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和李剛在植物學專家提出風水學說這一線索後,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刻深入研究起來。他們走訪了多位風水領域的學者,查閱了大量晦澀難懂的風水古籍,試圖找出兇手選擇案發現場與風水之間的內在聯絡。
然而,風水學說本身就充滿了神秘色彩和不確定性,不同的流派和學者有著不同的解讀。他們在眾多繁雜的理論和觀點中徘徊,越深入研究,越覺得迷茫。有的學者認為案發現場的佈局可能某種與風水陣法有關,旨在聚集或引導某種神秘力量;有的則覺得兇手可能是利用來風水選擇具有特殊“氣場”的,地點以完成他所謂的“儀式”。但這些說法都過於模糊和抽象無法直接轉化,為具體的破案線索。
在調查過程中,他們發現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每一個案發現場周圍的環境都經過兇手精心挑選,這些地方大多處於監控盲區,沒有攝像頭能夠記錄下兇手的作案過程或行蹤。這使得他們無法透過監控影片來獲取關鍵資訊,就像在黑暗摸索中,沒有任何方向指引。
與此同時,第四起命案毫無徵兆地發生了這次。的受害者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師,屍體在城市邊緣的一座廢棄教堂裡被發現。教師老被捆綁在教堂的十字架上胸口,被刻上了一個巨大的血字元號,與之前風格的符號一致,但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死者的雙眼被挖去,周圍的牆壁上用鮮血了繪製一些詭異的圖案,整個場景宛如一幅來自地獄的畫卷。
陳樂和李剛趕到現場時,一股濃烈血腥的氣撲面而來。看著眼前慘不忍睹的景象,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憤怒和無力感。“這個兇手簡直喪心病狂,我們一定要儘快抓住他!”李剛緊握拳頭。
在現場勘查時,他們發現兇手這次作案更加謹慎,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明顯的痕跡。之前發現的特殊纖維物質也沒有再次出現,現場除了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血字和圖案,沒有任何能夠直接指向兇手的線索。
陳樂和李剛再次陷入了絕境。他們嘗試從受害者的社會關係入手,希望能找到一些共同的交集,從而確定兇手的作案目標選擇規律。但經過詳細調查,這四位受害者之間的生活軌跡幾乎沒有任何重合之處,他們來自不同的階層、不同的職業,年齡跨度也很大,除了都在社交媒體上表達過內心困惑外,找不到其他明顯的關聯。
為了獲取更多線索,陳樂和李剛發動社群力量,在案發現場附近進行大規模的走訪調查。他們詢問每一位居民,試圖從他們的口中得到哪怕一毫關於一絲兇手的資訊。然而,居民們的回答大多是沒有注意到異常情況,或者提供一些模糊不清、沒有實際價值的線索。
在這重重困境之下,陳樂和李剛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案件毫無進展,媒體的追問、的公眾恐慌以及上級的期望都像一座座大山壓在他們身上。但他們沒有放棄,每天都在辦公室裡反覆案件研究資料,試圖從那些被忽視的細節中找到突破點。
一天深夜,陳樂獨自坐在辦公室裡,再次翻閱受害者的社交媒體動態。他的目光落在一位受害者釋出的一條動態下面的評論區,其中有一個匿名使用者的評論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條評論看似普通,只是對受害者表達了安慰,但一些陳樂卻敏銳地感覺到評論的語氣和用詞與其他評論有些不同,有一種隱隱的意味暗示。
陳樂立刻將這條評論的相關資訊提取出來,交給技術部門進行深入調查。技術人員經過一番努力,發現匿名這個賬號背後的註冊資訊是偽造的,但透過對網路痕跡的追蹤,發現這個賬號曾在一個神秘的論壇上活躍過。
陳樂和李剛進入這個論壇後,發現裡面的內容大多晦澀難懂,充滿了各種神秘學、邪教相關的討論。他們在論壇中仔細搜尋,希望能找到與案件有關的線索。然而,這個論壇的使用者都非常謹慎,發言大多隱晦模糊,很難直接從中獲取有用資訊。
就在他們感到又陷入一次僵局時,李剛突然發現一個帖子帖子,的標題是“尋找同類:覺醒之路的祭品”。帖子的內容雖然直接沒有提及案件,但其中使用的一些詞彙和概念與案發現場的血字元號、邪教儀式有著相似之處。
陳樂和李剛順著這個帖子的線索,與發帖人進行了私信交流。發帖人一開始非常警惕,不願意透露任何資訊,但在陳樂和李剛的耐心勸說下對方,終於鬆口,提供了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線索——一個位於城市偏僻角落的地下聚會場所。
陳樂和李剛深知這個線索可能是他們目前唯一的希望,儘管不知道前方等待他們的是什麼,但他們毅然決定前往這個地下聚會場所一探究竟,希望能在那裡揭開連環殺人案背後隱藏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