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人才是世界上所有寶貴的資本中最寶貴最有決定意義的資本。
—— 斯大林
經典故事 尊重別人的隱私
1942年,正在療傷的蘇軍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偶然結識了當時著名的電影演員瓦連京娜·謝羅娃。
謝羅娃貌美如花,追求者不計其數。羅科索夫斯基與謝羅娃相識後,有關這對英雄美人相互傾慕的訊息便流傳開來。
貝利亞曾向斯大林告密說,謝羅娃去前線探望羅科索夫斯基,並一直在司令部內留宿。
斯大林羨慕不已:“謝羅娃?是那個美麗的女演員嗎?她真是美若天仙。”
貝利亞插話說:“但元帥的聲譽會因此一落千丈,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該怎麼辦?怎麼辦?”斯大林喃喃自語:“我們該羨慕,貝利亞同志,我們該羨慕才是!”
生活簡樸的斯大林
斯大林逝世後,人們發現斯大林沒有什麼衣服可以穿著安葬。開啟衣櫥,一共只有兩套元帥服和兩套便服,其中黑色那套是毛澤東來訪時強迫他專門縫製的,一次也沒穿過。一套元帥服上衣很髒,佈滿油漬,另一套上衣脫了線。
最後,斯大林躺在棺材裡,穿著舊的,還過得去的元帥服:袖子縫好了,上衣洗刷得很乾淨。
為祖國不惜獻出生命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突然入侵蘇聯。斯大林之子雅可夫聽著廣播演說,怒火中燒,心急如焚。
雅可夫來見斯大林,他就急切地問道:“爸爸,敵人打來了,我該做什麼?”
“你的想法呢?”斯大林眯起雙眼,反問了一句。
“我想上前線,去揍法西斯強盜!”
斯大林讚許地說:“雅可夫,做得對!既然希特勒的豬嘴伸進了我們的菜園,那就要以三倍力量的打擊回敬他。我相信,你不會辜負祖國的期望。”
“絕不辜負!”雅可夫以軍人姿態回答。
當天,雅可夫就上了前線。
後來,雅可夫被德軍俘虜,希特勒狂喜不已:“我的敵人的兒子落到了我的手裡,我要用他換回我的愛將,被蘇軍俘虜的萬·帕魯斯!”
然而,這只是希特勒的一相情願,斯大林決不會與納粹進行這樣的交易,他的理由很簡單:“用一名普普通通計程車兵換回一名陸軍元帥,哪有這等好事!”
後來,雅可夫在納粹集中營被槍殺。
斯大林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為了他的祖國,他的人民。
不在背後詆譭人
衛國戰爭期間,一個回首都彙報情況的副軍長。
在斯大林問到他的正軍長情況時,雖然只好實事求是地說指揮上沒有什麼問題,但還是想詆譭一下他的上司,就說“只是他太喜歡與女同志胡鬧了。”
可是,斯大林對他說的話沒有理會。到談話的最後,副軍長忍不住又問:“我們怎麼辦?難道就讓他這麼與娘兒們胡鬧下去嗎?”
斯大林卻笑著說:“我們還能怎麼辦,只好眼氣唄。”
這位副軍長一看,在斯大林面前背後詆譭別人是行不通的。
為同胞的遇害震怒
在莫斯科會戰過程中,湧現了許多與敵人英勇戰鬥的優秀兒女,卓婭·柯斯莫吉明揚斯卡雅就是他們的傑出代表。
一次,德國陸軍第一九七步兵師第三三二團的官兵抓住了卓婭。
每隔一個小時,就把卓婭趕到屋子外面,用刺刀頂著她的後背,讓她在雪地裡來回走。卓婭遍體鱗傷,臉帶鮮血,在寒冷的冬日只穿著一件破爛的衣衫,但她昂首挺胸,誓死不屈。
在生命即將結束以前,卓婭向在場的同胞大聲說:“同志們!你們為什麼這樣的不快活呢?更勇敢地起來進行戰鬥吧!打死德國法西斯,燒死他們,毒死他們吧!同志們!告別了!努力奮鬥!不要害怕!斯大林和我們在一起!斯大林是一定會來的!”
