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十三章 蠢貨

落風鎮做為邊城,離敵最近,從來都是裡面的人想往外遷,沒聽說外邊的人想往落風鎮跑的。

可如今落風鎮卻名聲在外,吸引無數人前往,想探個究竟。

聽說那邊用工機會多,無數日子過下不去的樂平縣百姓,攜家帶口往落風鎮那邊去。

與落風鎮相鄰的黃沙鎮、萬林鎮百姓更是舉家出動。

萬林鎮的洪氏半夜就和丈夫挑了兩擔菜往落風鎮這邊來。

夫妻倆都是第一次來,還擔心入城的時候被刁難,要收很多入城費,結果不僅不收,城門兵還客客氣氣放他們進來了。

她怕不好賣,和丈夫分開兩處賣。她去了菜市,結果自己佔的位置就被人搶了。

以為遇上地頭蛇,今天要損失一筆,結果來了一個老婆子,說是什麼監市,輕而易舉就把事情解決了。

把位置還給她不說,攤位費也只收兩文。

賣菜途中也沒有地痞來收保護費,那監市來來回回,還有負責治安的差役時不時來巡街。

治安好得不行。連吵架的人都沒有。

讓洪氏有些恍惚。

這是落風鎮?

是一個邊城應該有的秩序?她來的不是落風鎮,而是王爺在的地方慶元府?

很快夫妻倆就把菜賣完,說起今天的奇聞。

“沒想到這落風鎮竟是這樣的好地方。”

雖然和他們萬林鎮離得很近,但誰願意往邊城跑?而且之前落風鎮好多人還遷到他們萬林鎮。

聽說落風鎮人都快跑光了。

結果沒想到落風鎮人氣這麼足。

賣完菜,夫妻二人在街上逛了一圈,那大街寬闊又幹淨,各店鋪連匾額都做得一致,瞧著就讓人舒服。

而且他們又看到一件奇景。

“那是什麼?”那是馬車?怎麼人是往外坐的?

夫妻倆遠遠見著那馬車到了一個站點,馬車上的人跳下來,等在那裡的人又排著隊上去,叮鈴鈴,馬車很快又疾馳而過。

從沒看過這樣的奇景。

等聽說那是把城裡的百姓免費送到城外種地的,夫妻倆嘴巴張得能塞下雞蛋。

不確定地問:“是貴人家運長工或是佃戶嗎?”

只有貴人家才會專門用馬車把人拉到田裡種地。

“不是,是住在城裡的百姓,他們到城外種地距離遠,世子妃特地免費開設了公共馬車,送他們到城外地裡,還有返城免費的車接回來。”

夫妻倆跟聽天書一樣。

什麼時候,種地的人都坐得起馬車了?

還是免費的馬車。

他們村連牛都沒有一隻。他們夫妻連牛車都極少坐到。要有牛車坐,也不用摸黑從家裡出來了。

可落風鎮百姓卻連種地都坐上了牛車。

兩人又到了城門口,發現好多百姓在那裡盯著告示看,新的舊的,一層疊一層。有認字的人在那裡給大夥念上面的內容。

夫妻二人駐足聽著,都是各種用人資訊,有些還在招,有些已經招滿過了期效。

“一天二十文?包兩頓飯,外地的還提供住宿?”

夫妻倆對視一眼。

城牆邊都是別處過來尋找工作機會的人,夫妻倆心中的話未宣之於口。

到了外城,又看到外城也在大興土木,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

洪氏回頭看落風鎮高大巍峨的城牆,“住在裡面的百姓一定很安全吧。”

她男人點頭,“嗯,很安全。”

比他們萬林鎮安全。

他們萬林鎮連個城牆都沒有。

“他爹,家裡的菜地要不交給爹孃吧,幾個孩子也大了,也能幫襯,你和我來落風鎮打零工怎樣?”

她夫妻二人,一天就是四十文,一個月就是一兩多!一年就是十幾兩!

家裡幾年都攢不上這個錢。

男人眼裡冒著希望的光,點頭,“好。”

管月嬈自己的田地需要的人很快招滿,但拆遷收回的村子田地,要整體規劃,工作量還很多,一直在招工。

聞迅而來的人越來越多。

從樂平縣往落風鎮的路上,到處是拖家帶口往落風鎮這邊來的百姓。

肩挑背扛,帶著各種工具。

管月嬈沒有那麼多農具提供,陸尚安在鎮上的鐵匠鋪又才新開,幾個鐵匠掄錘子快掄冒煙,也趕製不過來。

管月嬈讓人張貼的招工資訊,便註明自帶農具。用工結束會付一筆折損費。

莊戶人家怎會沒個農具,但要留足家裡使用,且這年頭窮人多,沒幾人家裡有鐵具,所以帶來的農具各種各樣。

沒有鋤頭鏟子的,挑著各種籮筐來。

管月嬈沒辦法,只能和鐵匠鋪加大訂單。

張左是痛並快樂著。

在落風鎮蹲了幾天,回到大營,急吼吼進了大賬,不顧大夥正在討論,對陸世子說要多派一些人往落風鎮去。

“世子,就如今鐵匠鋪裡那些人,幹到明年也沒法把世子妃的訂單弄出來。”

陸尚安一愣,“不是調過一撥人?”

