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密室內,只有一盞青銅油燈搖曳著微弱的光芒,將豫王李旦的身影投射在牆上,拉長成一個扭曲的巨人。
李旦背對著門口,雙手負於身後,凝視著牆上懸掛的長安城防圖。
他的手指在某一處輕輕敲擊,那裡標註著“薛府“二字。
李元芳沉聲道:“殿下,當務之急是先找到太平公主和韋溫的書信往來。”
李旦轉過身來,他的面容在燈光下顯得十分陰沉,眼窩深陷,嘴角緊繃。
這位平日裡溫文爾雅的殿下此刻眼中閃爍著令人不寒而慄的冷光。
李旦的聲音如同寒冰:“你立刻帶人去韋家大宅,務必找出太平與韋溫往來的書信,另外……”
他停頓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傳訊給李多祚和李敬業,讓他們馬上調集兵馬,圍住薛府。”
李元芳心頭一緊,薛府正是太平公主在長安的居所。
殿下這是打算一句拿下太平公主!
可就憑太平公主和韋溫的信件,真能讓滿朝文武信服嗎?
他猶豫道:“殿下,如此大張旗鼓對太平公主動手,是否會打草驚蛇?朝中各方勢力……”
“來不及了!”
李旦突然提高聲音,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油燈的火苗劇烈晃動。
“太平與越王勾結的證據確鑿,我們必須迅速拿下她!只要行動夠快,就能在其他人反應過來前平息此事。”
從今天朝堂局勢來看,韓王,魯王,黃國公等人已經支援太平公主。
若是不盡快動手,等對方準備完畢,他將難以應對。
他現在就是要在對方還未準備完畢之前動手,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畢竟,現在城內有四支兵馬是他的,他掌握絕對的優勢。
優勢在手,當然要趁機登基稱帝!
密室內一時寂靜,只有燈芯燃燒的細微聲響。
李元芳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加速,手心滲出冷汗。
他深知此舉意味著什麼——這將是一場決定大唐未來走向的政變。
“殿下,若是武三思得知此事……”李元芳謹慎地提出另一個顧慮。
聽到這個名字,李旦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武三思?他若敢出手,正好將他一併拿下!”
他走到牆邊,指著城防圖上幾處關鍵位置:“武三思手中只有天后那一派的文官支援,在長安城沒有實際兵權。”
“城內,本王說了算!”
李旦轉過身,眼中燃燒著野心的火焰:“朝中不可一日無主,先帝駕崩多時,朝中無太子,本王必須儘快拿下太平,登基稱帝,才能穩定大局。”
李元芳看著豫王那張英俊的臉,心中百感交集。
他明白,今夜過後,大唐的天就要變了。
作為豫王的心腹,他只能無條件支援。
“末將明白了。”李元芳深深一揖:“本將這就去安排。”
“記住……”
李旦在他轉身前又補充道:“一個時辰之內,本王要看到兵馬圍住薛府,天亮之前,太平必須在本王的掌控之中。”
“遵命!”
李元芳快步離開密室,冷風迎面吹來,讓他發熱的頭腦稍微清醒了些。
他抬頭望向夜空,烏雲密佈,不見星月,彷彿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傳令兵!”
李元芳一聲令下,兩名侍衛立刻跑來待命:“立刻去右衛大營,調集三百精銳,全副武裝,一刻鐘後在韋家門口集合,剩下的人隨豫王去薛府。”
“另派快馬,分別通知左監門衛李敬業將軍和右監門衛李多祚將軍,按豫王手令行事,包圍薛府!”
侍衛領命而去,李元芳則快步走向自己的坐騎。
他必須親自帶隊前往韋家大宅,找到那關鍵的書信證據。
沒有確鑿證據就對太平公主動手,朝野上下必然震動,甚至可能引發內戰。
馬蹄聲在寂靜的街道上格外清脆,李元芳帶領著一隊精銳騎兵穿過長安城的街巷。
夜色中,偶爾有被驚醒的百姓從窗縫中窺視,又迅速關上窗戶,多年的政治動盪讓他們學會了在夜間保持沉默。
韋家大宅位於城東的貴族區,一個月前那場滅門慘案後,這裡就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凶宅。
高大的院牆上爬滿了枯萎的藤蔓,朱漆大門上的封條已經被風雨侵蝕得殘破不堪。
“破門!”
李元芳一聲令下,幾名士兵立刻上前,用鐵錘砸開了大門上的銅鎖。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大門洞開,一股黴味夾雜著淡淡的血腥氣撲面而來。
李元芳皺了皺眉,揮手示意士兵們點燃火把。
火光照亮了前院的景象——散落的傢俱,破碎的花瓶,還有乾涸發黑的血跡。
一個月過去,這裡依然保持著案發時的混亂狀態,顯然沒有人敢來收拾。
“搜!重點搜查韋溫生前的居所,床榻、暗格、書房,一處都不能放過!”
李元芳命令道,同時自己大步走向內院。
韋溫作為韋家重點培養的下一代,居住在主屋的東廂房。
推開門,一股更濃重的黴味襲來。
房間內的擺設還算整齊,只是落滿了灰塵。
李元芳的目光掃過書案、櫃子,最後停留在那張雕花大床上。
“床榻下……”他喃喃自語,想起豫王提到的線索。
李元芳親自上前,掀開床上的被褥,露出下面的木板。
他仔細敲擊每一塊木板,終於在靠近床頭的位置聽到了空洞的迴音。
“這裡有暗格!”
一名士兵遞上短刀,李元芳熟練地撬開了那塊木板。
暗格中放著一個精緻的檀木匣子,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
李元芳的心跳加速,小心翼翼地取出匣子。
匣子沒有上鎖,輕輕一掀就開了。
裡面整齊地疊放著幾封信件,最上面一封的封皮上赫然寫著“太平親筆”四個字,筆跡與韋溫的供詞一致。
李元芳深吸一口氣,取出信件展開閱讀。
隨著目光在字裡行間移動,他的臉色越來越陰沉。
信中,太平公主明確指示韋家在城內準備起兵,承諾她和越王會在城外接應,裡應外合拿下豫王。
怪不得韋家敢謀反,原來是有太平公主的支援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