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內,金鑾寶座空懸,豫王李旦立於御階之上,目光如炬地掃視著殿中群臣。
殿內鴉雀無聲,唯有銅爐中的薰香嫋嫋升起,在寒冷的空氣中凝結成淡淡的霧靄。群
臣分列兩側,低眉垂首,心中卻各自盤算著今日朝會的風向。
李旦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威嚴:“諸位愛卿,昨晚薛府被滅一事,相信你們應該聽說了。”
“此事,乃是韋家謀逆案的後續!”
他的目光如刀鋒般銳利,直刺向站在文官佇列中的來俊臣:“韋家勾結越王謀逆一案,至今已過旬日。”
“韋溫身為韋氏家主之孫,卻始終拒不開口,來卿身為代理大理寺卿,負責審理此案,為何至今未能取得口供?”
來俊臣聞言,臉色瞬間煞白。
他慌忙出列,跪伏在地:“回稟殿下,微臣已對韋溫用盡刑罰,奈何此人冥頑不靈,寧死不招,想必是……”
“是嗎?”
李旦突然打斷,冷笑一聲:“那為何本王昨日親臨大理寺獄,見到的韋溫卻毫髮無損?難道是本王眼瞎了不成?”
此言一出,滿朝譁然。
眾臣面面相覷,目光齊刷刷投向跪在地上的來俊臣。
有幾位與武三思交好的官員更是臉色大變,暗自交換著眼色。
來俊臣額頭冷汗涔涔,官袍後背已然溼透。
他重重叩首:“殿下明鑑!微臣……微臣……”
“說!”
李旦猛地拍案,聲音如雷霆炸響:“為何陽奉陰違?為何包庇逆賊?”
殿內氣氛驟然緊張。來俊臣渾身發抖,心中天人交戰。
他深知此刻若供出武三思,日後必遭報復。
但若不說實話,眼前這關怕是過不去了。
思及家中老小,他咬了咬牙:
“回殿下,是……是太平公主殿下吩咐,韋溫乃重要案犯,不得用刑,以免犯人難以承受刑罰而身亡。”
“放肆!”
李旦怒喝一聲,霍然起身:“你身為朝廷命官,竟敢聽從一個謀逆之人的命令?看來你與太平公主關係匪淺啊!”
來俊臣面如土色,連連叩首:“殿下明鑑!微臣絕無二心!只是太平公主乃是公主,微臣不敢不從啊。”
這時,御史中丞袁公瑜突然出列:“殿下息怒,既然殿下聲稱已掌握證據,不如當堂展示,也好讓臣等心服口服。”
殿內群臣聞言頓時議論紛紛。
李旦冷冷注視著這位天后心腹,嘴角勾起一抹譏諷的笑意:“袁卿想看證據?好!元芳!”
侍立一旁的李元芳立即捧出一個錦盒,取出數封書信,當眾展示。
袁公瑜接過細看,臉色漸漸變得難看至極。
“這是太平公主與韋溫往來的親筆信函,上面清清楚楚寫著他們勾結越王謀反的計劃。”
李旦負手而立,聲音冰冷:“袁卿素來熟悉太平筆跡,可還認得?”
袁公瑜雙手微顫,半晌才艱難道:“確是……太平公主筆跡……”
殿中頓時響起一片倒吸冷氣之聲。
李旦環視群臣,繼續道:“不僅如此,韋溫昨日已在向本王招供,來俊臣,你還有何話說?”
來俊臣癱軟在地,面如死灰。
他知道大勢已去,只能不斷叩首求饒。
李旦轉向袁公瑜:“袁卿熟讀律法,依大唐律,來俊臣身為司法官員,包庇謀逆,該當何罪?”
袁公瑜額頭滲出細汗,遲疑道:“按律……當處極刑……”
“好!”
李旦厲聲道:“來人!將來俊臣革去官服,押入死牢!其家產充公,族人流放嶺南!”
禁衛軍立即上前,將來俊臣拖出大殿。
淒厲的求饒聲在殿外漸漸遠去,留下滿朝文武噤若寒蟬。
李旦緩緩坐回座位,目光掃過群臣:“還有誰,要為太平公主說話?”
殿內死一般的寂靜。
李旦滿意地點點頭:“既如此,本王宣佈接下來商議皇位之事!”
拿下來俊臣,不過是是在商議皇位之前給眾人的下馬威。
他要告訴群臣,支援太平公主和武三思,就是和來俊臣一個下場!
只有鎮住了群臣,才能讓天后一派的官員在接下來的皇位一事當中不敢反對。
既然已經決定促成此事,他自然不會給對方任何一丁點的機會。
先下手為強,向來是他的強項。
這時,霍王李元軌大步跨出班列,紫袍玉帶在殿中燭火映照下熠熠生輝。
這位年過六旬的皇室宗親挺直腰背,聲音洪亮如鍾:“諸位同僚!大唐不可一日無君!自先帝駕崩以來,皇位懸虛已近半載。此等非常之時,正需非常之舉!”
他環視殿中群臣,目光如炬:“如今吐蕃虎視眈眈於西境,突厥正在北疆與我朝激戰,內有韋氏、越王接連謀逆,外有強敵環伺,若再拖延不決,只怕……”
他刻意頓了頓:“只怕會給更多有心之人可乘之機!”
李元軌突然轉身,朝著御階方向深深一揖:“臣,李元軌,代表皇室宗親鄭重表態:國不可久無主,請即刻確立新君,以安天下!”
話音剛落,三朝元老劉仁軌已顫巍巍地拄著柺杖出列。
這位鬚髮皆白的老臣雖已年過八旬,聲音卻依舊鏗鏘有力:“老臣附議!”
“韋氏、越王之所以敢鋌而走險,究其根本,正是因朝中無主,致使宵小之輩生出非分之想!”
他重重將柺杖杵在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老臣歷經三朝,從未見過如此亂象。”
“若早立新君,何至於讓越王、韋溫之流有機可乘?”
殿中頓時一片譁然。
李元芳立即跨步出列,抱拳高聲道:“末將附議!軍中將士日夜期盼新君即位,以振軍心!”
緊接著,李敬業也率領一眾武將齊聲呼應:“請速立新君!”
支援李旦的文官集團見狀,紛紛出列附和。
一時間,太極殿內“請立新君”的呼聲此起彼伏。
李旦微微頷首,面色沉靜地抬手示意。
待殿中漸漸安靜下來,他的目光緩緩掃過站在右側紋絲不動的袁公瑜等天后一派官員。
“袁愛卿!”
李旦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不容抗拒的威嚴:“諸位大人,對此事有何高見?”
殿內氣氛驟然凝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袁公瑜身上。
這位御史中丞面色陰晴不定,手中的笏板已被汗水浸溼。
他知道,此刻的回答,將決定自己乃至整個天后一派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