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將化作藍花的根系,深深扎進絲路的沙土中,等待著下一次花開。
途中救下的粟特商人蜷縮在馬車角落,看著沈清用水晶鏡識破他的偽藥。
當藍花露滴在黑色粉末上騰起紫色煙霧時,商人忽然痛哭流涕,從衣襟裡扯出半塊染血的符紙。
“他們說這是能讓人起死回生的仙藥......”
沈清望著漫天星斗,想起智慧宮琉璃塔上的銘文。
她轉頭對林安說:“回去後,我們要在醫園設辨偽爐,用藍花露做試紙,讓天下無假醫假藥。”
小狐狸忽然跳上她肩頭,金鈴鐺與琉璃珠相撞,清越的聲響驚起一群沙燕。
它們的翅膀在月光下劃出淡紫色的弧線,如同藍花露在蒸餾器中旋轉的軌跡。
回到西涼時,絲路醫園的金藍花正開得轟轟烈烈。
阿史那延的金駝王踏過藍花田,鞍上的藍花弩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弩身刻的“醫者無界”四字用龜茲金粉填色,每一筆都嵌著藍花碎屑。
“王弟說,龜茲的礦工們現在下井前都要聞一聞藍花香。”
阿史那延遞來金盒,裡面的藍花徽章用純金鑄了花瓣,花心嵌著一粒真正的金藍花種子。
“他們說,這花比任何護身符都靈。”
瑞蓮將徽章別在衣襟上,忽然指著遠處煙塵:“大食商隊運琉璃來了!”
十二匹駱駝馱著雕花琉璃罐,罐身繪著藍花與蛇杖,正是智慧宮的工匠照著沈清的描述燒製的。
林安抱著大食醫典從馬車上跳下,書頁間夾著曬乾的金藍花瓣,在風中沙沙作響。
暮色中,沈清坐在金砂亭裡調配新藥,月光穿過琉璃瓶,與藍花露中的金粉共舞,宛如銀河落入了她的掌心。
小狐狸蹲在一旁,尾巴掃過《辨偽藥錄》的書稿,上面用金粉寫著第一行字。
“藍花鑑偽,金砂明心”
沈清輕撫著琉璃瓶上的蛇杖紋,思緒在絲路的風沙與智慧宮的琉璃光影間穿梭。
遠處,瑞蓮與林安正圍著大食商隊運來的琉璃罐。
討論著如何將這些異域器皿更好地用於醫園。
次日清晨,絲路醫園的辨偽爐便已開始搭建。
工匠們按照沈清的設計,將藍花元素融入其中,爐身刻滿了藍花藤蔓,煙囪頂端則塑成藍花綻放的模樣。
林安帶著醫徒們四處採集藍花,準備製作辨偽試紙。
瑞蓮則守在蒸餾器旁,反覆試驗著藍花露的提純,力求讓試紙的檢測效果更加精準。
就在醫園忙碌之時,一名面色蒼白、咳血不止的年輕女子被家人抬進了醫園。
沈清見那女子指尖青紫,咳出的痰液中隱約可見金粉顆粒,心中一緊,這症狀與大食王子的病症極為相似。
經過詢問,才得知女子的丈夫是個金匠,家中常有金粉飛揚。
她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不知不覺便中了金粉之毒。
沈清立刻取出玫瑰藍花油,為女子擦拭大椎穴,又讓瑞蓮煎制藍花露送服金砂丸。
同時,她命人點燃摻著火絨草的艾條,燻烤女子的肺俞穴。
然而,這次的治療卻並不順利,女子服藥後並未像大食王子那般吐出毒晶,反而病情愈發嚴重,陷入了昏迷。
沈清守在女子床邊,徹夜翻閱醫典,試圖找到問題的關鍵。
她想起在智慧宮時,瑞蓮曾用放大鏡觀察藍花根鬚吸附金粉的過程,心中忽然有了靈感。
或許,是女子體內的毒晶過於頑固,單純的藥物無法將其化解,需要藉助藍花根鬚的黏液。
沈清立刻命人取來藍花根鬚,將其研磨成汁,小心翼翼地餵給女子。
女子的脈象逐漸平穩,指尖的青紫也開始消退。
幾日後,女子終於甦醒過來,她的家人感激涕零,逢人便說沈清是救命恩人。
她深知,金粉之毒危害巨大,而偽藥更是會耽誤患者的救治時機。
在她的帶領下,醫園的辨偽爐終於建成,藍花露試紙也製作成功。
這天,一名自稱來自江南的遊醫來到醫園,他揹著一個古樸的藥箱,聲稱自己有能治癒百病的“九轉還魂丹”。
沈清不動聲色地請他坐下,取出藍花露試紙,讓他展示藥丸。
遊醫臉色微變,但還是從藥箱中拿出一顆色澤鮮豔的藥丸。
當沈清將藍花露滴在試紙上,試紙瞬間變成了詭異的黑色。
“這藥裡摻了丹砂!”沈清怒目而視。
遊醫見事情敗露,轉身就想逃跑,卻被林安和醫徒們攔住。
原來,沈清早已察覺到這名遊醫形跡可疑,提前做了準備。
此事很快傳遍了周邊地區,絲路醫園的辨偽爐和藍花露試紙聲名遠揚。
各地的醫者紛紛前來學習,沈清毫不藏私,將辨偽之法傾囊相授。
她還專門開設了辨偽課程,教導醫徒們如何識別各種偽藥。
一群神秘的黑衣人趁著夜色潛入醫園,試圖破壞辨偽爐。
幸好小狐狸警覺,及時發出叫聲,沈清等人迅速趕到。
黑衣人手持彎刀,凶神惡煞,但沈清毫不畏懼,她手持藥鋤,與林安等人一起奮力抵抗。
激烈的打鬥中,沈清的手臂被劃傷,鮮血染紅了衣袖。
就在局勢危急之時,賀春帶著護衛及時趕到,將黑衣人打得落荒而逃。
蕭煜看著沈清受傷的手臂,心疼不已:“你何必如此拼命?”
沈清卻笑著說:“醫者仁心,若連辨偽爐都守護不了,又如何對得起那些信任我們的百姓?”
經過這次事件,沈清深知,僅僅依靠醫園的力量遠遠不夠,還需要讓更多的人瞭解辨偽知識。
她決定與阿史那延合作,在龜茲和大食之間的商路上設立辨偽驛站。
每個驛站都配備經過培訓的醫者,為往來的商人和百姓提供辨偽服務。
沈清帶著瑞蓮和林安,親自前往各個驛站指導。
他們每到一處,都會舉辦辨偽講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百姓講解偽藥的危害和識別方法。
在他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了用藍花露試紙辨別藥物真偽,偽藥在絲路沿線逐漸失去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