嘶啞的聲音終於隨著絞繩的縮緊而斷絕了。那一年,卓婭年僅18歲。
斯 大林知道了這個訊息後,極度震怒了。
他立即簽發了一道命令:“蘇聯紅軍、海軍、游擊隊員們,絕對不允許接受殺害卓婭的德軍第一九七步兵師第三三二團任何官兵的投降,要全部消滅他們!”
對貪汙行為絕不姑息
二次大戰結束後,一位從柏林回來的蘇聯將軍向斯大林彙報工作。斯大林很滿意,多次誇獎他。彙報結束後,將軍依然坐在那裡,吞吞吐吐,面露難色。
斯大林關切地問道:“將軍同志,您還有什麼問題?”
“我有一件私事,想……”
“請講吧!”斯大林說。
將軍猶豫片刻,說道:“我從德國弄了點東西回來,被邊防檢查站扣下了。如果可能,我請求讓他們還給我。”
“可以……請您寫一份清單,我批個字就行了。”斯大林平靜地說。
將軍馬上掏出早就準備好的被扣物品清單。斯大林立即批示邊防檢查站如數歸還。
將軍連稱“謝謝”。
斯大林只說“不必。”
將軍注意看了一下批示,見上面對他的稱呼不是“將軍”,而是“上校”,又問道:“斯大林同志,您這裡是不是寫錯了?”
“不,完全正確,上校同志!”
斯大林對貪汙行為決不姑息手軟。對這個貪汙腐敗的將軍,立刻給予了降職處分。
錯字的故事
斯大林曾經在高爾基的《姑娘與死神》上作過一個批語,說:“這本書寫得比歌德的《浮士德》還要強有力,愛情戰勝死亡。”
然而在拼寫“愛情”一詞時,斯大林少寫了最後一個字母。
偉人手跡,改是沒有人敢改的;問問斯大林是怎麼回事,大家也沒有這個膽量。
後來,就有兩個教授寫文章專門論述此事,文中寫道:世界上存在著兩種愛情,一種是資產階級的腐朽沒落的愛情,一種是無產階級的新生健康的愛情。兩種愛情截然不同,拼寫方法豈能一樣? 這篇文章要在《真理報》上發表,刊發之前編輯為了慎重決定請斯大林本人過目。
斯大林看過文章後提起筆來批示說:“笨蛋,此係筆誤!”
幽默的回信
1936年,西方盛傳斯大林重病不治死亡。合眾社記者查爾斯·尼特決心挖到第一手新聞。
他來到克里姆林宮接待室,請秘書把他的信交給斯大林。信中懇求斯大林對上述謠傳予以肯定或否定。
斯大林在10月26日的覆信中說:
據我從外電外報獲悉,我早已離開人世,移居天堂。您既然是文明人,對外電外報不可不信。敬請相信這些報道,請勿打擾我在天堂的長眠。順致敬意。
年譜
1879年12月21日,出生于喬治亞哥里城。
1888年9月至1894年6月,在哥里教會學校讀書。畢業後進入喬治亞首府第比利斯正教中學讀書。
1896年至1898年,研究《資本論》、《共產黨宣言》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並閱讀列寧的早期著作。
1899年5月29日,因宣傳馬克思主義被第比利斯正教中學開除。
1901年9月,在巴庫創辦喬治亞馬克思主義者革命派的機關報《鬥爭報》。
1905年12月,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高加索聯盟代表的資格在芬蘭坦默福斯參加第一次全俄布林什維克代表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斯大林和列寧第一次會面。
1908年3月25日,在巴庫被捕,後被流放到沃洛格達省。
1912年5月5日,奉列寧指示負責籌辦《真理報》。參加在列寧領導下舉行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與黨工作者及杜馬中社會民主黨黨團布林什維克代表的“二月聯席會議”。
1913年2月23日,在彼得堡被捕入獄,後被押解到圖魯漢斯克邊區,流放四年。
1917年3月12日,從圖魯漢斯克被解救出來,回到彼得格勒。
參加《真理報》編輯部的領導工作。10月16日,負責領導武裝起義的總指揮。10月25日發表《告俄國公民書》,宣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已被推翻,國家政權已轉歸蘇維埃掌握。10月26日在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上,斯大林被選為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並被批准為民族事務人民委員會委員。
1918年5月29日,被任命為南俄糧務總監,賦予非常的權力;並代表黨中央負責南方戰場的總指揮。10月8日,最高蘇維埃任命斯大林為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1月30日斯大林被任命為工農國防委員會委員。
1919年6月10日,黨中央委託斯大林統一指揮西方戰線,到南方戰線去擊潰鄧尼金,又到西南戰線指揮作戰。
1922年4月3日,黨中央全體會議根據列寧的提議,選舉斯大林為黨中央委員會的總書記。
