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伸手要錢畫大餅

“咳咳,爹、娘,小青失足落井這事兒,你們怎麼不讓人告訴我一聲呢?”

“我那同窗好友正好認識安康堂的陳神醫,由他出面,請陳神醫來給小青醫治,或許要不了那麼多錢。”

顧老大這一開口,首先就是先顯擺一下自己的人脈。

算是給自己臉上貼金。

而他話剛落,顧老二就連忙接了話。

“大哥,瞧你這話說的。”

“我們要是知道你在哪,那肯定會去找你想想辦法,拿個主意出來。”

“可關鍵是我們也不知道你在哪求學啊。”

“去書院找你,你也不在。”

眼看顧老二似乎還有話說,顧老大連忙打斷了。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以前讀了萬卷書,如今便是行萬里路的時候,我這不是去外地尋訪好友,向他們求教嘛。”

“讀書人的事兒,你不懂。”

顧老二哼了一聲。

他以前還有一點兒怵顧老大呢。

可隨著時間長了,也就摸透了顧老大的為人,逐漸的,也就不怕了。

說白了。

顧老大現在就是一個遊手好閒的人,每一年到了農忙的時候,就出去遊學。

沒錢了,就回來張口要錢。

家裡的事兒,從來不過問,連自家長子的學業都不管不顧。

考了這麼多年。

也沒高中秀才。

區區一個童生,啥也不是!

顧長庚堵住了顧老二的嘴,這才又開口道:“爹、娘,新帝登基,再開科舉,如今馬上就是癸酉鄉試,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學子高中。”

“明年的院試,我的壓力就會小一些,趁著這個機會,我打算多買一些講義,再去拜訪名師,明年院試,我必定高中!”

鄉試每隔三年舉行一次,通常在子、卯、午、酉年秋八月進行,故又稱“秋闈”。

如今,新帝登基,再開恩科。

對於天下學子來說,確實是一個大好機會。

對於顧長庚這樣的學子來說,也是一個機會,畢竟,又有一批秀才考取進士。

明年二月的院試,相對來說,也就簡單一些。

老柯氏明顯有一些意動。

在她看來,只要是關於顧長庚考試這事兒,那就是頭等大事兒。

再窮,也不能耽擱了老大科舉,再苦,也要讓老大吃飽飯,養足了精神氣兒去參加院試。

沒等顧長庚開口要錢,她倒是直接問了起來。

“長庚,這一次又要多少錢?”

顧長庚氣定神閒地回道:“不多,也就五兩銀子。”

這話一出。

顧老頭、老柯氏、顧老二一家、顧老三一家、包括顧學州和顧青,都不敢相信地看著他。

五兩銀子。

這要是在富貴之家,那就是散散水而已。

可在顧家,那絕對是顧家不可承受之重。

須知道。

在這時候,一兩白銀可以換一千至一千五百文,也就是一千多個銅板。

之所以有五百文的區間,也是因為銅板的年份不同、大小不同、重量各異。

再加上,民間盜鑄的劣質銅錢,兌換比率更高,通常需要三四十文至六七十文才能兌換一分銀子。

所以也就有了這麼一個區間。

而五兩銀子,那就是五千多個銅板啊!

顧長庚也是真敢開口。

顧老三和顧陳氏只能是默不作聲。

顧青這一病,讓他們兩人在這顧家失去了話語權。

特別是在這時候。

畢竟,要不是顧青的這一病,五兩銀子,顧老頭還是能想辦法拿出來的。

就是這老柯氏,聽到了五兩銀子,也是為之一頓,看了看臉色還有一點兒蒼白,身形有一些瘦弱的顧青。

一絲隱晦的嫌棄之神色,一閃而過。

很顯然,要不是顧青這一病,她老頭子還是可以拿出五兩銀子來,好讓老大去參加院試。

顧老大考了這麼多年。

以前對於科舉考試不怎麼熟悉的老柯氏,現在也明白了不少的規矩。

這一次,確實是大好的機會。

這一次要是錯過了,秀才名額差不多滿了,往後肯定會更難考。

再等下去,啥時候是個頭啊。

“往年都是三兩銀子便夠了,今年為何多了二兩?”顧老頭看著顧長庚,開口問道。

顧長庚眼神微微躲閃了一下,卻又鎮定自若地解釋道:“我想著這一次機會難得,便多買一些講義,再和好友一起去請老先生講學,自然是需要花費。”

“不說這講義一書難求,就是這一日兩餐,那得有的吃,有的住吧?”

“我這已經算少的了,就同窗張志遠,他回去便直接要了七兩銀子,買下了去年院案首的註解經義呢。”

顧青一聽,也就明白了。

好傢伙。

這不就是花錢買下了學霸學習時候的資料嘛。

原來,在這個時代也流行這玩意兒啊。

還別說。

讀書人的事兒,顧老頭等人還真的就不是很懂,聽著顧長庚的一頓忽悠和畫大餅。

還真的就鬆動了。

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錢就是沒錢,有心想要拿出五兩銀子,卻沒那本事。

顧長庚見到顧老頭在猶豫著,便嘆了一口氣。

“唉。”

“爹、娘,我也不想為難你們,家裡又出了點意外,肯定是沒錢了吧。”

“沒事兒,我不去買講義了。”

“老是開口問你們要錢,我也過意不去,這院試次次不中,可能是我命該如此。”

“要不……。”

柯氏一聽,便忍不了了。

給顧青看病有錢。

等到了我丈夫院試,便拿不出錢來了?

這一次大好的機會。

若是不努力一番,以後怕是真的永遠都考不上秀才了。

“爹、娘。”

“如今我們家收了不少糧食,等交了賦稅,肯定還有一點兒餘糧吧?”

“先向大伯、二伯、堂兄他們家借一點兒,等到賣了糧食,再還他們便是。”

“這一次的機會這般難得,大郎等了這些年,為的不就是這樣的機會嘛。”

“若是大郎高中秀才,爹孃臉上也有光啊,還能免去賦稅徭役,拿著廩糧和廩餼銀。”

“還請爹孃三思啊。”

不得不說。

一個被窩睡不出兩個人來。

顧長庚會畫餅,柯氏畫的餅也不差。

當即就說動了老柯氏。

“當家的,賢梅說的不錯,我們不是還有……,嗯你去向大哥、二哥、四弟、五弟他們去借一些。”

“等到我們賣了糧,再還他們。”

“老大院試要緊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