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個沒用的東西!”
“怎麼又把竹筍拉回來了?”
剛剛還在看李浩他們家通電,劉婆子羨慕嫉妒恨,轉頭就看到自家的男人拉著那些竹筍差不多是原封不動的。
“沒人要啊!”
“我到鎮上去賣,根本賣不出去!”
說到這。
劉婆子男人也是一臉委屈,鎮上的人根本不吃竹筍,別說賣1塊錢一根了,哪怕是賣5毛都沒人要。
再低他不敢。
因為劉婆子說好的一根最低賣5毛。
劉婆子聽了氣不打一出來。
那為什麼李老二能賣出去。
你就不能?
“真是氣死我了!”
嘭!
房門猛的被關上。
李興國和劉華強也在看著,在他們身邊還站著一個個身材魁梧的男人。
“虎哥,你們家的那隻野雞就是浩子偷的。”
“不信你問劉婆子。”
“前幾天,她早上的時候就聞到了野雞蛋的香味,村裡人還看到說浩子回來的時候,那麻袋裡有動靜,很明顯就是一隻野雞。”
……
“對對!”
“虎哥,你不就只是隨口說了句他婆娘嗎?就因為這直接偷了你們家的野雞。”
劉華強也在邊上煽風點火。
王二虎冷哼一聲。
“急什麼!”
“看我回頭怎麼找他收拾他,現在是法治社會,可不能再像之前那樣打打殺殺。”
李興國和劉華強聽著連連點頭。
啊對對對。
這邊。
李浩在廚房裡都特意開著燈,雖然亮度和後來的比起來差不少,但已經是好了很多,至少能夠看得清楚。
煤油燈太難受。
“我來吧,你休息下!”
許秋月不敢看李浩的眼睛,微微低頭說了聲,昨晚揹著孩子去鎮上,早上又拉著人力板車到縣城。
來來回回。
人肯定累。
李浩點點頭,把鍋鏟遞給了許秋月,這個男人在那天過後,話少了,也不打罵,就一直在悶著頭掙錢。
買肉買菜,又把家裡欠的錢都還上,也開始照顧孩子,有了頂樑柱的模樣。
今天更是通了電。
原本昏暗的家裡,有了燈光之後瞬間變得明亮了起來。
鄰居老奶奶也過來看了看。
見到電燈泡。
一直在說好好好,那臉上滿滿的都是對於小兩口過上好日子的祝福,秋月能夠熬到現在不容易。
曾經那個二流子李老二,終於懂事了。
……
“爸爸!”
“哥哥說他昨天晚上到鎮上去玩了,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寶貝女兒纏著李浩在撒嬌。
去玩?
李浩有些哭笑不得。
他可沒想到自己這個兒子是這麼跟他妹妹說的,明明是看病,怎麼就變成去玩了。
“行!”
“吃完飯,爸爸帶你去好不好?”
女兒一聽這個高興壞了。
這麼多天下來,李浩也覺得適合帶他們到鎮上玩一玩。
“秋月,你也一起吧!”
吃午飯時。
李浩很認真的說了聲,趁著這個機會,帶許秋月去鎮上的供銷社買點東西,衣服、鞋子之類的。
許秋月聽到的時候面露驚訝。
“好吧!”
跟李浩的眼神對上,她輕輕點了點頭,繼續吃著碗裡的飯,這段時間沒有再被李浩毆打,許秋月整個人的精氣神也好了不少。
身體算是恢復了。
“爸爸,我吃完了,你看,一粒飯都不剩。”
兒子舉起他手中的碗向李浩炫耀了下。
乾乾淨淨的。
“陽陽真棒!”
李浩誇了他一句。
轉頭女兒也很要強,學著自己哥哥把碗裡的飯一粒粒吃完,就連桌子上留下的都吃了去,然後順利的贏得了李浩的一頓誇獎。
把碗碟收拾好。
兩個孩子洗把臉,特意換上了他們的新衣服,這也是之前李浩買回來的。
能夠去一次鎮上玩可不容易。
“來,倩倩,爸爸幫你梳一下頭髮。”
女兒聽話。
乖乖的背向李浩。
重生前。
因為太過於想念妻兒,李浩學過不少相關的東西,像現在這樣給女兒扎鞭子啥的,那都是小意思。
只是……
看著這毛線,李浩還是有點小難受,家裡頭之前連那種橡皮筋都用不起,綁辮子就只能用這種比較簡單的。
不過一看就是許秋月織毛衣剩餘的毛線編織的鞭繩。
相當別緻。
這要是過個幾十年,讓孩子們再看到,說不定還能感受感受來自於他們媽媽的手工溫度。
李浩很認真的弄著。
多麼美好的畫面。
沒一會後。
大功告成。
雖然李浩的手法很難跟女生的熟練度相媲美,但他幫女兒綁的這個小辮子,倒是讓女兒看上去漂亮不少。
本就是有她媽媽的好基因。
顏值不差。
只是因為之前一直沒能吃飽穿暖,身體比較瘦弱,這段時間慢慢恢復一些,孩子的精神面貌就好了很多。
李浩繼續拉著那輛人力車。
兩個孩子坐在上面,就這麼出發前往鎮上。
“呦,秋月,你們這是要去哪呀?”
碰到村民打了聲招呼。
“去一趟鎮上!”
許秋月笑著回答了聲,那臉上的笑容很是燦爛。
“一家人去趕集呀?”
“真好!”
村民都不由得流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一路前行。
碰到上坡的時候下來。
或者讓許秋月在後面推一下,相較於到縣城,鎮上這8里路對於李浩而言就輕鬆太多了,明明也是走了接近一小時。
但就是沒覺得有多遠。
一路上,還跟兩個孩子有說有笑。
“我們到了!”
小鎮不大。
更算不上繁華。
但來來往往的人,還是讓孩子們對此非常的興奮,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看啥都覺得新鮮,許秋月的臉上也不時的出現一些笑容。
從小山村裡出來外面轉轉。
有一種呼吸新鮮空氣的既視感。
李浩倒是沒啥特別的,最近這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是路過,所以早就習慣了,只是看著孩子們高興他也開心。
眼下85年。
小鎮上出來做生意的不夠多,但也有不少人在擺攤了,賣的都是一些實實在在的貨品。
一家人轉悠了下。
隨即便是來到了鎮上的供銷社,這裡賣的東西比較多一些,品類相對齊全,前些年還需要糧票、肉票之類的才能買東西。
現在基本上不用了。
改革開放的春風席捲全國有好些年了,估摸著也就是一些非常偏遠的地區才沒有受影響,至於他們這裡,一切都在奔著市場化。
李浩看了看。
當他見到這裡的一些衣服時,瞬間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