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你們工匠那些人手怕是有些不夠。”
“朕許你節制一營兵馬,能煉多少就煉多少!”
“陛下……”蒲元感動莫名,忍不住抽泣哽咽道:
“臣,定竭盡全力!”
李世民點點頭,看向其他的工匠:“你們也一樣,朕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大鍊鋼鐵,不計成本!”
蒲元心中湧上一陣感動,但還是說出了自己的顧慮:“陛下,臣怕這軍中的鐵器,怕是未必夠用……”
李世民輕輕一揮手:“這還不簡單,去漢中收。”
“無論是鄉親們的鍋碗瓢盆,還是鋤頭斧子,只要是帶鐵的,他們願意給的,都收!就說是諸葛丞相要用,走之前給人家留個憑證,反正他們也信得過丞相。”
蒲元:……
這對嗎?
這有點不太對吧。
蒲元沉默了剎那,就毅然起身,馬不停蹄地召集弟子。
管他對不對的,他已經忍不住自己想要打造出神兵利器的心了!
等蒲元離去,寧安又將目光放在了另一個工匠身上。
頓時,這工匠身子一震。
他內心突然有了能留名青史的預感,就連左眼皮也開始瘋狂跳動了起來。
卻不等他多想,李世民就徑直走出了中軍大帳,示意他跟上。
很快,二人就來到了馬廄。
李世民讓人從中牽出來一品居,隨後指著馬鞍旁的東西,平淡道:“你不覺得,這個東西只有一個,不符合陰陽之道嗎?”
工匠一頭霧水,他撓撓頭,有些為難道:“陛下,馬踏它本來就是一死物,沒有陰陽雙合的說法。”
李世民搖搖頭,再道:“叫它馬踏是不合適的,更準確一點,應該叫它馬鐙。”
“馬踏是用來上馬的,而馬鐙是用來作戰的,若是馬鐙是一個,我們的騎兵就只能老老實實坐在馬上,單手作戰。”
“可若是兩個馬鐙,他們就可以踩在上面,解放雙手,雙手可以手持長矛,同敵作戰!”
“如此一來,就算是尋常騎兵,在馬鐙的加持一家,也可與那敵軍的虎豹之騎一較高下!”
轟!
工匠如遭雷擊,愕然失色呆立原地不動。
世人向來以為騎兵之精銳,在馬匹之良莠,在將士之威猛。
所以軍中騎兵精銳,皆是最為強壯的將士,最為出色的戰馬。
而相應的,如此精銳之師,所需要耗費的時間錢財是數不清的。
原因也很簡單,人騎在馬上,是沒有外力可以依靠的,若是力氣不足,連馬都抓不牢,又談何勇猛打仗,為精銳之師呢?
可他萬萬想不到,這等重要的地方,居然可以這般偷懶?
工匠抬頭偷偷瞟了一眼李世民,又很快將目光落下。
內心佩服不已。
不愧是陛下!
他總是聽說陛下在皇宮之中無所事事,如今看來,都他孃的是放屁,都是謠言!
哪家不學無術的皇帝,能對騎兵和鑄刀之間的道道如此門清!
這分明是汙衊!
是誹謗!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同樣囑咐道:“朕也許你一營兵馬,也可去漢中借鐵騎,能做多少是多少,你可明白?”
工匠深吸了兩口氣,很是堅定回答道:“臣,遵旨。”
李世民望著這一世的馬鐙,又是莫名情緒湧上心頭。
騎兵衝擊,藉助馬鞍可以保持長途奔襲,大大減輕不適感。
同時也可以抵消兵刃相撞所帶來的撞擊感,不至於兵士力道不足,從而掉落馬下。
可馬鞍越高,騎兵上馬就越費勁,馬鐙就是幹這個的。
單邊馬鐙的出現,就是為了方便上馬,這才應用而生。
但大抵是時代的侷限,騎兵上馬的問題解決了,也就沒人去關注為何不在另一邊也加一個馬鐙了。
畢竟在大家看來,一個馬鐙就可以上馬了,沒必要再加一個。
可他們萬萬想不到,就是他們覺得多此一舉的雙邊馬鐙,卻可以大幅度提高騎兵的作戰水平!
就算是平常不出色的騎兵,藉助雙邊馬鐙,也可一躍而上,甚至可以與精銳騎兵一較高下!
馬鐙和寶刀,就是李世民敢孤身帶八百鐵騎來到箕谷,同時放出豪言壯語的保障!
很快。
整個箕谷之中,所有人都忙得熱火朝天。
叮叮咚咚地聲響連綿不絕。
“爹,這……”
趙統看著這一幕,臉上一副懷疑人生的模樣。
陛下不好好穩居後方,卻是帶著工匠們在前線打鐵。
而且看起來這些工匠還頗為信服陛下,每每陛下經過他們身邊,他們都會傻笑著請教一二。
這……這不對吧?
如此讓人陌生的陛下,讓趙統非常的震驚,有些不敢相信。
以前那個扶不起的皇帝,如今站起來了?
趙統的第一個反應,這是不是丞相穿錯衣服了。
第二個反應,卻是被陛下真懂鑄鐵的身影所吸引。
他歷來知道,當今的陛下別說對鐵騎,就算是軍國大事,也是多倚仗丞相,更多的是中庸無為。
可現在……
這般想來,趙統越發吃驚了,一雙明亮的眼眸滿是困惑。
他目光落在趙雲身上,一肚子疑問希望父親能夠解答:
“爹,陛下之前,莫非是在藏拙!”
趙雲笑了笑,並不回答,反而是遞過去一把刀:
“兒啊,你且看看這把刀,鋒不鋒利。”
趙統將手搭在刀上,手指有規律地敲擊著這把刀。
咚咚!
聽著刀身傳來的反饋,趙統的眉頭不禁緊鎖,陷入了沉思。
“你看你。”趙雲曬然一笑:“你啊,就是想的太多了。”
趙統嘀咕一句:“那不是陛下和之前不一樣了麼。”
趙雲笑了,轉而又想起什麼,凝視著趙統,格外認真道:
“不管陛下是韜光養晦也好,幡然悔悟也罷,這都是好事。”
“切勿再有這等言論出口,否則我饒不了你!”
趙統也是臉色一正:“爹,我知道了。”
這件事,暫時在趙統心裡放下。
可他的性子,便是如此。
一旦心裡擱了事,雖然決心不去過問,卻總是有些放不下。
趙統再次轉身看向李世民,只見李世民穿梭在工匠人群中。
不僅與工匠打成一片,更是不曾吝嗇自己的半分情感。
“蒲元,你小子,你別過度痴迷水溫啊,等我們贏了這場仗,你想怎麼研究就怎麼研究。”
“還有那小子,你別學你師父那個臭毛病,別在那打鐵了,二十鍛就行,已經來不及了!”
“數量為上,數量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