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的百姓們聽後,就自發往城門跑。
一開始十幾個人,後來變成幾百人,到最後城門口居然站了上萬號人,全盯著遠處看。
他們都是來接吳王的。
這麼多人聚一塊,官府自然留意到了。
不過呢,不管是巡防營還是知府大人,都裝作沒瞧見。
老百姓們是為歡迎吳王才聚在這裡的,誰敢去趕人,這不是自討苦吃嘛!
這事很快被老朱他們知道了。
“這小子還真有人緣!”
老朱笑著搖搖頭,又看向陳洪,隨意問道:“老傢伙,咱們當年的選擇不會錯了吧?現在看,朱允熥這小子跟朱允文比起來,好像也沒差多少!”
陳洪聽了這話,腿都軟了,直接跪在地上。
“陛下饒命!”
老朱愣了一下才明白過來,笑著說道:“你這老傢伙,算了,是我難為你了,起來吧!”
“多謝陛下!”
陳洪嚇得一身冷汗,剛才那句話可太危險了,要是他接了腔,現在腦袋怕是早就搬家了。
宦官不得干政,這規矩他心裡清楚得很。
“吳王現在到哪了?還有多久能到應天?”
“回陛下,再過一個時辰,吳王就能到應天了!”
“老傢伙,快去準備準備,跟我一起出去看看,瞧瞧這些老百姓怎麼歡迎那小子的。”
老朱的話讓陳洪渾身打了個寒戰,皇上竟要親自去接吳王。
這……
陳洪震驚得說不出話,皇上對吳王也太重視了吧,他都有點想不通了。
“老傢伙,你傻站著幹什麼呢,趕緊準備,咱們微服出行!”
“是,陛下!”
陳洪彎腰退下了。
在徐府,徐妙錦聽說朱允熥快到應天了,心裡七上八下的。
“三姐,別走來走去啦,想迎接吳王就去唄!”
旁邊,徐妙雲翹著二郎腿,悠閒地說。
“你胡說什麼呢,我一個還沒出閣的姑娘,怎麼能大庭廣眾之下迎接男人回來!”
徐妙錦瞅了眼徐妙雲,假意板著臉說道:“我雖喜歡朱允熥,但這不代表我能失了分寸,不然會被瞧不起的。”
姐妹倆正聊著,徐輝祖來了。
“大哥!”
“大哥,看你笑得合不攏嘴的,是不是有什麼喜事?”
徐妙雲見徐輝祖笑得像朵花,頓時來了勁頭。
“嘿,真是件好事!”
徐輝祖眉開眼笑地說:“吳王今晚就能到應天,開國公剛剛派人說,晚上請咱們去參加接風宴,還特意安排妙錦和吳王見個面。”
徐妙雲一聽,立即用打趣的語氣看向徐妙錦:“三姐,聽見沒,今晚你就能見到日思夜想的吳王了,還不快準備準備!”
徐妙錦一聽這話,立刻漲紅了臉,心裡更慌了。馬上就又要見到他了,他還記得自己嗎?
朱允文剛聽說百姓出城迎接朱允熥回來,整個人嚇了一跳,結果撞到了膝蓋,疼得直咧嘴。
“這……這怎麼可能……到底為什麼……”
朱允文滿臉不可置信。他想不明白,朱允熥為什麼能讓這麼多百姓來迎接。
難道就因為他在捕魚兒海那點事?
確實,朱允文也得承認,朱允熥在海城確實很受百姓歡迎。不過這在海城說得過去。
但應天府這邊……
他真的搞不懂朱允熥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這不是上次的萬民書事件能比的。上次是因為戶部官員得罪了百姓,所以百姓選了朱允熥,跟得民心沒多大關係。
但這次完全不一樣!
朱允熥只是回趟應天府,百姓們就主動跑出來迎接。
要知道,朱允熵以前在應天府可是幹了不少壞事,應天府的百姓恨不得都找他算賬呢。
這是朱允文從小到大最大的不解。
而且這種疑惑,他這一輩子估計都解不開。
因為他根本無法理解百姓的感受。
就像老朱,他小時候經歷過類似的事,所以他知道百姓為什麼給朱允熥寫萬民書,為什麼這次會主動出城迎接。
“老傢伙,趕緊把這些人全撤了!”
“你知道什麼叫微服私訪不?這麼多人跟著,不是怕別人不知道你是誰嘛!”
“告訴你,朱允熥那小子賊精明!”
“你這麼折騰,要是被他認出來了,我這張老臉往哪放!”
老朱看著身後跟著的二十多個侍衛,朝陳洪一陣數落。
“可陛下,您是皇帝,身邊沒個人跟著,不太好!”
