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驕陽似火,毫無遮攔的陽光傾灑在軋鋼廠,空氣裡瀰漫著熾熱的氣息。何子林如往常那般前往食堂上班,如今身為採購員的他,肩負著食堂菜、肉採購的重任。他心裡暗自思量,自己那神秘系統空間裡的雞、豬、羊和魚這下可有了大用處。當下最要緊的,便是在軋鋼廠附近尋一處房子租下,而此事需找個靠譜且信得過的人幫忙。他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便是劉嵐姐,要是她能搭把手,往後的日子肯定能越過越好。
下班後,何子林徑直前往劉嵐家。抬手輕輕敲門,劉嵐聞聲抬頭,眼中閃過一抹驚喜,笑著招呼道:“子林,今兒咋有空來找姐啦?”何子林拉過一把椅子,坐到劉嵐對面,神情認真地說:“嵐姐,我找你是有件大事要商量。我現在負責食堂採購,就想幹出點成績,急需一個信得過的幫手,我第一個就想到你了。”
劉嵐微微一愣,眼中滿是疑惑:“我?我能幫上啥忙呀,我對採購一竅不通吶。”何子林耐心解釋:“姐,你可別小瞧自己。我就需要像你這麼踏實可靠、心思細膩的人幫我盯著貨物進出。而且這活兒還能掙些外快,要是幹好了,保準能改善生活。”
劉嵐有些心動,可還是猶豫著:“子林,姐謝謝你惦記著我。但這事兒責任重大,萬一我搞砸了,不僅耽擱你的事,還得連累你。”何子林拍了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說:“姐,你就放一百個心!我信得過你。前期我會帶著你熟悉流程,有啥問題咱倆一塊兒解決。”
看著何子林堅定的眼神,劉嵐終於下定決心:“行,子林,姐信你,這事兒姐幹了!”何子林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姐!接下來,咱先在軋鋼廠附近找個房子。採購的事兒你就別操心了,嵐姐,你每天只管負責運輸就行。”
接下來的幾天,何子林和劉嵐四處奔波找房子。終於,在一個老舊小區尋到一個合適的小院子,租金合理,位置也恰到好處。
搬運貨物時,劉嵐看著何子林從一輛看似普通的貨車上,不斷搬下新鮮肥美的雞、豬、羊,還有活蹦亂跳的魚,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驚訝:“子林,這些東西你從哪兒弄來的?咋這麼新鮮,就跟剛從養殖場抓出來的似的!”何子林神秘一笑,眨眨眼說:“姐,你就別問了,反正都是正規渠道來的,質量絕對有保障。以後咱就靠這些食材,把軋鋼廠食堂的名聲打響!”
劉嵐雖滿心疑惑,但還是選擇相信何子林。在兩人齊心協力下,第一批食材順利送進了軋鋼廠食堂。
沒過多久,食堂的飯菜就因食材新鮮、味道鮮美在廠裡出了名。職工們紛紛誇讚,食堂的人流量日益增多。
然而,他們的成功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懷疑。一天,一個平日裡就愛挑刺的同事,帶著廠裡後勤部門的負責人突然來到存放食材的院子檢查。後勤負責人看著滿院子新鮮的食材,皺著眉頭問道:“這些食材的進貨渠道,你們能提供詳細證明嗎?有人舉報你們採購來源不明,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何子林心裡“咯噔”一下,不過面上依舊鎮定,笑著說道:“領導,您放心,進貨證明肯定有,平常都放在辦公室專門的資料夾裡,我這就回去拿,麻煩您二位稍等片刻。”
後勤負責人冷哼一聲:“行,就給你半個小時,要是拿不來,這事兒可就不好辦了。”
何子林轉身拉著劉嵐,快步走到一旁,低聲說道:“嵐姐,你先穩住他們,我回去想想辦法。”說完,便匆匆離開了院子。
坐在返程的車上,何子林心急如焚。他心裡清楚,這些食材都來自系統空間,根本拿不出常規的進貨證明。可要是拿不出來,之前的努力就全泡湯了,還可能連累劉嵐。
突然,他靈機一動,想起之前在系統抽獎中獲得的一個道具——萬能交易憑證。這道具能模擬任何交易記錄,只是每次使用都有一定風險,可能會引發系統警告。但此刻,他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何子林回到辦公室,緊閉房門,從抽屜裡翻出記錄系統的小本子,按照上面的指示操作起來。隨著一陣微光閃過,一張蓋著鮮紅印章、看起來無比真實的進貨證明出現在他手中。
他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立刻返回院子。
後勤負責人看到何子林手裡的證明,臉色緩和了一些,接過證明仔細檢視起來。一旁愛挑刺的同事湊過來,邊看邊說:“這證明咋看著這麼新啊,不會是假的吧?”
