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章 荒院煮酒論天下,一紙合約定乾坤!

院子裡,空氣彷彿凝固了。

一邊是鏽跡斑斑的鐵門,半人高的荒草,和三個穿著洗得發白工裝的年輕人。

另一邊是鋥亮的賓士轎車,幹練的港商,和一位氣場強大到足以讓周圍光線都為之扭曲的德國老人。

這種強烈的撕裂感,讓林濤和孫衛東手足無措,連呼吸都下意識地放輕了。

海因裡希·馮·施泰因。

這個名字在世界重工領域,代表著一個活著的傳奇。

他親手主導了克虜伯戰後的重建,並將其推向了全球市場的頂峰。

這樣一尊大神,竟然會親身駕臨這個連圍牆都搖搖欲墜的破院子。

然而,作為主人的葉凡,臉上卻沒有絲毫的侷促。

他甚至沒有立刻回應對方伸出的手,而是先轉頭對身後的孫衛東和林濤笑了笑,那笑容輕鬆得像是鄰居串門。

“衛東,林濤,愣著幹什麼?貴客臨門,去把咱們最好的‘寶貝’拿出來招待一下。”

兩人一愣,最好的寶貝?他們這裡除了廢鐵,就是剛出爐的那點石英砂。

葉凡又補充了一句:“就是我藏在辦公室鐵皮櫃裡,用油紙包著的那兩瓶。”

孫衛東瞬間反應過來,眼睛一亮,咧嘴一笑,黝黑的臉上露出一口白牙,轉身就往辦公室跑。

林濤也回過神,連忙跟了上去。

直到這時,葉凡才不緊不慢地伸出手,與海因裡希那隻佈滿歲月痕跡卻依舊有力的大手,輕輕一握。

“施泰因先生,歡迎來到我的‘創世紀’。”他的聲音平靜而沉穩,目光直視著對方那雙鷹隼般的眼睛,沒有半分退縮,“抱歉,地方簡陋,怠慢了。”

海因裡希的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他見過的政要、巨賈不計其數,很多人在他面前連大氣都不敢喘。

眼前這個年輕人,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卻有一種連他都感到心驚的從容和鎮定。

這不像是裝出來的,而是一種源於絕對自信的,刻在骨子裡的氣度。

“葉先生客氣了。”海因裡希收回手,那口流利的京片子讓人幾乎忘了他德國人的身份,“英雄,從不問出處。真正偉大的事業,往往都誕生於最不起眼的地方。”

他的目光掃過那幾棟破舊的蘇式小樓,沒有流露出絲毫輕視,反而帶著一種探究的興趣。

很快,孫衛東和林濤搬來了一張掉漆的方桌和幾個高低不平的板凳。

孫衛東手裡還抱著兩個用油紙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酒瓶,林濤則端著幾個粗瓷大碗。

當那油紙被開啟,一股濃烈霸道的酒香,瞬間瀰漫了整個院子。

“這是……二鍋頭?”海因裡希的鼻子動了動,眼中露出幾分懷念的神色。

“施泰因先生也懂這個?”葉凡有些意外。

“三十年代,我在北京的德國學校上過學,那時候最喜歡偷偷跟著衚衕裡的長輩喝這個。”海因-裡希的臉上難得地露出了一絲笑意,“可惜,後來就再也沒喝到過這麼純正的味道了。”

葉凡笑了,親自拿起酒瓶,給每個人的大碗裡都倒了滿滿一碗。清冽的酒液在陽光下,晃動著晶瑩的光。

“那就請先生嚐嚐,看還是不是當年的味道。”

沒有繁瑣的禮節,沒有商業談判的虛偽客套。

就在這荒草叢生的院子裡,一張破桌,幾個板凳,一碗烈酒。

海因裡希端起粗瓷大碗,看了一眼碗中倒映出的藍天和自己蒼老的臉,忽然放聲大笑,一飲而盡。

“哈!痛快!就是這個味道!”他放下碗,臉頰泛起一層紅暈,那股久居上位的威嚴似乎被烈酒沖淡了幾分,眼神卻變得更加明亮。

菲奧娜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她陪同海因裡希多年,從未見過他如此失態,如此……江湖氣的一面。

