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李辰,你贏了”

正準備讓李靖帶兵攻打時,突然汴梁城門開了。

走出來一群穿著北宋官服、拿著節杖的人,帶頭的是六扇門的諸葛神侯。

這些人臉上掛著笑,但眼神裡透著無奈和悲傷,顯然是來投降的。

李辰皺眉示意暫停進攻。

雖然他知道北宋會投降,但這麼快還是有點意外。

他讓人接過了降書,仔細看了確認沒問題後,嘴角微微翹起:“神侯,你們家皇上還挺識時務的嘛。\"

諸葛神侯拱手道謝:“多謝陛下仁慈,我們皇上明白天下大勢,願意獻出國土,只為百姓平安。\"

李辰點點頭,沒難為諸葛神侯,只是看著城裡的高牆和整齊的房屋,心情複雜。

他知道,拿下這座古城,不只是結束了一個朝代,也讓大唐變得更強大,在這片江湖裡也算是一股重要力量了。

“李靖,傳令下去,大軍進城,但必須守規矩,別擾民,違者軍法處置。\"

李辰嚴肅地下令,聲音裡透著不可違抗的氣勢。

於是,大唐軍隊在嚴格的紀律下有序進城,一點都沒鬧騰。

汴梁城裡的人們雖然心裡發慌,可看見大唐的大軍守紀律,不像他們想的那麼兇狠,慢慢就不害怕了。

另一邊,李辰這些負責這次出征的頭頭跟著諸葛神侯去了北宋皇宮商量投降的事。

在皇宮裡,李辰他們很快見到了憔悴不堪、眼神暗淡的北宋皇帝宋真宗。

宋真宗看到李辰,勉強擠出個笑,那笑裡全是苦澀和無奈。

“李辰,你贏了。\"

宋真宗聲音低啞地說:“北宋完了,我的江山現在就是你的了。

只求你看在我投降的分上,對皇室子孫好點,別趕盡殺絕。\"

李辰看著宋真宗,眼裡沒有得意,反而透著深深的憂傷。

他知道,每個王朝的興衰都是無數人命運的變化,這是歷史的大勢所趨。

而且作為穿越來的,李辰明白,能讓一個亡國之君主動投降,已經是面對現實的最後選擇。

宋真宗現在的要求,更是表現出他對皇室子孫深深的擔憂,怕李辰對他們不利。

“宋真宗,你就放一百個心吧。\"李辰平靜又堅決地說。

後來李辰想了一下,自己是穿來的,不是真正的南唐皇室後代,沒必要大開殺戒來洩憤。

加上他還有多子多福系統,有時間的話,這些北宋皇室子孫也不會對他構成威脅。

於是為了穩定人心,更好地掌控北宋,李辰開口說道:“冤冤相報何時休?我不是仁慈的君主,但也算不上暴虐。

北宋皇室子孫,只要不是十惡不赦的人,其他人只要把一半家產交給大唐國庫就行。

只要他們遵守大唐法律,我會保護他們一生平安,連你宋真宗我也會在汴梁賞你些田地財產,安享晚年。\"

宋真宗聽了,眼裡閃過一絲感激和輕鬆。

他知道,李辰的承諾已經是他能為皇室子孫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了。

之後,李辰和諸葛神侯等人開始在皇宮裡處理投降的具體事務。

畢竟新朝換代,北宋滅亡後必須儘快穩定局面。

於是李辰他們討論了怎麼安撫百姓、接管北宋的官員和軍隊,以及維持汴梁秩序的問題。

在討論時,李辰展現出非凡的領導能力和戰略眼光,讓諸葛神侯等老臣都暗暗欽佩。

而邀月、綰綰、憐星和李寒衣這些人,則一直陪在李辰身邊,共同見證了這個歷史性時刻。

她們明白,這次勝利不只是李辰一個人的光輝,而是大家一起努力才換來的成果。

處理完北宋皇宮的投降事宜後,李辰立刻命令大軍駐紮在汴梁城外,嚴禁進入城內騷擾百姓。

他派出了專門的官員去接收北宋的官員和軍隊,確保平穩過渡到新政權。

對汴梁城的百姓而言,儘管改朝換代,生活卻沒有太多變化。

因為大唐軍紀嚴明,沒有對他們造成干擾或傷害。

反而大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與安定。

幾天後,汴梁漸漸恢復了昔日的繁榮與平靜。

自宋真宗投降以來,汴梁城一戰結束已過十天,李辰建立的大唐王朝全面取代北宋王朝的訊息迅速傳開。

李辰所在的神州大陸比前世的地球大得多,由四個超級大國掌控:大秦帝國、大明皇朝、大隋皇朝和蒙元王庭。

這四國佔據了七成以上的領土,其餘的小國如南宋、北宋、北離、離陽、北莽、大理、西夏等夾在其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面對北宋投降,四個大國因距離遙遠,並未立即行動。

然而,鄰國南宋卻坐不住了。

在南宋皇宮的一間密室裡,皇帝趙構和他培養的皇室智囊黃裳正在研究從神州大陸飛馳而來的關於北宋投降的訊息。

密室中燭光搖曳,映照著趙構和黃裳的臉龐,兩人都面露深思。

趙構激動地首先開口道:“誰能想到,李辰那傢伙居然把北宋滅了,連朕親自出徵的機會都沒給!真是時勢造就庸才!

