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6章 才子皇帝

整個侯景之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蕭繹,他像一條蟄伏的毒蛇,一直在等待著自己的機會,侯景之亂就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

梁武帝晚年求佛,導致朝臣把所有重心全部放在了寺廟上,大量的人員為了逃避賦稅全部委身進入寺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在侯景之亂的前期,朝臣們甚至無法集齊兵馬的糧草,梁武帝向各地駐守的王爺們求救,也是收效甚微。

這時的蕭繹也沒有做好準備,他正在全力編撰自己的奇書《金樓子》,雖然也派兵抵抗侯景,但也是做做樣子。

其實當時包括梁武帝都沒有將侯景放在心上,認為王師一到侯景就會土崩瓦解,建康城中還是一片歌舞昇平。

只有兩個人知道,這場動亂一定會波及整個南朝,一個是陳霸先,一個就是王僧辯,所以二人都在晉州附近收攏部隊,準備戰鬥。

侯景進入建康之後,蕭繹才如夢初醒,趕緊收攏自己的部隊,準備進軍勤王。

蕭繹在普通七年出任鎮西將軍、都督九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整個南朝的精華腹地已經在他手中,也可看出梁武帝對他的寵愛。

侯景之亂時,他的老父親梁武帝更是授蕭繹為侍中、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司徒公,承製行事。

更是命整個南部諸王都聽命與他,蕭繹這時是他人生最為得意的時候。

可在建康的侯景確是坐立不安,雖然自己已經攻破了建康,但自己畢竟是北魏降將,根基根本不穩。

當時建康城中的世家大族早就逃了出去,支援他的只是一些奴隸罷了,而且建康城中的糧草幾乎消耗殆盡,國庫根本沒有錢,有錢的是僧人。

在當時每一個僧人寺廟都數之不盡的僧兵,來保護寺廟中的財產,戰鬥力比守城軍更是高出幾個檔次。

侯景的糧食在席捲天下的時候,就已經沒有多少了,況且連年水災,南朝百姓手中也沒有多少存糧。

侯景陷入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他不得已派自己的謀士去跟寺廟談判,討要出糧食來。

可更讓侯景尷尬的事是,和尚根本就沒有在乎侯景,認為他就是一個小叛軍,根本就沒有給出一粒糧食。

這也不能怪和尚們,之前的南朝君主都十分禮淨寺院,甚至有時候打仗都需要向寺廟借貸,這也養成了他們囂張跋扈的心理。

侯景的謀士還沒有說明來意,就被趕出了寺廟,之後屈辱的給了三擔糧,說這還是看在打擊大將軍的面子才給的,要不不燃這些都沒有。

侯景的謀士將這三擔稻子放到了侯景的面前,侯景面沉如水,心中也是被氣得火冒三丈,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才給三擔稻子。

堂堂侯景的臉面就值三擔稻穀,但侯景沒有魯莽,而是問左右自己該如何行事?

侯景的部下和幕僚大都是跟侯景從北魏逃過來的,雖然在南方待了多年,也沒有收到過這種奚落。

下面的將領紛紛請命要攻破寺廟找回場子,侯景也同意了,當天夜裡侯景的大軍就攻進了寺廟,將敢反抗的僧人全部斬殺殆盡。

並從寺廟當中搶出來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和糧食,債券,並在第二日東市上全部焚燒,建康百姓全部沸騰,侯景也得到了支援。

侯景得到最多的並不是糧食,而是梁武帝三次出家,群臣贖買的金銀,那是梁朝的三年稅收,也讓侯景真正成了氣候。

整個梁朝的寺院在三天之內就得到了訊息,他們先是震驚,之後就是害怕,多年安逸的生活讓他們有一些目中無人。

認為皇帝都禮遇他們,就認為自己真的可以無法無天了,南朝的道德高僧聚齊之後,一直討論該如何應對。

加上侯景的大軍已經兵臨金州附近,那邊的寺廟更加的繁盛,所以他們就將目光投到了蕭繹身上。

而此時的蕭繹並沒有把侯景放在心上,而是全力提防自己的兄弟們,其實南梁當時還有挽救的可能,但是這一點點的可能徹底覆滅了。

佔據荊州的蕭繹意氣風發,寫出絕美詩篇: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櫂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

可見當時蕭繹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人在得意的時候,就會摔跟頭,同年梁武帝餓死在建康,其各地的諸王兄弟都寫信給蕭繹,讓他進軍建康。

那個時候蕭繹是天時地利人和都齊,只要率領大軍平定叛亂,這個皇位就是他蕭繹的了,可是蕭繹做出了他人生當中最錯誤的決定。

要說蕭繹真是一個可憐之人,從小身體就有殘缺,出生之時就是一個獨眼龍,但是梁武帝並沒有嫌棄他,反倒是十分愛惜他。

將南朝最重要的荊州交到他的手中,荊州那是兵家必爭之地,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因為是重要關口,南朝在荊州一般駐紮大軍。