“是,可如今那裡十二個人,訂單也排到幾個月之後了。”

世子妃叮囑鐵匠鋪讓他們先做百姓的訂單,但奈何他饞世子妃地裡的糧食。

這要是農具跟不上,影響了地裡的收成,他不得吐血三升?

陸尚安正與一眾將官商量關外那塊地情況。

東胡用城外百里的地盤贖回幾千人質。這塊地如今他已經派人去圈去建圍堡,準備把它納入武門關地盤。

建好屏障,是為了挖那裡的煤山。所以工程趕得急,陸尚安因主持這件事,想回落風鎮看兩個兒子的功夫都沒有。

而如今大夥還在商量,得了這塊地要不要向朝廷稟告。

如果不向朝廷稟報,未過明路,東胡沒準什麼時候還會來搶回去。過了明路,再來搶,那就是搶奪他國地盤,等於直接宣戰。

那便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

意識到這點的東胡也會收著點。

但向朝廷稟明這事……

煤山的事就藏不住。

不僅不能給北齊三十萬將士謀得好處,沒準還惹來一身腥。

軍中眾將對這事也分做兩派。大夥意見不一。

“世子,這事不能稟報!這煤山本來就是咱們悄悄找來的,為的就是彌補朝廷剋扣將士晌糧之不足,若稟明朝廷,到時沒準朝廷會派人來監管開挖。”

他們什麼好處沒撈著不說,朝廷沒準還會派人來對軍中事務管東管西。

“可是咱們這麼大的動作,再謹慎也瞞不住。”

軍中一定有朝廷安插的眼線。不報,到時還不定會有怎樣的莫須有罪名。

“不能報!這是咱們出生入死搶下來的,憑什麼便宜別人!”

秦無缺大嗓門吼道,他不同意。

他還記得前幾年朝廷連戰士的軍服卻剋扣,大雪天,戰士們穿著單薄的衣裳瑟瑟發抖,要守城,還要應敵。

很多將士不是死在敵人的刀下,而是活活被凍死。

死得實在窩囊。

要不是王爺和世子想各種法子,為軍中弄錢,現在將士們冬天連一件暖和的衣裳都沒有。

不能報!

陸尚安聽著一眾將官七嘴八舌地激烈爭辯,沉默著。

抬頭見張左束著手站在那裡,想了想便說道:“為了軍中糧草,你再往那邊增援一些人。”

張左拱手:“是。屬下聽令。”

武門關煤山那邊如何決定,如何秘而不宣地開挖,這些管月嬈都不清楚,她只知道那間鐵匠鋪出貨時間變快了。

不少百姓都交口稱讚,說鋪子裡做的農具質量比別處都好。

交貨期也快。

見世子妃對這段時間各處的工作表示滿意,沈嬤嬤又想起到這會還未查到的暗地裡加害小公子的人。

“小姐,一定是那邊派人乾的。咱們要不要派人盯著那邊?”

如今只看加害小公子誰得利,誰就是背後做局之人。都不作他想。

“沒證據的事哪能亂說。”

“小姐,”沈嬤嬤忍不住跺腳,“這是明眼人都看出來的事。”

忽然想起秦嬤嬤和伺畫伺琴還在那府裡,“小姐,要不我們聯絡秦嬤嬤她們?讓她們幫忙盯著?”

雖說她們三人和小姐不是一條心,但起碼小姐好了,她們才能好,畢竟是宮裡派出來的人,總不能和王府的人同流合汙吧。

管月嬈也差點忘了那三人。

琢磨著這事的可能性,很快又搖頭,“那秦嬤嬤自詡宮裡出來的,就沒想過要聽我的。怕是指揮不動。”

不過嬤嬤說得對,慶元府是得安插自己的眼線,不能太過閉塞。

落風鎮位置到底太偏了。

慶元府。

幾個管事婆子正向王妃稟事。

庫房管事說柳鶯苑那邊三天兩頭去領瓷器,杯具茶具花瓶擺件,各房有樣學樣,也跑到庫房領。

她都聽說有些房頭偷偷把瓷器拿到外頭賣了換錢。

管事頭大如鬥,她庫房的賬比別處都多,每個月都害她挨王妃的罵。

王妃聽了眉頭皺得死緊。

柳如意陪嫁是多,但又把沒嫁妝充入公中,三天兩頭摳王府銀子,是怎麼回事。

“即日通知下去,各房每月只能領一套,少的損的壞的,各房自己拿錢來買。”

當王府的銀子是大風颳來的!

“是。”庫房管事大大鬆了一口氣。

有了王妃發話,事就好辦多了。

世子妃那邊她得罪不起,但這隔三差五來領用具,庫房花費的銀子最多,最後被問責的還不是她?

管事走後,王妃按著額角,對心腹嬤嬤抱怨……

“那也是個蠢的。著急忙慌做什麼!那兩個如今不過一歲,能不能平安長大都難說,這會著什麼急!”

世子都還沒上位呢,這會就急著給自己兒子摟好處了。蠢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