如今北宋隨宋真宗投降而覆滅,我們與它近在咫尺,一脈相承,唇亡齒寒。

不如趁李辰的精銳部隊還在接收北宋舊地、局勢未穩之時,我們搶先發兵攻打大唐王朝。

黃裳,你這個中級大宗師巔峰的高手,怎麼看?”

黃裳在南宋朝廷裡很受重視,靠著南宋皇室給的武學秘籍和道家經典寫出了《九陰真經》,正春風得意。

但他還沒把《九陰真經》推廣出去,所以名氣沒有北宋皇族的陳傳老祖那麼大。

黃裳聽完趙構的話後,皺眉思考了一會說:\"陛下,我覺得還是守住自己的地盤好,別摻和別的國家的事。

您忘了,我們南宋一直在跟西夏和金國打仗,要是突然跑去打李辰的大唐王朝,萬一他們反過來打我們怎麼辦?\"

趙構聽了不太高興,覺得黃裳太小心了。

他打斷黃裳的話,語氣堅決地說:\"黃裳,你太謹慎了。

現在北宋沒了,李辰的大唐雖然新成立,但根基還不穩。

西夏和金國離大唐又不遠,他們會懂唇亡齒寒的道理。

到時候我們給他們錢,他們可能不但不會攻擊我們,還會幫我們對付北宋。

就算不幫我們打大唐,光是收了錢也會保持中立。

這就是我們出兵的好機會。\"

黃裳聽後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深知趙構野心勃勃,但自己作為中級大宗師級的武者,也明白南宋現在的形勢並不好。

思索片刻後,他緩緩開口:\"陛下,我不是害怕李辰。

就算外敵解決了,西夏和金國不打我們,我們國內的問題也沒解決呢。

您也知道,在這片土地上,能以一敵國的高手可不少。

我雖然是中級大宗師,但也震懾不了整個南宋武林。

更重要的是,我們朝裡的好多大宗師都不聽指揮,像黃藥師、洪七公這些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全真教的王重陽甚至有點想投靠外國,而歐陽鋒乾脆就和西夏勾結。

大理那邊也不簡單,除了段王爺的一燈大師,還有個天資聰穎的世子段譽學會了沒人能練成的六脈神劍。

陛下,您是不是想借傳播《九陰真經》讓那幾個初級大宗師互相爭鬥?現在就差個契機了,內部不穩,絕對不能添亂!\"

宋高宗趙構,素來自視甚高,心裡想著的就是統一天下。

可之前因為害怕北宋的老祖陳傳和少林寺的掃地僧這兩個高手,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如今兩人已死,他便坐不住了。

趙構打斷了黃裳的話,說道:“黃裳,你以前總說我得提防陳傳和掃地僧。

現在他們都死了,你還怕什麼?李辰不過是個年輕人,哪有什麼厲害角色?咱們正好可以試試手,還能學學他是怎麼對付那倆人的。

咱們不是想收拾黃藥師、王重陽他們嗎?就讓別人以為李辰得了什麼厲害武功,叫他們一起對付他。

到時候咱們再撿便宜,既能收拾李辰,又能順便把那些人解決了,豈不是一舉兩得?這比靠《九陰真經》讓他們互相殘殺強多了吧。\"

趙構說得斬釘截鐵,黃裳聽後暗自搖頭。

他知道趙構雖然野心不小,但常常忽略實際困難。

要不是岳飛、韓世忠這些將軍在,還有洪七公的丐幫幫忙,南宋早被金國和西夏滅了,哪輪得到趙構這麼囂張?

但身為臣子,黃裳只能勸諫:“陛下,您的計策雖然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風險很大。\"他語氣沉重,“李辰能打敗北宋,背後肯定有不簡單的手段。

而且那個所謂的‘高階武學’不過是空談,一旦被人識破,咱們的形象就毀了,連洪七公他們也可能翻臉。\"

趙構聽了臉色變了變,但很快又笑了起來:“黃裳你太膽小了,當武者就該敢衝敢闖。

你看你,淨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這樣下去怎麼行?你應該多向我學習,放開膽子去做,說不定還能更快成高手呢。\"

黃裳聽出了趙構的決心,卻知道事情不會像他說的那麼簡單。

再說我既然敢提這個借刀殺人之計,當然也有辦法讓洪七公、王重陽、黃藥師、歐陽鋒和一燈大師他們五個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