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秘椒灼舌:川菜宴上的生死局

何子林剛到軋鋼廠門口,只見一輛黑色轎車靜靜地等候在那裡,隨行的竟是許大茂。剛上車,楊廠長便神色凝重地叮囑道:“少問,少打聽。”踏入領導的住所,何子林就被秘書徑直帶到廚房。秘書客氣地說道:“你看看食材還缺哪些,我去買。”何子林擺了擺手,笑著說:“好,這交給我,你去忙吧。我心裡有數,這些食材我自己來準備就好。”他的笑容裡透著從容與自信,彷彿對即將到來的烹飪挑戰充滿了期待與興奮,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宛如一位即將奔赴戰場的勇士,迫不及待地要在這場廚藝較量中展現自己的實力。

此時,許大茂正在一旁除錯放電影的裝置,他一邊忙碌一邊自言自語,時不時抱怨兩句裝置不好用,滿臉的不耐煩,活像一個鬧脾氣的孩子,絲毫沒有察覺到即將到來的尷尬。這時,一個穿著灰色衣服的女人走進來,許大茂眼睛一亮,心想這肯定是這家的女主人,便熱情地打招呼:“你好,您真有氣質,一看就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您想看什麼電影,我給您放,我這兒的片子可全了,各種型別都有。”女主人微微一笑,禮貌性地回應了一下,正準備離開。許大茂卻突然口無遮攔地說道:“您怎麼找了傻柱做飯啊?那小子,我們大院都叫他傻柱,一天到晚傻了吧唧的,也不知道您為啥找他,真是想不通。”

許大茂的話音剛落,劉老、周老,還有楊廠長一行人正好談完事情從客廳走出來,這番話一字不落地鑽進了他們的耳朵裡。劉老頓時臉色陰沉下來,眼神中透露出明顯的不悅與不滿,原本輕鬆愉快、其樂融融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彷彿空氣都瞬間凝固了,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好似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每一絲空氣裡都瀰漫著尷尬的味道。

劉老回頭看了一眼楊廠長,冷哼一聲,說:“看你找的人,背後議論同志,這樣的人能是好人嗎?走,不看電影了,秘書,把放電影的送回家。”說完,便轉身說:“走,我們吃飯吧。”夫人見狀,連忙走進廚房,看見何子林正在悠哉地喝著茶,秘書也急匆匆地進來,說:“領導不看電影了,你快做飯,別耽誤了時間,這可關乎廠子的大事。”

何子林抬起頭,微微一笑,說:“早說嘛,好的,這就開始。”他不緊不慢地起身,動作沉穩而自信,開始聚精會神地準備川菜。他心裡清楚,這頓飯不僅是一場簡單的廚藝展示,更是一次關乎自己聲譽,甚至關乎廠子顏面的重大考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每一道菜都將是他實力與尊嚴的證明。

何子林迅速檢查廚房裡的食材,廚房空間不大,但裝置一應俱全,各類食材擺放得整整齊齊。他利落地繫上圍裙,眼神如炬,彷彿一位即將出徵的戰士,渾身散發著堅定的氣場。他深知,要做出地道正宗的川菜,食材的挑選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每一種食材都關乎著菜品最終呈現的口感與味道,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差池便可能前功盡棄。

核心食材必不可少:牛頭皮,需用鹼水反覆揉搓,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直至那股令人不悅的腥味徹底消散,只留下純淨的肉香,每一次揉搓都是對食材的尊重與雕琢,是他對美食追求的體現;帶皮五花肉,必須肥瘦相間,比例恰到好處,這樣做出的回鍋肉才會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口感層次豐富多樣,在舌尖上綻放出美妙絕倫的滋味,彷彿一場味覺的華麗盛宴,每一口都是對川菜魅力的完美詮釋;郫縣豆瓣醬,那可是川菜的靈魂所在,猶如畫龍點睛之筆,好在廚房裡備有特供品,色澤紅亮誘人,香氣濃郁醇厚,只需一點便能讓整道菜煥發出獨特的魅力,是川菜獨特風味的關鍵所在;現熬高湯,用老母雞與豬骨精心吊制八小時,期間不斷撇去浮沫,嚴格控制火候,方能熬出那濃郁醇厚、鮮香無比,彷彿能穿透靈魂的味道,每一滴湯汁都濃縮著時間與匠心,是他對烹飪藝術的執著堅守。

而那點睛之筆的辣椒,是他透過系統簽到所得。當時,那獨特的色澤和香氣一下就吸引了他。輕輕用指尖碾碎,剎那間,濃郁而特別的辣香便瀰漫開來,為這廚房增添了幾分神秘而誘人的氣息,好似為這場烹飪盛宴奏響了華麗的前奏,預示著一場味覺奇蹟的誕生,也為他的廚藝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色彩。

不多時,一道道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的川菜擺滿了餐桌。只見劉老對著周老自信滿滿地說:“下道菜一定是東坡肘子,我吃了這麼多年川菜,太瞭解它的套路了。”話音剛落,秘書便端上來一盤東坡肘子,色澤紅亮誘人,香氣撲鼻而來,瞬間勾動了眾人的食慾,讓人口水直流。楊廠長在一旁讚歎道:“領導就是行家,一眼就猜中了,這洞察力,不服不行。”劉老說:“叫一下廚子,讓他過來一起坐坐,這頓飯吃得太滿意了,必須得好好謝謝人家。”

何子林來到前面,只見中間的一位老人,也就是劉老,微笑著說:“感謝你為我們做這麼多好吃的,這手藝,絕了,好久都沒吃到這麼正宗的川菜了。”還有上次何子林送魚的那個周老,也在一旁附和著:“是啊是啊,這小夥子廚藝真厲害。”劉老舉起酒杯,說來喝一個。何子林舉起酒杯,毫不猶豫地一口悶,盡顯豪爽大氣,頗有幾分江湖豪傑的風範。劉老見他不說話,便好奇地問:“你怎麼不說話呀?”何子林看向楊廠長,眼神中帶著詢問,說:“可以說話嗎?”楊廠長微微點頭,示意他可以說。劉老感慨道:“出師之前師傅有交代,說少說,多做,少問。臨行前廠長也說,少問少打聽。”劉老聽後,問楊廠長:“你沒有告訴我他的身份嗎?”楊廠長連忙回道:“沒有,領導。”

劉老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探究的意味,饒有興致地打量著何子林,嘴角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有意思,你這守口如瓶的規矩,倒和我認識的一位老友很像。你這師傅,究竟是哪位高人啊?”

