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糾結與掙扎。顧行晉被捕一事,在京城引起了軒然大波,百姓們的請願聲如同重錘一般,一下下敲擊著他的內心。他回想起顧行晉曾經為新政所付出的努力,那一份為國家和百姓謀福祉的熱忱,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守舊派的彈劾也並非毫無根據,結黨營私、意圖謀反,這是任何一個帝王都無法容忍的罪名。
“朕該如何抉擇?”新帝喃喃自語。他知道,這件事情處理得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朝廷的動盪,甚至危及到自己的皇位。他想起了先皇臨終前的囑託,要他勵精圖治,讓國家繁榮昌盛。而新政,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顧行晉作為新政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一直以來都為了新政的實施殫精竭慮。
“陛下,顧行晉此舉實乃大逆不道,若不加以嚴懲,恐難服眾啊。”一位守舊派大臣跪在地上,言辭懇切地說道。
新帝看了他一眼,心中有些不悅。這些守舊派大臣,一直以來都對新政持反對態度,如今抓住這個機會,自然是要將顧行晉置於死地。“朕知道了,此事容朕再考慮考慮。”新帝冷冷地說道。
守舊派大臣見新帝沒有立刻表態,心中有些著急,但也不敢再多說什麼,只得退下。
顧行晉見此也偷偷鬆了一口氣,起碼陛下對他還有幾分顧慮,就是不知道如此能多久。
顧行晉也思考,面對這些局面,他接下來該怎麼辦。
顧行晉在獄中苦思對策,而此時,他的伯父魏濟聽聞了此事,心急如焚。魏濟在朝中雖無顯赫官職,但為人聰慧,閱歷豐富,對朝堂之事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深知顧行晉推行新政的不易,也明白這背後隱藏的巨大危機。
深夜,魏濟偷偷來到了大牢。昏暗的燈光下,他看到顧行晉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陣酸楚。“晉兒,伯父來看你了。”魏濟輕聲說道。
顧行晉抬起頭,看到是魏濟,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伯父,您怎麼來了,這裡危險。”
魏濟擺了擺手,“晉兒,事到如今,還說什麼危險不危險。你先跟伯父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顧行晉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跟魏濟說了一遍。魏濟聽後,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說道:“晉兒,此事看似是守舊派的誣陷,但實則是新政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他們想借此機會將新政扼殺在搖籃裡。”
顧行晉點了點頭,“伯父,我也知道。但如今證據被守舊派掌控,陛下又對我心存疑慮,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魏濟看著他,語重心長地說:“晉兒,你莫要著急。如今之計,我們要先找到證據,證明你的清白。你仔細想想,新政推行以來,可有什麼能證明新政成效的關鍵證據?”
顧行晉思索了一會兒,“伯父,新政在一些地方推行後,百姓的生活確實有了改善,當地的稅收也有所增加。這些應該都能證明新政的成效。”
魏濟眼睛一亮,“這就是關鍵。我們可以派人去那些新政推行效果顯著的地方,收集相關的證據,比如百姓的證言、稅收的賬本等。有了這些證據,我們就可以向陛下證明,新政是利國利民的,你也是一心為了國家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