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漂亮。”宋懷辭不禁讚歎道,眼睛裡閃爍著驚喜的光芒。
他鬆開溫聿珩的手,走到攤位前,拿起一盞兔子形狀的花燈,輕輕轉動著,仔細端詳。
溫聿珩看著宋懷辭專注的模樣,走上前,對攤主說道:“這盞魚形花燈,還有那盞兔子燈,包起來。”
宋懷辭聞聲轉過頭,疑惑地看著他:“買兩盞做什麼?”
溫聿珩微笑著,伸手輕輕颳了刮宋懷辭的鼻子:“一盞給你,一盞給我。 魚代表著幸福和繁榮,寓意我們的生活幸福美滿、富足有餘。兔子象徵著機敏聰慧,兔子花燈到的地方就會把吉祥和好運送到那裡。”
宋懷辭聽了,嘴角上揚。
接過花燈時,手指不小心觸碰到溫聿珩的手,那瞬間的電流讓兩人都微微一怔,隨即相視而笑。
提著花燈,他們漫步在集市中,享受著這難得的溫馨時光。
路過一處賣小吃的攤位,溫聿珩停下腳步,買了兩份當地的特色小吃——糖油果子。
“嚐嚐,聽說這個很受歡迎。”溫聿珩遞了一份給宋懷辭,自已拿起一個放入口中,臉上露出滿足的神情。
宋懷辭也學著他的樣子,咬了一口,軟糯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讓他不禁眯起了眼睛:“真好吃。”
兩人一邊吃著糖油果子,一邊繼續閒逛。不知不覺,他們來到了集市的湖邊。
湖面上漂浮著許多花燈,星星點點,宛如銀河落入人間。
“我們也去放花燈吧。”宋懷辭提議道。
溫聿珩點頭應允,兩人走到湖邊,小心翼翼地將花燈放入水中。
看著花燈隨著水流緩緩漂遠,宋懷辭閉上眼睛,雙手合十,默默許願。
溫聿珩看著他虔誠的模樣,心中一動,也跟著閉上了眼睛,許下心願。
當他睜開眼睛時,發現宋懷辭正一臉好奇地看著他。
“你許了什麼願?”宋懷辭問道。
溫聿珩笑了笑,故意賣關子:“說出來就不靈了。不過,和你有關。”
宋懷辭臉頰一紅,輕輕捶了一下溫聿珩的肩膀:“就會賣關子。”
兩人在湖邊又停留了一會兒,感受著微風拂面的愜意,欣賞著美麗的夜景。
直到集市的人群漸漸散去,他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踏上回家的路。
三天很快過去,包括宋懷辭的伶人們終於回到了戲院,準備繼續登臺唱戲。
當宋懷辭還未走到戲院門口時,就遠遠地看到那裡已經聚集了許多熱情的客人正焦急地等待著開門入場。
“哎呀呀,這幾天都沒有聽到伶人們那婉轉悠揚的戲腔,可把我給惦記壞啦!感覺心裡頭空落落的,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兒來呢。”一個穿著長衫的中年男子搖著頭感嘆道。
旁邊另一位身材富態的婦人緊接著附和:“誰說不是呢?我這幾天啊,簡直是茶不思、飯不想,連睡覺都睡不安穩咯。滿腦子都是那些精彩絕倫的唱段。”
其他客人們也紛紛點頭稱是,七嘴八舌地表達著自已對伶人們表演的渴望與思念。
這些話語雖然有些誇張,但站在一旁的伶人們聽到客人們如此熱烈的讚美之詞,不禁面露微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這天同時也是溫聿珩上朝的時候。這些天,因為他們早已知道王府的細作是誰,並且溫聿珩因為提前知道劇情,避開了一切他中毒的可能。
天色尚暗,皇宮的重重宮門在吱呀聲中緩緩開啟。
宮中的燈籠散發著昏黃的光,照亮了通往金鑾殿的道路。
大臣們身著朝服,頭戴官帽,手持笏板,神色莊重,在宮人的引導下,沿著御道依次進入朝堂。
他們按照品級和職位,分立兩班,安靜肅穆地等待著。
隨著一聲“皇上駕到”,所有人立刻整衣下跪,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身著龍袍,頭戴皇冠,邁著沉穩的步伐登上龍椅,威嚴地掃視著朝堂。太監高呼“平身”,大臣們這才起身,恭立兩旁。
“上次早朝回去後,朕仔細想了想,百姓乃國家之根本,國庫雖有難處,但賑災之事刻不容緩。當初這個提議是五王爺提的,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可有異議。”
溫聿珩聞言,即刻上前一步,撩袍跪地,神色恭謹卻又透著幾分堅毅。
“臣領旨!陛下心繫百姓,實乃天下之福。此次賑災,臣定當全力以赴,不敢有絲毫懈怠。只是賑災之事千頭萬緒,還望陛下恩准臣從戶部、工部抽調精幹人手,協同辦理。一來可確保賬目清晰,物資調配有序;二來眾人集思廣益,能更快解決諸多難題。”
皇帝微微頷首,目光掃向戶部尚書與工部尚書:“二位愛卿意下如何?”
上次反對的戶部尚書急忙出列,神色略顯憂慮,“陛下,臣深知賑災乃當務之急,只是國庫結餘著實有限。且前段時間,多地遭遇罕見的洪澇災害,臣雖願竭盡全力,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在擔心後續難以為繼。”
工部尚書隨之跪地:“陛下,工部可派出經驗豐富的工匠,協助搭建臨時住所,修繕水利設施,保障受災百姓的基本生活。只是人力、物力調配還需與地方協同,以免延誤工期。”
皇帝眉頭微皺,陷入沉思。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眾人皆屏氣斂息,等待著皇帝的決斷。
這時,溫聿珩再度開口:“陛下,臣以為可先從周邊府庫緊急調配部分錢糧,以解燃眉之急。同時,發動各地富商鄉紳捐款捐物,朝廷可給予一定嘉獎,以作鼓勵。”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多數人都對溫聿珩的提議表示贊同。
皇帝聽後,微微點頭:“就依五王爺所言。戶部即刻著手統計周邊府庫錢糧,儘快調配;同時擬定嘉獎富商鄉紳的條例。務必確保賑災工作順利進行,讓百姓早日脫離困境。”
溫聿珩叩謝皇恩:“陛下英明!臣定不負重託,全力辦好此事。”
退朝後,溫聿珩回到王府,立刻著手準備賑災事宜。
他一邊命人整理賬目、調配物資,一邊與戶部、工部的官員商討具體方案。
忙碌之中,他不禁想起了宋懷辭,心中湧起一絲思念。
另一邊,宋懷辭在戲院忙碌著,為晚上的演出做準備。
休息間隙,他也會想起溫聿珩,不知道他在朝堂之上是否一切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