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港口。
寧闕吹著海風。
遠處朝陽初生,景色怡人。
沈青禾則是依偎在他身旁。
已經有漁夫出海,結網捕魚。
雖說只有一葉小舟,卻是相當熟練。
目前海魚的數量極其豐富。
光靠捕魚,日子都能過得極好。
“海邊的景色真美。”
“怎麼看都看不夠。”
“現在開春了……”
“嗯。”
沈青禾緊緊抱住寧闕,“我知道,你要出海準備東征了。你就放心地去吧,什麼都不必擔心。我在臨淄很好,還有常叔幫忙照料。你這段時間一直都在準備,這回不僅要對付高句麗,還要防範奉帝。後面更要當眾假死,找機會脫身。你每日都會思索對策至深夜,實在是辛苦了。”
“其實還好。”寧闕則是一笑,淡然道:“我們現在是圖謀整個天下,自然得要考慮周到。況且奉帝的本事如何,你也見識過。想要推翻他的統治,方方面面都要想到。你想想看,這其實也是好事。等咱們孩子出生後,沒準就能成太子或者公主咧。”
“你啊……就是在強顏歡笑……”
沈青禾嬌嗔地看了眼寧闕。
毫不留情戳破他的謊言。
她知道寧闕並不喜歡爭權奪利。
若非被逼到這條路,也犯不著如此。
“那左安康現在如何了?”
“骨頭倒是挺硬的,各種刑法都上了遍,竟然沒有任何效果。反正先關著,縣令的位置就讓鄭風繼續擔任。這事我早已修書通知奉帝,也是免得撕破臉皮。目前東征戰事在即,我想奉帝也不會如何。”
“嗯。”
沈青禾附和點頭。
寧闕望著她,輕聲道:“雖然我已想好萬全之策,但戰機轉瞬即逝,很多時候都非我所能控制。只是青禾你一定要記住,我絕不會出事。我會活著抵達嶺南,在那裡等著你。”
“行。”
“至於你假死的事,就要看你和易師兄了。”寧闕面露微笑,“易師兄的劍術獨步天下,有他相助,肯定是不成問題。主要是後續撤退至嶺南,可能會遇到些麻煩。”
“你不必操心我們這裡的事。”沈青禾收起笑容,認真道:“你現在應該全身心投入至東征,絕不能有任何閃失。”
“行。”
寧闕這才一笑。
“咱們先回去吧。”
“你如今有孕在身,不能吹太久。”
“好的。”
沈青禾目前行動不便。
所以來往都是乘坐馬車。
不過,寧闕這回並沒有陪著。
他則是帶著白羽,視察港口情況。
一艘艘戰船都已備齊。
還能看到諸多船工正在忙活。
“老白,人手都備齊了吧?”
“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安排妥當。”白羽抬手作揖,“此次守城,我們是特地多報了些傷亡。等出海後,嶽將軍便會帶著他們前往嶺南。屆時會懸掛八寶商社的旗幟,不會有任何人懷疑。”
“所有人都調查清楚沒?”
“王爺放心,每個人我都再三核驗過。祖上三代都很清白,全都是信得過的老卒,早些年就曾追隨過老王爺。而且我們是要去嶺南,當地山高水遠。哪怕真的安插有探子,他們也難以將訊息傳至長安。”
“不可掉以輕心。”寧闕寒著臉,“人數方面可以少一些,但必須是信得過的忠勇之士。我們做的是翻天覆地的事,絕不能有任何疏漏。另外安插些眼線,讓他們看嚴實了,絕不能走漏風聲。我們的優勢就是藏在暗處,目前也是剛起步。如果奉帝發現我們做的事,必定會派遣重兵圍剿,到那時對我們很不利。”
“屬下明白。”
白羽抬手作揖。
他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必須得趕在奉帝動手前好好發育。
寧闕太瞭解奉帝這人。
但凡他決定要做,就絕不會心慈手軟。就如殺害他的父兄,將這些痕跡全部抹除。而且奉帝也知道他的能力,不會給他發育的機會。但凡有任何異動,必會予以雷霆打擊。
奉帝可不會先派個幾萬人來送死。
要麼不打,要打就是幾十萬重兵!
還好,嶺南的優勢就是地形複雜。當地號稱是有著十萬大山,而且遍地都是池沼,就算奉帝真的派遣重兵,寧闕也能帶兵和他們打游擊。幾十萬的人吃馬嚼,拖都能把大奉給拖死。況且到那時只要他說明身份,自然會有很多將士臨陣倒戈。
寧闕也是為了穩妥起見。
所以想著以悶聲發育為主。
等積攢足夠的資本後,再對付大奉。
到那時憑藉火器,也能減少些死傷。
“你這段時間也多費些心。”
“還有海島上的情況。”
“屆時可安排戰船也運送批過去。”
“包括公輸家族,更得過去。”
“要打造火器,非他們不可。”
寧闕則是繼續交代著。
白羽雖然是後來跟著他的,可能力卻要比鐵牛強。論武力,白羽絲毫不比鐵牛差。要論計謀方面,更是秒殺鐵牛。要擱在後世,絕對能當個參謀。類似這種精細活,還是更適合白羽來處理。
“王爺,咱們抽調走這麼多人,後續攻打高句麗是否會出問題?”
“高句麗沒什麼用。”寧闕面露微笑,“我已經和老崔商量過,到那時就會和我們裡應外合。加上我和舅父南北夾擊,要攻破王城並非難事。此外,我們此次並非要攻佔整個高句麗。只要攻破王城,將高句麗主力滅了就行。至於那些旁枝末節,沒必要太在意。後續還能以平叛為由,牽制大奉的部分主力。”
這就是寧闕依舊選擇東征的原因。
大奉的國力擺在這。
想要造反並非易事。
所以,寧闕選擇攻打下高句麗。
剛打下來,總得派兵駐紮吧?
不用多,幾萬大軍肯定是要的。
而且一時半會可沒法抽調走。
此外,朔方郡也需要兵力戍守。
隨時都可能面臨遼國的反撲。
再加上還有常年在西陲的大軍。
這也是寧闕起義的底氣!
“另外,就定在三天後出海!”
寧闕看著一艘艘戰船,雙拳緊握。
東征結束後,他和奉帝便恩斷義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