這個葉凡,到底是什麼妖孽?三言兩語,一碗烈酒,就輕易地卸下了一頭商業巨鱷的心防。

“葉先生,”酒過一巡,海因裡希直入主題,“那份報告,我看過了。很精彩,精彩到……像一個天方夜譚。”

“所以,您是來驗證這個‘天方夜譚’的?”葉凡問道。

“可以這麼說。”

葉凡沒有急著拿出那份石英砂樣品,而是站起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施泰因先生遠來是客,不如先參觀一下我們這個‘天方夜譚’誕生的地方?”

海因裡希饒有興致地點了點頭。

葉凡沒有帶他們去看已經初具雛形的生產線,而是先將他們領到了一間充當繪圖室的房間。

房間裡,柳如雪正戴著一副寬大的眼鏡,俯身在一張巨大的圖紙上,用鴨嘴筆一絲不苟地描繪著什麼。

聽到動靜,她抬起頭,看到葉凡身後的外國人,有些靦腆地笑了笑,扶了扶眼鏡。

“這位是我的妻子,柳如雪,我們中心的總建築師。”葉凡的介紹裡充滿了自豪,“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片廢墟,在她的圖紙上,三個月後,會變成擁有獨立供電系統、資料中心、最高潔淨等級的實驗室和全中國最舒適的家屬生活區。”

海因裡希的目光落在那些設計圖上。他雖然不是建築專家,但圖紙上那些超前的佈局理念,模組化的功能分割槽,甚至連風向和日照都考慮進去的人性化細節,讓他這個外行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這根本不是一個研究所的設計圖,這是一個獨立王國的藍圖!

他又看了一眼那個氣質溫婉,眼神卻無比專注堅定的女孩,點了點頭,用中文讚歎道:“夫人是一位天才。”

柳如雪的臉微微一紅,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隨後,葉凡又將他們帶到了那間由舊廠房改造的,充斥著機油和焊鐵味道的車間。

孫衛東和幾個年輕工人正圍著一臺拆得七零八落的舊機床,激烈地爭論著什麼。

看到葉凡進來,孫衛東抹了一把臉上的油汙,興奮地跑過來。

“葉大哥!成了!你說的那個‘差動齒輪增速結構’,我帶著兄弟們用廢料湊出來了!這臺老掉牙的破車床,現在精度至少能提高兩個數量級!”

他指著那堆看起來像廢鐵的零件,眼睛裡閃爍著的光芒,比天上最亮的星星還要灼人。

葉凡笑著向海因裡希介紹:“這位是我們的總工程師,孫衛東。他能用一堆廢鐵,為您打造出比您德國工廠裡最精密的儀器還要好用的東西。因為他有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創造力,和一顆永遠不服輸的心。”

海因裡希沉默了。

他看著孫衛東那雙佈滿老繭和傷痕的手,看著那群衣衫襤褸卻精神飽滿的年輕工人,看著他們眼中那種對技術近乎瘋狂的虔誠和渴望。

他忽然明白了。

葉凡給他看的,不是產品,不是資料,而是人。

是一群被壓抑了太久,如今終於得到機會,即將要爆發出無窮能量的,飢餓的狼。

參觀完一圈,眾人重新回到院子裡的方桌旁。

“施泰因先生,現在您覺得,那個‘天方夜譚’,還像個故事嗎?”葉凡重新倒滿了一碗酒。

海因裡希沉默了許久,才長長地吐出一口氣,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不。”他看著葉凡,眼神複雜無比,“我看到的,是一個即將崛起的帝國。而你,就是這個帝國的締造者。”他話鋒一轉,變得無比銳利,“但是,葉先生,光有夢想和激情,是造不出帝國的。克虜伯能給你全世界最先進的裝置,最好的材料,最廣闊的市場。那麼,你能給我們什麼?除了那份報告裡的技術,我們還想要更多。”

終於,圖窮匕見。

葉凡笑了。

他沒有回答,反而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施泰因先生,我聽說,克虜伯最近在和美國的德州儀器,競爭沙特一筆價值五億美元的海水淡化專案。可惜,你們的‘反滲透膜’技術,在耐用性和成本上,始終比對方差了一點,對嗎?”