何子林不慌不忙地解釋:“這是我們最近合作的新供應商,都是新式的存檔方式,我這是剛剛才謄抄出來的,所以看著新。您要是不放心,可以派人去核實。”說著,他遞上了供應商的地址和聯絡方式。
後勤負責人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派人去調查。好在系統生成的憑證毫無破綻,調查人員回來報告一切正常。
等兩人走後,劉嵐長舒一口氣,拍了拍胸口:“可算糊弄過去了,子林,你從哪兒找來這麼靠譜的供應商啊,真是太及時了!”何子林笑了笑,沒有說話。他知道,這次是僥倖過關了,但以後肯定還會遇到更多麻煩。
沒平靜幾天,市場監管部門突然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信上說軋鋼廠食堂的食材存在嚴重問題,於是決定對其進行突擊檢查。接到檢查通知時,何子林剛把當天的食材清單整理好。聽到訊息,他的手猛地一抖,鋼筆差點掉落。劉嵐在一旁看到他的反應,也緊張起來:“子林,又咋了?”何子林深吸一口氣,把事情告訴了她。劉嵐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這可咋辦?上次是糊弄過去了,這次市場監管部門來,肯定更嚴格。”
何子林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大腦飛速運轉。他明白,市場監管部門的檢查可不像廠裡後勤部門那樣好應付,這次必須從食材本身想辦法。他突然想起系統裡還有一種“品質穩定劑”,能讓食材在檢測時各項指標完美達標,只是使用後時效只有三天。
何子林來不及多想,立刻回到辦公室,關上門,再次翻開那本記錄系統的小本子,兌換了“品質穩定劑”。他小心翼翼地把藥劑按照比例調配好,然後和劉嵐一起,在監管部門到來前,對院子裡所有食材進行了處理。
很快,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院子。帶隊的王科長一臉嚴肅,指揮著工作人員四處取樣檢測。何子林和劉嵐站在一旁,表面鎮定,內心卻忐忑不安。
檢測過程漫長而煎熬,每一秒都像是在考驗他們的神經。終於,王科長拿著檢測報告走了過來,皺著眉頭說:“檢測結果顯示,目前這些食材各項指標都合格,但是我們接到舉報說你們食材有問題,肯定是有原因的,接下來幾天我們還會不定時抽查,希望你們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何子林和劉嵐連忙點頭稱是。等監管部門的人離開後,兩人癱坐在地上,汗水早已溼透了後背。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沒過幾天,那個愛挑刺的同事又開始在廠裡散佈謠言,說何子林和劉嵐靠不正當手段透過檢查,還說食堂食材背後肯定有更大的黑幕。這謠言越傳越廣,甚至引起了廠裡高層的關注,高層決定成立專門的調查小組,對食堂採購一事進行全面調查……
面對調查小組的深入調查,何子林和劉嵐該如何應對?系統是否還能在關鍵時刻提供幫助?而持續使用系統道具引發的風險,又會給他們帶來怎樣意想不到的危機?何子林又能否保住這份工作,讓食堂的輝煌繼續下去?
調查小組的到來讓整個軋鋼廠都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氛圍中。何子林和劉嵐知道,這次的調查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嚴格和全面。調查小組成員個個經驗豐富,他們仔細檢視了所有的採購記錄、運輸憑證,甚至對食材的來源進行了深入的背景調查。
何子林和劉嵐配合調查小組的工作,提供了一切他們能提供的資料。何子林心裡清楚,系統生成的證明雖然能暫時應付檢查,但長期使用肯定會有破綻。他決定,必須找到一個更可靠的解決方案。
在調查小組的追問下,何子林不得不承認,部分食材的來源確實有些特殊。他解釋說,這些食材來自一個偏遠的山區,供應商是他的遠房親戚,雖然沒有正規的交易記錄,但食材的質量絕對有保障。他還主動提出,願意帶調查小組去實地考察。
可是事情真的能如他所想的那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