磋醫術,彼此精進他自然樂意。

“我說,你們醫學院厚此薄彼啊,請了醫家的人過去也就罷了,如今請這些大和尚,那我們呢?”

兩個老道甩著拂塵就走了過來,他們就負責盯著佛門的光頭,不讓他們出頭。

沒想到,醫學院竟然來請人了。

醫術?和尚們會醫術,他們道士就不會了?我們可是多能手!

“兩位道長言重了,此次百家聚集,乃是皇朝盛事,我醫學院敞開大門,歡迎八方醫者,請!”

醫學院自然是來者不拒,這些和尚、道士手中,有可能掌握了一些獨創的秘方。

太醫院拿出誠意來,不信這些傢伙不就範,拿出好東西出來交換。

百家辯經,趙清虎沒有出面。

趁著這些百家之人匯聚在京城,他讓《大淵日報》辦了一個新的期刊:《真理》!

毋庸置疑,上面刊登的文章,就一個標準,實踐出真知,而且是從理論方面刊登文章。

不是一日一期,而是一月一期。

第一期頭版文章,就是三位玉堂學士潤色的,由趙清虎、宋夷遠、欽天監監正署名發表的,萬有引力。

除此之外 ,還有一些醫學院的文章,有一些工匠院的發現。

一共是十五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基礎科學方向的,是理論結合實踐的。

百家之人,都在工匠院,免費看到了第一期的《真理》。

原本熱熱鬧鬧,幾乎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的辯論擂臺,立馬就降溫三成。

就算是儒門的人,看到了這些文章,也明白了一些事情。

格物致知,最終他們儒家要追求的,不就是這個嗎?

除此之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儒家追求的,跟這《真理》並沒有本質的衝突。

趙清虎在暗中推動這件事情,但是,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出面。

倒是農家的幾個老農上門,趙清虎親自出面接待。

農家,曾經也是諸子百家之中,顯赫一時的存在。

如今,傳承凋零,他們蝸居在雲南一帶,有幾個村子,依舊沒放棄對農學的鑽研,有不少新奇發現。

趙清虎堂堂小神農,自然對農家的人,青眼有加。

甚至,雙方一拍即合,把打穀機弄了出來。

這東西可不是科技產品,也不用工業革命,就是一些齒輪轉筒而已,很方便。

如今,又有了橡膠輪胎的出現,打穀機也不再笨重。

至此,儒家上工匠院去參與辯論的人少了很多。

而工匠院內,也開放了一些實驗室。

道門的人,對火藥不陌生,參觀實驗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最喜歡的,竟然是橡膠。

對於一眾道士來說,這種新材料,不放進煉丹爐裡面煉一煉,心念不通達。

還是太醫院的人出面,解釋了一番橡膠的功能作用,才打消了這些道士,用橡膠入藥煉丹的想法。

墨家的到來,這個號稱機關術之最的門派,除了魯班傳人外,還有傳聞中的公輸家族。

讓趙清虎驚異的是,他們竟然有關於飛天的研究,弄出了一些東西。

造飛機,趙清虎根本沒這個想法。

以大淵皇朝目前的生產力,就算是鉚足勁發展百年、兩百年,也不一定能造出來。

但是有了墨家的人,還有他們帶來的一些特殊材料,製作熱氣球,水到渠成。

當熱氣球在午門之外,冉冉升起的時候,趙清虎坐在午門上,一旁是宏豐帝,甚至連皇后都來看熱鬧了。

“別緊張,快扔沙袋,讓熱氣球再飛高一點。”

下面,工匠院的人拿著大聲公在奮力喊叫。

熱氣球裡面,兩個兵丁,一個工匠院的學徒,也在手忙腳亂操控著重量。

午門之上,文臣武將,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珠子。

下面,則是來圍觀的京城百姓,一個個議論紛紛,交頭接耳,時不時發出驚呼聲。

人飛天,這可是炎黃數千年的傳說跟夢想,誰也沒想到,這件事情真的能辦到。

就用一個大氣球?

氣球好製作,關鍵是防火材料,趙清虎可沒辦法弄,還是墨家的人帶來的防火材料,看了後趙清虎才知道,就是用明礬水反覆浸泡的絲綢。

巨大的熱氣球,很快就升了起來,比午門還要高。

“斷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