海因裡希的瞳孔,猛地一縮。

這件事,是克虜伯董事會內部的最高機密!他怎麼會知道?!

葉凡彷彿沒有看到他震驚的表情,繼續自顧自地說下去:“我還聽說,日本的新日鐵,正在用一種‘連續鑄造薄板坯’的新技術,衝擊你們在歐洲的傳統鋼材市場。這項技術,讓他們的生產成本,比你們低了將近百分之二十。”

“還有,你們的醫療器械部門,想進入ct機領域,卻被西門子和飛利浦的專利壁壘,卡得死死的,連門都摸不到……”

葉凡每說一句,海因裡希的臉色就白一分。

到最後,他額頭上已經滲出了細密的冷汗,端著酒碗的手,都開始微微發抖。

這不是商業情報,這是上帝視角!

眼前這個年輕人,彷彿就坐在他們的董事會會議室裡,對他們所有的困境和軟肋,瞭如指掌!

“你……到底是誰?”海因裡希的聲音,第一次帶上了無法掩飾的顫慄。

“我,就是能解決你所有問題的人。”葉凡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底牌,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君臨天下的霸氣,“我要的,不是賣技術。我要的,是合作。”

他伸出兩根手指。

“我們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我方,以‘801計劃’中的全部技術,以及後續所有衍生技術的三十年獨家授權入股,佔股百分之五十一。”

“貴方,以全套最先進的生產裝置,全球銷售網路,以及負責搞定歐美所有專利壁壘和政治障礙入股,佔股百分之四十九。”

“我,擔任新公司的董事長。而你,施泰因先生,可以擔任副董事長兼歐洲區ceo。”

“我不僅能給你全世界最純淨的石英,我還能給你比德州儀器更耐用、成本更低的反滲透膜,能讓你們的鋼鐵成本降到比日本人還低的生產工藝,以及……繞開所有專利壁壘,造出全世界最先進的ct機核心部件的技術。”

“我給你一個,能讓克虜伯在未來五十年,繼續引領世界的機會。”

“現在,您覺得,這個交易,公平嗎?”

整個院子,死一般的寂靜。

菲奧娜已經徹底石化了,張著嘴,大腦一片空白。

她以為葉凡是想賣個好價錢,撐死是想拿個代理權。

她做夢都沒想到,葉凡的胃口,大到要吞下整個克虜伯的未來!

他不是在談判,他是在招安!

海因裡希死死地盯著葉凡,胸口劇烈地起伏著,他的大腦在瘋狂運轉,評估著這番話裡的每一個字。

許久,他像是洩了氣的皮球,靠在了椅背上,臉上露出一抹苦澀而又興奮的笑容。

“公平?這太公平了……”他喃喃自語,“葉先生,你根本不是什麼工程師,你是個魔鬼,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魔鬼。”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裝,對著葉凡,無比鄭重地微微鞠躬。

“我,海因裡希·馮·施泰因,以克虜伯集團董事局執行委員的名義,接受您的條件。”

他從隨身的公文包裡,拿出了一支派克金筆和一份授權檔案。

“我來之前,董事會給了我最高許可權。我們可以現在,就簽署合作意向書。”

葉凡笑了。

他轉身走進辦公室,從自己的抽屜裡,拿出了兩份早已準備好的,分別用德文和中文列印的,厚厚的合同。

“我相信,施泰因先生是個爽快人。所以,我提前準備好了。”

看著那份比自己帶來的授權檔案還要詳細周密的合同,海因裡希徹底無語了。

他終於明白,從自己踏進這個院子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掉進了這個年輕人精心佈置的,一個無法掙脫的陷阱裡。

而他,心甘情願。

夕陽下,兩隻大手,連同兩支代表著不同世界的筆,在一張破舊的方桌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這份後來被稱作“荒原協定”的合同,在未來數十年,深刻地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科技和工業格局。

而此刻,它只是靜靜地躺在那裡,被碗裡剩下的半碗二鍋頭,映照出金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