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章 第二件禮物

曪林舒在這裡足足等了一個多時辰,戰英方才訓練完畢,走過來略帶歉意道:“小舒,讓你久等了。”

林舒道:“你我兄弟之間,不用這麼客氣。”

戰英聽到林舒稱他為兄弟,心裡感到十分欣慰道:“你來可有什麼事?

是不是又有人搗亂?

我帶人去平了他。”

林舒笑道:“自從那幾個糧商傾家蕩產之後,六華縣內再也沒有人敢生事了。

我今天來,一是給你帶了幾件禮物,感謝你之前相救之恩。

二是來跟你告別。”

“告別?你要調去哪兒?”

戰英感到好奇。

林舒道:“吏部公文已經下來了,沒說調去哪裡,只說先回京述職。”

戰英料想,既然林舒調走了,自己恐怕也會很快離開。

他笑著道:“你治理六華縣功勳卓著,有目共睹,吏部應當要給你升官了。

我提前恭喜你啊。

你剛才說給我帶了禮物,太客氣了吧。”

林舒從身後拿過一個長包裹。

解開之後,最上面是一支平平無奇的弓箭。

戰英笑道:“我這軍營裡,最不缺的就是強弓硬弩,你還送我弓箭做什麼?”

林舒道:“你軍營裡的弓箭,最遠能射多少步?”

戰英不假思索道:“總要在一百步開外。”

林舒拿起那張弓道:“我這張弓,能射到三百步,你信不信?”

這張弓是他採用古代蒙古複合弓的工藝所製作。

用竹子和木材所製成的芯材,製作弓身的背面和腹部。

用魚腹泡製成的膠,將這些層次粘結在一起。

這種材料的堆疊,和蒙古弓的曲線形狀,使其比普通的弓更為高效和強大。

那弓弦更是講究,將駝鹿的筋腱晾乾,並研磨成鬆散的纖維。

然後,將這些纖維浸入魚膠中,並塗抹在弓的“背部”。

最後,為了均勻分佈所有層次,需要在弓上塗抹保護性的柳樹皮。

當將一層柳樹皮新增到複合結構中時,弓會用繩子牢固繫結、晾乾。

如此便形成了聞名天下蒙古複合弓。

當年蒙古人能夠橫行天下,這射程超遠的複合弓,也是極大的助力。

“三百步?”

戰英吸一口涼氣,哭笑不得道:“小舒,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這世上哪有能射三百步的弓?”

他將信將疑地接過硬弓,拉了拉弓弦,神色凝重道,“這張弓,好像的確不一樣。

不止弓力重,而且彈性也大。

咱們去校軍場試一試。”

“走,去試試!”

林舒也想看看,自己花這麼長時間製作的弓,有沒有效果。

他們來到校軍場。

戰英的副將和幾個隨從也跟了過來,躬身問道:“將軍,您這是要做什麼?”

“試試這把弓,”戰英吩咐道,“把箭靶搬遠點。”

親兵跑著前去,將箭靶搬到一百步開外,這已經是硬弓的極限。

戰英擺擺手道:“再搬遠些。”

那親兵搬著有走了幾十步。

戰英與箭靶之間的距離,已經達到了一百萬五十步。

“再搬遠些!”

戰英大聲命令。

副將笑道:“將軍,這麼遠已經射不到了,還要搬得再遠?”

戰英拉弓試了試道:“這支弓,跟普通的弓不一樣。”

他一邊說著,一邊向遠處擺手。

直到那親兵搬著箭靶,已經到了二百五步左右。

戰英這才點點頭,示意那親兵躲開。

他一幫隨從卻是不敢相信,一張弓能射這麼遠。

他們也都是久經戰陣之人,要是這麼遠都能射到,將來到了戰場上,簡直可以虐殺敵人。

只見戰英彎弓搭箭,拉弓如滿月。

“嗖!”

羽箭如流星趕月一般飛出去,不偏不倚,正扎中兩百五十步開外的靶心。

眾將先是一愣神,隨即便爆發出熱烈的叫好聲。

“好弓,好射術!”

“這世上竟然真有能射這麼遠的弓?到底是什麼材料製成的?”

“之前形容神射手,總以百步穿楊來形容,如今有這張弓,簡直可以兩百步穿楊。”

戰英也感到興奮異常。

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戰將,自然知道在戰場上,弓箭比地方射得遠,意味著什麼。

那意味著敵人還沒有攻擊到他,他已經可以對敵人展開攻擊。

甚至只要箭雨夠密集,敵人便永遠攻不到有效射程之內。

“小舒,你這把弓是怎麼做的?可不可以傳之於世?”

戰英眼神放光,迫切地問。

“當然可以傳世。”

林舒掏出一張紙條,夾在手中道:“我已將製作方法,萬萬本本寫下來。

你只需要按照這上面所寫,有序製作就行。

只不過……僅僅裝備你麾下軍士即可。

萬一這方法傳到匈奴,他們也能製作出這等硬弓,那就大大不妙了。”

“當然,”戰英接過紙條,凝重道,“這是絕密,萬萬不能洩露出去。

小舒,你給我的這件禮物,簡直就是神器。

我代表我北燕軍前鋒營的兄弟,要好好感謝你。”

林舒道:“你先別忙感謝,這把弓只是禮物之一,我還有其他禮物。”

“還有別的?”

戰英笑道:“我何德何能,承受你如此厚禮。

你這鐵火棍……是何物?”

他目瞪口呆地看著林舒,又從布包裡拿出一根鐵棍,中間似乎還有個孔。

林舒介紹道:“這件武器叫魯密銃。”

“你說這是武器?”

旁邊的副將哈哈大笑道:“這燒火棍不長不短,步下作戰,有沒有鋒刃,馬上作戰,又嫌太短,也能叫做武器?

林縣令別是來開玩笑的吧?”

“你看我像開玩笑麼?”

林舒平靜地裝填著火藥。

這把魯密銃,是藍星在明朝時期,由傑出火器研製家趙士楨所改進的一種火繩槍。

原型是土耳其魯密國(奧斯曼帝國)所進貢的火繩槍,約重七八斤,長六七尺。

如今林舒在六華縣鍊鐵,碰巧有許多鐵匠跟隨。

於是他便按照記憶中的樣子,讓鐵匠打製了這把武器。

面對著軍士們的調笑,他不為所動,裝填火藥之後,向前走了幾十步,然後對著箭靶扣動扳機。

“嘭!”

鐵彈將箭靶打了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