何子林身姿微微前傾,恭敬欠身,不卑不亢地回道:“回您的話,師傅千叮萬囑,不讓對外宣揚他的名號。在我心裡,他就是廚藝界的泰山北斗,是我一生敬仰和追隨的人。他的教誨,我一直銘記在心,不敢有絲毫懈怠,時刻以此來鞭策自己。”

周老在一旁輕輕放下筷子,動作優雅,接過話茬:“年輕人,守規矩是好事。但今日機緣巧合,能同坐一桌,也算是有緣,你放心,說說也無妨。我們都是愛才之人,不會外傳的,就當是朋友間的交流,暢所欲言。”

何子林抬眼看向楊廠長,見他微微點頭示意,才緩緩開口,聲音沉穩且堅定,彷彿在訴說一段珍貴而難忘的回憶:“師傅一生淡泊名利,將全部心血都傾注在廚藝的鑽研上。他教我做菜,更教我為人處世的道理。常說做菜如做人,食材要真材實料,絕不能弄虛作假,這是對美食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唯有真誠對待食材,才能做出打動人心的菜餚;烹飪時要用心用情,切不可敷衍了事,每一道菜都像是在講述一個故事,都要飽含著對生活的熱愛與敬意,用廚藝傳遞溫暖與美好。”

劉老聽得頻頻點頭,臉上滿是讚許之色,感慨道:“能有這番深刻的領悟,看來你這師傅確實不簡單。今日你這一桌川菜,味道正宗,別具風味,每一道菜都讓人回味無窮,彷彿把我帶回了那些在四川品嚐美食的美好時光,可算是讓我們這些老傢伙一飽口福了。對了,你這菜裡的辣椒,味道獨特,辣而不燥,香氣醇厚,層次豐富,在舌尖上不斷綻放出奇妙的滋味,倒是勾起了我的回憶。我年輕時也嘗過不少美食,可這辣椒的味道,還是第一次遇到,太特別了,令人難忘。”

何子林心中一動,說道:“劉老好見識!這辣椒是我偶然在一個不起眼的小攤上發現的,當時就覺得它與眾不同,沒想到用它做菜竟有這般獨特的風味。”說罷,他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說漏嘴,畢竟在這個複雜的環境裡,任何一點特殊之處都可能被無限放大,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猶如在薄冰上行走,步步驚心。

楊廠長疑惑地看了何子林一眼,不過沒多問,他心裡明白,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不該深究的就別深究,好奇心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禍。劉老神色平靜,微笑著說:“看來是有特殊來歷,難怪味道如此獨特。世間美食,講究的就是一個機緣巧合,能品嚐到你做的菜,也是我們的緣分。這或許就是美食的魅力,總能在不經意間給人帶來驚喜,連線起人與人之間奇妙的緣分。”

屋內氣氛融洽,大家繼續愉快地交談著。周老突然哈哈大笑:“小何啊,你這廚藝,保不準以後能開宗立派!以你的天賦和努力,將來在廚藝界必定能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成為一代宗師也說不定。”眾人跟著笑起來,笑聲迴盪在屋內,一掃之前的緊張與尷尬,讓整個房間都充滿了溫馨與歡樂的氛圍,彷彿置身於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每一個笑容都傳遞著對何子林的認可與祝福。

何子林心中一塊大石頭落地,臉上露出真摯感激的笑容:“多謝各位領導誇讚,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往後定當用心鑽研廚藝,不斷提升自己,為大家做出更多美味佳餚。我會把每一道菜都當作藝術品來對待,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與熱情,不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用美食傳遞愛與溫暖。”

這時,秘書匆匆走進來,在劉老耳邊低語幾句。劉老臉色微變,神色變得嚴肅起來,迅速站起身來:“看來有急事要處理,今日就到這兒吧。小何,改日有機會,再嚐嚐你的手藝。你的廚藝,讓我對川菜又有了新的認識,期待下次的驚喜,相信你不會讓我們失望。”

眾人紛紛起身告辭,何子林和楊廠長將眾人送至門口。看著車子遠去,揚起一片塵土,楊廠長拍了拍何子林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子林,今天可多虧了你。不過你那些稀奇古怪食材的事兒,往後別到處亂說。這世道複雜,有些秘密還是爛在肚子裡比較好,免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你一定要記住。”

何子林鄭重地點點頭,眼神堅定,透著一股堅毅與決心:“廠長放心,我明白其中利害,一定守口如瓶。我會珍惜這次機會,努力提升廚藝,不辜負您的信任。”望著天邊漸漸西沉的夕陽,那如血的殘陽將天空染成一片橙紅,何子林知道,自己在這個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新環境裡,故事才剛剛拉開帷幕,未來的路還很長,充滿了無數的可能性與不確定性,但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滿懷勇氣與期待,去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切,在這複雜的人際和生活中,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讓自己的名字在這個世界留下獨特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