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相含怒而走,宏豐帝今日維護了趙清虎,讓他碰了一個軟釘子。
左相鄙夷之,你右相好歹當初也是進士及第,還是探花郎。
你竟然找趙清虎一個泥腿子辯論?
儒學的重要,只要朝廷認定儒家是唯一官學,科舉還是儒學,就不會撼動天下讀書人的地位。
百家之人入京,只是芥蘚之疾,動搖儒家根基的事情,怕是還在後面,急什麼?
再說了,這滿朝文武,只是自認儒家而已。
法家、兵家的人,一抓一大把,只是沒有顯露出來而已。
儒家是官學,是顯學,這些人才會遮掩一二。
一旦儒家失去了官學位置,那朝中文武,至少有一大半要脫出儒家。
至少那些武夫,他們就不是儒家的,大部分都是兵家,甚至有可能還有縱橫家的。
“愛卿,雪花鹽業那一千萬兩,你想拿來幹嘛?”
等人都走了,宏豐帝才賜座,問起了那一千萬兩的事情。
“陛下,我們大淵皇朝需要讀書人,大量讀書人。”趙清虎道。
宏豐帝沉默了,凝眉想了想。
趙清虎說的不錯,大淵皇朝的確需要讀書人,大量的讀書人。
武王已經平了洞庭湖,有王雄帶著兩萬京營在洞庭湖,就是江南的一顆釘子。
馬上,朝廷的重點就是北方的乾旱,還有云南的戰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只要武王去了雲南,立馬就能發動針對安南的滅國大戰。
而太子也來了簡報,天津衛打造的船隻,囤積的貨物,招攬的兵丁也已經足夠。
接下來,就是朝廷招攬百姓,派遣官員,遠洋海外。
要扛過小冰河期,甚至是延長大淵皇朝國運,開疆拓土,向外擴張是必須的。
安南打下來後,治理安南,需要大量的讀書人。
除此之外,便是經營海外,也需要讀書人。
宏豐帝手中掌握的情報,是整個大淵皇朝最多的。
來自煤炭商會、雪花鹽業,甚至是工匠院的情報,讀書人真的很重要。
傳承技藝,管理事務,都是需要讀書人的。
文盲,有的時候真的不夠用。
即便是軍中,按照趙清虎的計劃,也需要大量讀書人。
一千萬兩,能變出多少讀書人?
“愛卿有什麼計劃?”
“陛下,如今工匠院已經升級了印刷、造紙技術,紙張、書本的成本降低了不少,大量培養讀書人的條件已經成熟,接下來就看陛下的想法。”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皇帝喜歡的是愚民政策,還是開啟民智,是趙清虎接下來動作的關鍵決定因素之一。
愚民,毋庸置疑,方便皇帝統治。
民智一旦開啟,對於皇室的統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宏豐帝明白趙清虎的想法,開啟民智,對於皇朝統治的確是一個衝擊。
讀書人聰明,想法很多,皇室幾乎是用科舉,籠罩住了天下讀書人。
讓他們去鑽研微言大義,皓首窮經,乃是治世之舉。
“今時不同往日,朕是大淵皇朝的皇帝,同樣是我炎黃民族的族長,開啟民智,勢在必行,朕要為天下負責!”
“陛下聖明!”
趙清虎再拜,宏豐帝的確很有包容性,具備一個明君的所有資質。
“陛下,文以載道,想要普及教育,開啟民智,培養更多的讀書人,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文字。”
“文字?”
宏豐帝有些好奇,這個角度,還真的是奇特。
改變文字?漢字傳承有序,數千年了,怎麼改變?
“陛下,咱們目前使用的文字太複雜,不利於普及,要簡化。”
“簡化文字!”
趙清虎直接上手,給宏豐帝演示了一番。
對比繁體字,自然是簡體字,更容易學習。
不僅是文字要簡化,白話文也應該登上歷史舞臺。
之乎者也,玄乎其玄,那是文人雅客的喜好,既然要開啟民智,讓百姓讀書識字,自然要有老百姓最熟悉的行文方式。
“愛卿思慮周全,簡化文字,的確讓讀書識字更加容易。”
“陛下,咱們現在用的文字,可以稱之為繁體字,簡化之後,便是簡體字。兩者相輔相成,並非是迥異對立的,而是傳承簡化,推陳出新------”
趙清虎侃侃而談,宏豐帝對此,並沒有異議。
“朕下旨,讓翰林院負責此事,等文字簡化後,便刊印愛卿所言的《新華詞典》,從官方文書,到《大淵日報》逐漸用簡體字替代繁體字。”
“陛下聖明!”
“愛卿深諳此道,可不能推辭,每日也去翰林院走一走。”
“啊?”
趙清虎有點懵,幾個意思啊,讓我去翰林院面對那一群翰林?您可真會啊!
“哈哈哈哈!”宏豐帝大笑,知道趙清虎躲著朝政,不想參與進來,這次就是一個機會。
“對了愛卿,三十六路的農政司陸陸續續都有摺子回來,宏豐豆推廣很順利,各處都是豐收。”
趙清虎面露笑意,這是好事情,“等宏豐署接上,即便有一些災害,老百姓也不至於捱餓。”
“今年還無法滿足天下百姓,再有兩年,應該就能全部推廣。北方乾旱,因為宏豐豆的豐收,糧食問題稍有緩解,就是乾旱面積太大,一直依靠朝廷在供給糧食,平抑糧價。”
大面積乾旱,就是趙清虎也沒辦法啊。
北方還好,畢竟有雪水融化之後的水源。
就怕西北、黃淮大旱,那是真的會大面積死人的。
“陛下,打井隊如何了?”
“效率不錯,今年已經撥款三十多萬兩,從遼東到西北,多了不少水井,大大緩解了乾旱,若非如此,怕是北方已經有了逃難的流民潮。”
“太子的天津衛,還有此次直隸的馬路工程,需要大量勞工。”
宏豐帝雙眼一亮,是啊,太子在天津衛,還有北王在遼東,一直找朝廷要人。
還有馬上要開工的,直隸的馬路大工程,也需要大量勞工。
剛好,可以從北方抽調人口去。
“陛下,這大旱之後,很可能是蝗災,應該鼓勵百姓多養雞鴨,在田間地頭吃掉蝗蟲的蟲卵。剛好,北方的宏豐署也長了出來,只要是不缺飲用水的地方,養些雞鴨,不是問題。”
“愛卿此言甚是!”
北方雖然大面積乾旱,但是,乾旱也是有嚴重有輕微程度的。
有些地方,河流湖泊內還是有水的。
因為打井隊的貢獻,並沒有出現缺少飲用水的嚴重旱情。
配合宏豐署生長,養一些雞鴨,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