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章 馬稷兵敗,丞相…輸了

當馬稷上山紮營的訊息,被火速傳回天水,諸葛亮絕望無比。

寅時初刻的月光被雲翳吞沒,黃燈在案頭投下搖晃的陰影。

諸葛亮放下軍報時,指尖在羊皮地圖上劃出一道細痕,正落在街亭二字之上。

“丞相!”

帳外突然傳來急促腳步聲,參軍蔣琬捧著竹簡闖進來,衣襟沾滿夜露。

“街亭八百里加急。”

諸葛亮接過竹簡的動作比往日慢了兩拍,麻繩在掌心勒出紅印。

展開的瞬間,他的瞳孔驟然收縮!

“馬謖棄當道而據山。”

幾個墨字刺進眼底,握著竹簡的右手突然劇烈顫抖,燈蕊爆出燈花,在寂靜中發出“噼啪”脆響。

“丞相?”

蔣琬的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羊皮地圖被攥出褶皺,諸葛亮猛地起身,玄色大氅帶翻了案上筆洗。

他的手指死死扣住案角,指節泛出青白:

“幼常他...當真屯兵山上?”

帳中死寂!

侍立在側的楊儀看見丞相鬢角滲出冷汗,在燭光下泛著細碎銀光——那是四十六歲的蜀漢丞相第一次在眾人面前顯出老態。

“取輿圖來。”

諸葛亮的聲音裡帶著金屬摩擦般的嘶啞。

當牛皮輿圖在案上鋪開時,諸葛亮的羽扇突然頓在半空。

扇骨投下的陰影恰巧籠住街亭山勢,他閉了閉眼,半月前的情景突然清晰如昨日。

馬謖跪坐在青廬席上,捧著茶盞的手指修長白皙:

“謖觀街亭地勢,當道下寨固然穩妥,然若據南山之險……”

“幼常!“

彼時自己用羽扇輕點他膝前地板,道:

“司馬懿非等閒之輩,若斷汝汲水之道……”

話未盡,馬謖已昂首而笑:“丞相未免過慮,居高臨下勢如破竹,正合兵法要義。”

此刻回憶裡的每個字都化作芒刺。

諸葛亮忽然劇烈咳嗽起來,白裘下的肩胛骨如折翼鶴翅般顫動。他推開蔣琬遞來的藥盞,羽扇指向輿圖某處:

“速遣王平引三千弓弩手,於街亭東南隅……”

話音戛然而止——所有人都看見丞相的手僵在空中,彷彿被無形的絲線吊住關節。

燈蕊再次爆響時,諸葛亮終於跌坐回胡床。

他望著天空,想起先帝白帝城託孤時渾濁的目光。

案頭《孫子兵法》被夜風吹開,嘩啦啦停在《地形篇》。

“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

街亭雖是兵家險地,但卻並非去山關一般,易守難攻。

但不同於尋常兵家險地,街亭是一層層的階梯狀山坡。

若是居高臨下,不僅做不到衝鋒破地,還可能被對方圍困。

所以當日分別,諸葛亮是千叮嚀萬囑咐,生怕馬稷在山上紮營。

只要馬稷老老實實聽他的話,在山下下寨,街亭據城靠水,就算不敵,也不會落敗。

只要馬稷和趙雲能拖住曹魏大軍的兵力,北伐之事就成了一半!

可諸葛亮萬萬沒想到,馬稷居然如此立功心切,還是上了山……

想到這裡,諸葛亮忽而神色落寞,緩緩閉上了眼睛。

兩代人的心血,幾十萬人的期待,如今卻要化為夢幻泡影。

不遠處的蔣琬於心不忍,卻不得不開口,小心翼翼問道:

“丞相,是否還要派遣王平率兵去支援街亭?”

諸葛亮的臉色,更加沉重了,身體甚至微微在顫抖。

良久,他睜開雙眼,聲音最開始有些低沉,後來越來越慷慨。

最後,聲音中的自信令人無比信服:

“整軍,你駐守大營,我帶軍出發,過去支援街亭!”

然而,諸葛亮內心卻也清楚,此時支援街亭,怕是來不及了。

就算蜀中將士披星戴月、日夜奔赴,抵達街亭也得三日之後。

難,難,難!

三日之後,果如他所料。

蜀中大軍還未趕到街亭,街亭失守、馬稷兵敗的訊息就傳了過來。

這並不足以讓諸葛亮動怒,畢竟當他知道馬稷上山紮營,他就料到了會有這個結局。

真正讓諸葛亮震怒的,是馬稷不僅敗了,更是棄大軍不顧,自己一個人逃命去了。

軍中將帥逃命,大軍群龍無首,死傷更加慘重!

蜀中熱血男兒出關北伐,立志收復中原,還於舊都。

可如今,卻因將帥貪生怕死,最終死於非命!

北風呼嘯,涼了人心。

諸葛亮在一瞬間,彷彿蒼老了十歲有餘。

這種水深火熱的情況之下,莫說北伐成功,能順利保住收復的失地,帶回這些蜀中男兒歸家,就已不是易事。

牛皮輿圖再度鋪開,諸葛亮看著地圖,思慮道:

“如今街亭失守,張郃大軍必將不日抵達。”

“如此一來,曹真也定然會清楚,趙雲那邊是疑兵之計。”

輿圖之上,曹魏的兩方大軍就如同石磨一樣,緊緊逼近。

蜀中北伐之軍,此時腹背受敵,無論進還是退,都極為被動!

“難,難,難……”

諸葛亮眯著眼,眼眸幽深,陰影下,誰也看不出他的喜怒。

五年來,他夜以繼日,安定後方;五年來,他殫精竭慮,富國強兵;五年來,他……

五年之後,在他的謀劃之下,終於時機成熟。

三郡響動,關中震動,涼州馬上也是唾手可及。

可如今,他卻不得考慮,如何用最小的傷亡,帶回蜀中大軍。

諸葛亮揹著手,面上很平靜,依舊是長身佇立。

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儒雅的味道,一雙眼睛,卻是如此疲憊。

“退兵吧。”

他身後的姜維點了點頭。

他剛剛踏進蜀漢這個陣營,沒有感受過先皇的人格魅力,也沒有體會過這五年的艱辛。

他只是從理性出發,覺得現在並非是繼續北伐的好時機。

以諸葛丞相的經天緯地之才,終究北伐會成功的。

所以他得了丞相之令,就準備去喚傳令兵。

就在這時,一匹快馬飛奔而來,驚起一陣狂風。

來人身著蜀漢信使衣服,一路暢通無阻,直接被帶到了諸葛亮面前。

可等看清來使的相貌,諸葛亮微微感覺有些不對勁。

這人是宮中來的!

信使飛奔至諸葛亮面前,下馬半跪,恭敬道:

“陛下有旨,請丞相不要退兵,就在此地駐營,收攏街亭潰兵,務必將張郃攔於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