1941年6月30日,蘇聯決定設立國防委員會,並任命斯大林為主席。
1941年9月30日至1942年4月20日,領導莫斯科會戰。
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領導斯大林格勒會戰。
1943年1月12至18日,領導斯大林格勒戰役。3月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總司令斯大林蘇聯元帥的軍銜。
1945年4月16日至5月8日,領導柏林戰役。德軍投降,歐洲二戰結束。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斯大林派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對日軍作戰,展開遠東戰役。9月2日斯大林向蘇聯人民發表廣播講話,宣告對日戰爭勝利結束。
1946年2月9日,對選民發表歷史性的演說,制訂戰後建設計劃。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病逝世,終年73歲。
名言 ●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 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
● 青年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
● 有理想的人,生活總是火熱的。
● 魔鬼並不像畫得那麼可怕。
● 偉大的精力只是為了偉大的目的而產生的。
● 必須小心翼翼地培養人,就像園丁栽培心愛的果木一樣。
● 語言是工具、武器,人們利用它來互相交際,交流思想,達到互相瞭解。
● 青年應當接替我們老年人。青年應當舉起我們的旗幟直到勝利的終點。
● 無論烏鴉怎樣用孔雀的羽毛來裝飾自己,烏鴉畢竟是烏鴉。
● 科學所以叫作科學,正是因為它不承認偶像,不怕推翻過時的舊事物,很仔細地傾聽實踐和經驗的呼聲。
● 不管我們的成績有多麼大,我們仍然應該清醒地估計敵人的力量,提高警惕,決不容許在自己的隊伍中有驕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緒。
● 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 要建設,就必須有知識,必須掌握科學。而要有知識,就必須學習,頑強地、耐心地學習。向所有的人學習,不論向敵人或朋友都要學習,特別是向敵人學習。
● 人才是世界上所有寶貴的資本中最寶貴最有決定意義的資本。
● 沒有掌握技術的人才,技術就是死的東西。有了掌握技術的人才,技術就能夠而且一定能夠創造出來奇蹟。
● 生長的東西也不是輕易地生長起來的,他們叫著,喊著,堅持自己生存的權利。
● 離開革命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而不以革命理論為指南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
● 延緩速度就是落後,而落後者是要捱打的。
● 領導藝術是一件很深奧的學問。
●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這一經濟規律。
● 經濟發展的規律是反映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發展過程的客觀規律。
● 任何一個統治階級都不能沒有自己的知識分子。
● 如果形式不是有內容的形式,那麼它就是再好看也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斯大林傳》戴隆斌著人民日報出版社《斯大林》鄭春興主編時代文藝出版社《斯大林》時影編著汕頭大學出版社《斯大林》劉樂華等編著京華出版社《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斯大林》吉潤菊編著中共黨史出版社《斯大林》江來肖芬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斯大林———鋼鐵巨人》阿真編譯光明日報出版社《斯大林:鐵腕英雄》張麗軍編著延邊人民出版社《斯大林》劉彥章等編著紅旗出版社《縱橫捭闔斯大林》解力夫著世界知識出版社《斯大林年譜》劉彥章等編人民出版社《二戰將帥:斯大林:鋼鐵意志》李言主編袁詩寧著中國長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