陳洪一臉糾結地說:“這事不好辦。”
他當然知道什麼叫便裝出行,但皇帝的安全比什麼都重要。這次皇帝悄悄出門,連錦衣衛的蔣琳都沒告訴,萬一出事,整個大明都會亂套。
“你這老東西,越活越糊塗了!”朱元璋瞪著眼睛,“誰說不讓侍衛跟著?我說的是讓他們別太顯眼,混進人群裡保護我就成!”
陳洪一聽這話,只能翻個白眼,嘆了口氣:“還是陛下英明,臣這腦子是越來越不行了。”
陳洪假裝拍了下腦袋,笑著點頭。
於是,朱元璋和陳洪偷偷溜出了皇宮,沒人知道他們的行蹤。到了應天府安德門附近,眼前的一幕讓兩人驚得說不出話——人山人海,少說也有幾萬人。
“嘖嘖,雖然我暗中推了一把,但朱允炆這小子確實深得民心。”朱元璋感嘆道。
當時的事,都是他幕後推動的,但他沒誇大,百姓確實被朱允炆做的事情吸引住了。一個為了災民發怒、殺掉貪官的王爺,誰不喜歡呢?就算他自己年輕時,也會這樣熱血沸騰。
有了這樣的王爺鎮守邊疆,應天府的百姓還有什麼好害怕的?所以很快就被打動了。
不過,這些事朱元璋能輕鬆想通,因為他自己也經歷過難民和普通人的生活。但朱允炆和其他官員就沒這份體驗,一輩子都不會明白。
“喲,老人家,您也來迎接吳王!”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突然出現,關心地招呼。
“沒事的,我身體還硬朗著呢。”
這種普通的關懷讓朱元璋倍感親切。
陳洪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這哪是他印象裡的那位嚴肅的皇帝?怎麼看都像位慈祥的老者,而且還在和婦女聊得起勁。
“這麼多人都自發來迎接吳王?”
“對,老爺子,這吳王以前不怎麼樣,現在可不同了。為了災民,居然敢冒犯律法,殺了那些貪官。有這樣的王爺,我們心裡才踏實!”
“沒錯沒錯,有了吳王這樣的好主子,咱們這些平頭百姓可就安心多了!”
“那是自然!誰要是敢胡作非為,我直接跑到吳王府告狀就是,吳王殿下一定給我們撐腰!”
就在老朱跟那婦人聊得起勁時,周圍又有人湊熱鬧加入聊天。
“這位大嫂,您還不曉得呢!聽說前幾天吳王殿下跟陛下聯手,把朝廷上下收拾了個遍。”
“真有這事?”
“當然真有!前陣子沒瞧見菜市口殺人的次數多得邪乎?那可都是些被陛下懲處的貪官汙吏!”
“不止如此呢!連那些尸位素餐、無所事事的官員,都被陛下罷免了。”
“我聽說吳王殿下遞上去的奏摺裡寫著這麼句話,大致意思是,官吏要是都清廉公正,國家就能長久安定;有能力的人掌權,國家才能興旺發達;要是當官的光顧著撈錢不幹正事,大明不用一百年就完了!”
“雖然我不太懂,但覺得吳王殿下說得在理!”
老朱偷偷溜走,滿臉感嘆。
或許,是他過去太小氣了。
之前聽說藍玉在海城的事,他還想過要不要收拾朱允炆。畢竟這小子在海城百姓心中地位太高了。
老朱不願承認,但他內心深處總覺得,就算自己是皇帝,到了海城估計也得被朱允炆比下去。
但現在想想,老百姓喜歡他又有什麼不好呢?這能讓捕魚兒海那邊更快更強。
你說朱允炆那小子能怎麼樣……
哪能呢!
憑他的本事,當初在應天府的時候,隨便露幾手就能讓自己當上皇太孫了?
絕對不可能。
老朱嘆了口氣。
他終於明白,朱允炆根本就沒覬覦皇位,在應天府時一直藏拙,讓他一次又一次失望。
回想起來,這小子之前頂撞他、拒絕賜婚,甚至被貶到捕魚兒海,說不定都是計劃好的。
就為了遠離應天府,做個自由自在的王爺。
“真是個混賬小子,朱標到底生了個什麼玩意兒!”
老朱越想越氣,連死去的兒子都罵上了。
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安德門外出現了輛超豪華的大馬車,前後跟著十幾名護衛。
這是朱允炆的車隊到了。
“那是吳王的座駕,鄉親們,吳王來啦!”
有人眼尖,老遠就看見了車隊。
眾人一聽,頓時興奮起來,紛紛伸長脖子等待,原本安靜的人群瞬間沸騰了。“哎喲,老朱,這裡亂哄哄的,咱們不如找個清淨地兒待著吧!”陳洪一手護著老朱,苦著臉提議。
老朱沒反對,往後退了幾步,找了個稍微安全的地方站好。
“殿下,您要不要出去看看?”楊妙真的耳朵尖,隔老遠就聽見有人喊吳王殿下。她掀起簾子往外一看,整個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