當地的王爺就是最高的軍事主帥,像什麼陳霸先,王僧辯都是在他的賬下聽命,蕭繹對他們也是十分的器重。

本來的陳霸先並沒有反意,但是蕭繹的一個昏招讓陳霸先明白,蕭繹擔不起南朝的重擔,才想到自立山頭的。

梁武帝餓死的當年,王僧辯已經在建州一線穩定住戰局了,但是糧草不齊,多次上書蕭繹,請求調撥糧草。

這時的蕭繹把主要目光盯在了岳陽王蕭詧的身上,岳陽王蕭詧是蕭繹的大哥昭明太子蕭統的兒子。

多年以前梁武帝就將蕭詧分封到岳陽,來制衡蕭繹,因為荊州的出口就是岳陽,只要岳陽不淪陷,整個荊州兵就出不來。

當年周瑜,魯肅就是在岳陽抵抗關羽,訓練水軍的,這也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而蕭詧能得到這個位置,也是昭明太子蕭統給他求來的,其中的含義就不言而喻了。

昭明太子蕭統也是一代才子,大名鼎鼎的《文選》就是出自他的手裡,只不過他比較倒黴,侯景之亂的時候,剛跑出城門就被叛軍殺害了。

算起來,岳陽王蕭詧比蕭繹更有資格繼承大統,這就在蕭繹心裡橫了一刀,所以在他蕭繹眼裡,岳陽王蕭詧是比侯景更加可怕的敵人。

所以他蕭繹親自帶人抵達岳陽一線,準備先解決岳陽王蕭詧,岳陽王蕭詧也不是吃素的,趕緊帶兵對峙,來保住岳陽。

這件事就無比的搞笑了,前方正在討伐叛軍,自己陣營中的兩個王爺先打起來了,這讓王僧辯很是頭疼。

但岳陽王蕭詧也不是行兵打仗的材料,剛剛開戰就差點丟到了襄陽,這可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軍事重鎮。

一旦襄陽丟失,整個四川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大軍可以沿著漢水直接挺進成都,岳陽王蕭詧也是嚇完了。

就派使者聯絡北周的宇文泰老先生,請求他的幫忙,從而做出了讓整個南朝勢力崩潰的決定,把襄陽直接獻給了北周。

宇文泰當時剛剛代替了北周,見有這種做夢都夢不到的好事,自然是欣然接受,直接派人接手襄陽,派兵直接支援岳陽王蕭詧。

岳陽王蕭詧見自己也沒有發揮空間,也直接投降了北周,與此同時武陵王蕭紀(蕭繹的弟弟)在成都稱帝了。

蕭繹當時的內心是十分崩潰的,剛摁下葫蘆,但馬上起了瓢,但王僧辯在前方的確吃緊,就把手中的兵力調撥給了王僧辯。

之後派使者,以成都為條件,請北周剿滅武陵王蕭紀,一來二去,南朝真的只剩下半壁江山了。

陳霸先明白,這幫人是成不了大器的,再讓他們打幾年南朝都快被北周統一了。

但所幸的是,高歡當時還沒有駕崩,立馬出兵,才沒有讓北周繼續擴大戰果,但是當時高歡身體也不好,宮廷鬥爭也十分的激烈,也無暇顧及其他了。

王僧辯的日子也不好過,陳霸先看他糧草實在是沒有了,直接從自己的庫存中調撥了三十萬擔,才讓王僧辯穩住了架勢。

要不然侯景一旦突破了王僧辯的前線,蕭繹,陳霸先,王僧辯都得下海打魚玩去了。

在陳霸先和王僧辯的努力下,侯景節節敗退,主要是沿途的寺廟為這幾個人貢獻一切,和尚他們是實在害怕侯景了。

蕭繹在勝利中迎來了自己的輝煌,他在江陵繼位為帝,還有就是他的鴻篇鉅著《金樓子》完成,其書堪稱雄文。

在發兵討伐朝廷叛賊侯景的過程中,因為猜忌,先後殺掉了弟弟桂陽王蕭慥,侄子蕭譽,並襲擊兄長蕭綸。

派人殺害孫子輩的蕭棟,武陵王蕭紀派兒子蕭圓照援助蕭繹,而蕭繹將其阻擋在白帝城城下,另一個侄子蕭圓正率領部下接受他的部署,他卻將其囚禁在岳陽,讓他片刻不得離開。

蕭繹捨棄最大的敵人侯景,將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殘害自己的兄弟骨肉身上。

其實有人一直勸他回到建康,起碼建康防線可以抵擋住攻勢,更加安全,但是蕭繹沒有前行。

老天給的禮物都是要求回禮的。

登上大位之後,蕭繹給宇文泰寫信,要求重新劃定邊界,言辭中盡是嘲諷之意,宇文泰派常山公於謹、大將軍楊忠等將領以五萬兵馬進攻江陵。

蕭繹大敗,讓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隨後,便率太子等人到西魏軍營投降。不久為襄陽都督蕭詧(岳陽王的弟弟)以土袋悶死。

陳霸先徹底的登上了歷史舞臺。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