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章 被迫妥協,立新君

紫宸殿內鎏金蟠龍柱投下的陰影如蛛網般籠罩著跪伏的袁公瑜,三足青銅燻爐裡升起的龍涎香菸霧在他眼前扭曲變形。

這位八旬老臣能清晰聽見自己頸動脈突突的跳動聲,冷汗順著深紫色官袍的立領滲入裡衣。

滿朝朱紫此刻都屏息凝視著他,那些目光像無數把出鞘的橫刀,將他蒼老的身軀釘死在御前金磚上。

“袁卿似乎有難言之隱?”

豫王李旦的聲音從九階玉墀上飄下來,年輕親王今日特意換了赭黃圓領袍,腰間蹀躞帶上的金鉤反射著晨光。

袁公瑜抬眼時正撞上對方摩挲魚袋的左手——那修長手指在皮革上劃出的弧度,宛如一把懸在他頭頂上的利刃,令人心驚膽戰。

袁公瑜的喉結劇烈滾動著。

他想起剛才來俊臣的叫喊,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酷吏此刻應該正像破布娃娃般掛在鐵鏈上。

李旦明明可以當場格殺謀逆之臣,卻偏要留來俊臣半條命在詔獄裡哀嚎,這分明是給所有武天后黨羽看的活教材。

“老臣……老臣……”

袁公瑜的象牙笏板在掌心打滑,他不得不將額頭抵在冰涼的磚面上。

殿角銅漏的滴水聲突然變得震耳欲聾,每一聲都像是催命的更鼓。

八十老翁入牢獄的恐怖畫面在腦中閃現——陰暗潮溼的牢房裡,自己這身老骨頭怕是連三日刑訊都熬不過。

群臣班列中,武延基的佩玉突然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袁公瑜餘光瞥見這位武氏子弟正死死攥著玉組,青白指節幾乎要戳破錦袍。

更遠處,周興陰鷙的眼神在御史中丞張希臧臉上來回掃視,而後者正用笏板遮掩著半邊臉,看不清對方此刻的神色。

“看來袁尚書是要學來俊臣抗旨?”

李旦忽然輕笑,玄色鹿皮靴踏在龍紋御階上的聲響讓整個朝堂為之一靜。

他彎腰拾起袁公瑜跌落的笏板時,雙眼緊緊盯著這位老臣不放。

“臣願擁立新君!”

袁公瑜突然爆發出驚人的音量,枯瘦雙手高舉過頭接回笏板。

這個動作牽動了他後頸的舊傷,疼得他嘴角一抽,但又不敢在李旦面前失禮,只能低著頭不敢和李旦對視。

這時,武延基的象牙笏板“啪”地砸在地上。

袁公瑜聽見身後傳來倒抽冷氣的聲音,但他已顧不得許多。

“如今我朝內憂外患,確實應該早日立下皇位!”

袁公瑜顫抖著用沙啞的嗓音說完,整個人身體力氣宛如被抽乾了一眼。

每說一個字,他都能感受到武氏黨羽們毒箭般的視線。

但更可怕的是前方李旦似笑非笑的表情,宛如在看戲一樣。

當袁公瑜說完時,張希臧突然劇烈咳嗽起來。

袁公瑜知道這是天后心腹最後的反抗,但此刻殿外傳來整齊的甲冑碰撞聲,右衛已將整個朝堂圍得水洩不通。

周興面色灰敗地發現,如今他們手中沒有兵權,無法在朝中和豫王抗衡。

“臣附議!”周興滿臉無奈,但還是拱手施禮表面態度。

“臣等附議!”武延基雖然不想開口,但殿外的右衛將士目光集中在他身上,他也只能站出來表態。

零星的附和聲很快匯成洪流,袁公瑜看見武延基最終彎腰拾起了笏板,這個簡單的動作彷彿抽乾了武氏子弟全身的力氣。

當張希臧最後一個跪下時,老臣注意到他紫色官袍的後背已完全被汗水浸透,在晨光中泛出深色的水痕。

李旦撫摸著御案上的鎏金鎮紙,忽然向袁公瑜投來意味深長的一瞥。

“既然眾卿無異議……”

李旦的指尖擦過龍椅扶手上的螭紋,突然轉頭望向殿外沉聲道:

“那此事便就此定下!”

袁公瑜的雙膝終於徹底失去力氣,重重跪倒在金磚上。

在失去意識前的最後一刻,他恍惚聽見李旦帶著笑意的聲音:

“袁卿果然是……識時務的俊傑。”

李旦見袁公瑜已俯首,武氏黨羽亦不敢再公然反對,便趁勢向前一步,袖袍輕拂,目光如淵,掃視滿朝文武。

他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既然諸位大人皆贊同速立新君,那便請舉薦賢能,以安社稷。”

話音才落,霍王李元軌已大步出列,銀鬚微顫,聲若洪鐘:

“殿下何須多問?先帝與天后嫡子,如今唯殿下一人!新君之位,舍您其誰?”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掀起一陣附和之聲。

劉仁軌雖年邁,卻仍挺直腰背,沉聲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殿下仁德明睿,正可承繼大統!”

李元芳亦緊隨其後,抱拳朗聲道:“臣附議!殿下乃先帝血脈,天命所歸!”

緊接著,李敬業等一眾朝臣紛紛出列,齊聲高呼:“臣等懇請殿下即皇帝位!”

一時間,殿內大半官員皆俯首稱是,聲浪如潮。

時機難得,自然是要趁機一鼓作氣徹底拿下皇位!

他們等的已經夠久了,久到勝算到了十成!

如今,別說這些天后一派的心腹,就算是天后復活也無法阻攔豫王登基稱帝!

而他們,只要擁立豫王登基稱帝,那就是從龍之功。

唯有武延基、張希臧、周興等天后心腹仍僵立原地,面色鐵青,彼此交換著眼神,卻無人敢率先開口。

李旦神色淡然,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武氏黨羽身上,唇角微揚,似笑非笑:

“諸位大人若還有其他人選,不妨直言,本王洗耳恭聽。”

殿內驟然一靜,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

他頓了頓,語氣依舊平和,卻字字如刀:

“但此事若今日定下,再有人妄議更改……”

“本王,會不高興。”

最後幾字輕飄飄落下,卻如雷霆炸響,震得滿朝文武心頭一顫。

無人敢動,無人敢言。

殿內,鴉雀無聲。

誰都知道豫王的脾氣性格和以前不一樣,不但太子,太子妃,越王,和韋家之人死在了其手中,就連太平公主也被豫王弄得不知所措,駙馬都尉更是被當場斬殺!

豫王若是不高興,他們的下場也會和那些人一樣。

看來今日立新君一事,已經無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