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父親養過馬,順便教導了王老八騎術。
快馬加鞭,王老八在半日內到達了廣頭縣。
遠比周縣更加廣闊強大,遠遠看到城牆上一隊隊士兵巡邏,精神飽滿。
和周縣的老弱病殘形成鮮明對比。
看到這幅興興向榮的場景,王老八心中更加喜悅。
越富足,證明等會他能拿到的賞金越多!
加速衝向城門,門口計程車兵注意到這位奇怪來人。
“站住,什麼人?”
單人單馬,模樣狼狽急匆,身上還有些許疑似血跡的東西。
怎麼看,這都不是普通百姓。
警惕目光中,王老漢急忙下馬,跪倒在城門守衛面前。
“大人,出大事了,周縣那邊惡民暴動,劉縣令已經被殺了!”
城門守衛大驚失色,暴動,縣令死亡,全部都是大事。
此事絕對不是他們能摻和!
“速速隨我進城,找縣令大人彙報此事!”
兩人各騎快馬,飛快衝向城內。
比周縣更大,廣頭縣百姓也更加富裕,起碼沒有餓到面黃肌瘦,離流民就差一步之遙。
反倒是縣令府內,見不到珍品寶物質樸無比,只有橫幅寫著一行大字。
【道德仁義】
簡單看了眼那字,王老八並未在意這些細節。
很快訊息傳遞過去,廣頭縣縣令趕來。
“常縣令,就是此人從周縣來,說暴亂之事!”
縣令身穿官服,面容堅毅一身正氣。
溫和問向王老八。
“可否具體說說,周縣是如何暴動,兵力幾何?”
看到常縣令,王老八眼眶自然流下幾滴淚水。
這是他常年謊言積累的技能。
“大人,是那賤民,行盡忤逆大義之事,竟然帶動百姓當眾起義,殺死姜將軍!”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我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們,為了拖慢他們的進度。”
“更是用盡心血,耗盡腦汁,誰知那賊人行下作手段。”
“這才害得周縣丟失,劉大人被殺啊!”
聽到這話,常縣令眉頭微挑,像是對這件事有了興趣。
“縣令大人,最近天下不平流民四起,那位姜將軍行事霸道久未訊息,此事大機率為真了。”
守衛在旁講著,揮手讓他住嘴。
常縣令示意王老八繼續說。
“大人,據我所知,那賊子乃白石鎮鎮子之子,不知行了什麼下作手段。”
“將姜將軍殺死,然後號召全鎮百姓與流民起義,直攻周縣。”
“周縣百姓已經跟他造反,事出突然南郡尚未知曉。”
“若能平定,必然大功一件,還望到時莫要忘了在下!”
將自己所知情況訴說,王老八暗示自己的賞金。
像是沒聽懂王老八的暗示,常縣令微微點頭。
“不錯,據我所知,白石鎮有百姓上萬,加上流民與周縣,對方有足足四五萬人?”
“我廣頭縣精兵兩千有餘,對付一群民兵輕鬆無比,那麼你可記得對方是如何煽動百姓,又是如何作為?”
聽到兩千精兵,王老八心中竊喜。
都說廣頭縣兵多糧多,果然不假!
精兵之所以稱之為精兵,就在他們強悍的戰鬥力。
商國記載中以少勝多,幾百人戰勝幾萬人例子數不勝數,兩千精兵。
足以鎮壓那群賤民!
“那賊子之言太過狂妄自大,我怕......”
“放心,縣令大人寬容的很,讓你說就說!”
想著林志的話,王老八有些不敢回答。
護衛點頭,常縣令也表示不會追究,這才敢說。
“那賊人說著什麼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不是他容不下百姓。”
“是商國,是陛下容不得百姓?這不是忤逆之言,大逆不道嗎!”
“還說要殺光所有老爺們,像您這種人,根本不需要,不能存在世界上!”
“還有......”
將自己聽到看到的複述一遍,見縣令沉默。
他還以為說的話觸怒到對方,急忙跪下。
“大人,這都是賊人所言,還請大人饒命啊!”
看著跪倒地上的王老八,常縣令沒有憤怒。
反而嘴角上揚,哈哈大笑起來。
“好,好啊,好一番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好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此子豈能以賊人為稱?”
見怒火沒撒到自己身上,王老八稍稍鬆一口氣,附和問道。
“那應該稱呼什麼?”
“你剛才不是說過了嗎,師者,傳道解惑也。”
“聖人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應稱之為聖師啊!”
“對,您說的......”
下意識抬頭應和,王老八的笑容突然僵住。
就差指著腦袋罵縣令不是人,這種情況不應該憤怒至極,賜自己賞金然後派兵圍剿嗎?
怎麼這位常縣令不按常理出牌,還要稱讚?
王老八還在疑惑,常縣令笑容一停,嚴肅的看向王老八。
“究竟是背信棄義,用背叛來回報那位的信任,還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們,耗盡腦汁保護劉縣令?”
“你來我這,真是為了通風報信,鎮壓暴民?”
“我看你是因為區區賞金,紅了眼睛!”
被說穿心思,王老八身軀一震。
抬起的頭跪的更深,聲音微微顫抖。
“大,大人,小人不敢啊,我一心忠誠大商,一番忠心,天地可鑑啊!”
“放屁!天下苦商久亦,流民漸起之聲日益強大,你忠他勞資的心?”
“背後捅刀子的小人,老夫平生最看不起你這等人,斬了!”
拔出長劍,護衛斬向王老八。
還沉浸在領賞金之後的快活日子裡,不覺間王老八人頭落地。
冷眼看向這位賤民,常縣令眼中鄙夷。
當官這麼久,對方是什麼品性他一眼就能看出,像王老八這種人,但凡有點權勢都要鼻孔朝天。
一口一個賤民,他恨的是權貴?只是怨恨自己不是那樣的人罷了!
死不足惜!
“縣令大人,既如此,我們接下來?”
無視王老八屍體,護衛試探性問道。
他知道這位縣令大人不同別人,心繫百姓早就看上面不順眼。
曾經屢次上諫不被採納,一路被貶稱縣令。
“起兵,去周縣,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到底是虛仁假義,還是聖師,本縣令要親眼看上一看。”
“對了,順便起書信,若此人所言不假。”
提起紙筆,常縣令露出笑容。
“那幾位老朋友早就看不慣暴政,此番正好援助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