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章 蒼梧攻防之謀

營帳內,燭光搖曳,將三人的身影拉長映在營帳的布壁上。楚懷瑾坐在一張簡陋的木桌前,雙手交叉放在桌上,神色凝重而專注。顧雲崢和蘇鬱之分別坐在兩側,表情嚴肅,氣氛顯得格外沉重。

楚懷瑾率先打破沉默,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如今我們已連下數城,接下來是否繼續攻打蒼梧,還需從長計議。”

顧雲崢挺直身子,目光堅定地看著楚懷瑾,急切地說道:“皇上,末將認為應乘勝追擊!我軍氣勢正盛,此時不攻,更待何時?蒼梧如今已呈敗勢,我們若能一舉拿下,必能成就千秋功業!”他邊說邊揮舞著手臂,情緒激動。

蘇鬱之微微皺眉,輕咳一聲說道:“皇上,顧將軍所言雖有道理,但不可不慮我軍現狀。連日征戰,將士們疲憊不堪,且糧草補給也逐漸吃緊。再者,蒼梧國畢竟底蘊深厚,若逼之過急,恐其拼死抵抗,到時我軍損失慘重。”他說話時語速緩慢,條理清晰,每一個字都經過深思熟慮。

楚懷瑾靜靜地聽著,目光在兩人之間流轉,沒有立刻表態。

顧雲崢忍不住再次開口:“蘇將軍過於謹慎!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若錯失良機,悔之晚矣!”

蘇鬱之不甘示弱,反駁道:“顧將軍莫要衝動,戰爭並非只憑一腔熱血。我們需為大局著想,為將士們的生命負責。”

楚懷瑾輕敲桌面,說道:“兩位愛卿莫要爭執,且聽朕說。”兩人立刻安靜下來,看向楚懷瑾。

楚懷瑾站起身來,走到一幅軍事地圖前,指著上面的標記說道:“蒼梧國雖連敗,但仍有可戰之力。我們需仔細分析其兵力分佈和可能的戰略部署。”

他轉過身,目光重新回到兩人身上:“顧將軍求戰心切,勇氣可嘉;蘇將軍考慮周全,心思縝密。朕明白你們皆是為了大楚的江山社稷,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輕率決定。”

營帳內再次陷入短暫的沉默,只有燭光在微風中輕輕晃動,彷彿也在為這艱難的抉擇而猶豫。

就在三人陷入沉思,營帳內一片寂靜之時,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營帳的門簾被猛地掀開,一名士兵神色匆忙地衝了進來。

他大口喘著粗氣,額頭上佈滿了汗珠,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滴在他略顯凌亂的鎧甲上。士兵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急切而緊張:“皇上,不好了!剛剛收到訊息,蒼梧國正在集結兵力,似有反攻之意!”

楚懷瑾等人聽到這個訊息,心頭皆是一震。楚懷瑾立刻站起身來,緊盯著士兵問道:“訊息可確切?”

士兵抬起頭,目光堅定地回答道:“回皇上,此訊息千真萬確!探子冒死傳來,絕無差錯。”

顧雲崢上前一步,眉頭緊皺,焦急地說道:“皇上,此事非同小可,我們必須儘快做出應對之策。”

蘇鬱之也神色凝重,陷入了沉思。

楚懷瑾來回踱步,營帳內的氣氛瞬間變得更加緊張和壓抑。那名士兵依舊跪在地上,等待著進一步的指示。

楚懷瑾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仔細觀察著局勢。他的目光專注而犀利,彷彿要從那錯綜複雜的線條和標記中找出破局的關鍵。

顧雲崢見狀,也跟著走上前,雙手抱在胸前,眉頭緊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和果斷,說道:“皇上,依臣之見,此時絕不能猶豫。蒼梧國此次集結兵力,定是想挽回敗局。我們若不主動出擊,就會陷入被動。”他的聲音略微提高,帶著一絲焦慮和決心。

而蘇鬱之則站在原地未動,他輕輕嘆了口氣,目光中充滿了憂慮。他緩緩說道:“皇上,顧將軍求戰心切,但此事還需慎重。蒼梧國此番動作或許正是想引我們出擊,然後設下埋伏。我們不能輕易中計啊。”他的聲音沉穩而冷靜,試圖讓楚懷瑾能更加謹慎地思考。

顧雲崢轉過頭,狠狠地瞪了蘇鬱之一眼,說道:“蘇將軍,你總是這般畏首畏尾。若一直如此保守,何時才能徹底擊敗蒼梧?”

蘇鬱之也不甘示弱,回應道:“顧將軍,戰爭不是靠魯莽和衝動就能取勝的。我們要為將士們的生命負責,為大楚的未來著想。”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氣氛再度緊張起來。

楚懷瑾沉思良久,緩緩說道:“傳我命令,加強戒備,同時派出探子,進一步打探蒼梧國的動向。我們再從長計議。”

三人繼續在營帳中商討應對之策,氣氛愈發凝重。

楚懷瑾手扶著地圖,目光專注而深沉,緩緩說道:“顧將軍,若主動出擊,你認為應以何種戰術突破蒼梧的防線?”

顧雲崢走上前,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山谷,說道:“皇上,此處地勢險要,若能派遣一支奇兵繞到敵後,前後夾擊,必能破敵。”

蘇鬱之微微皺眉,搖頭道:“此舉太過冒險。萬一奇兵被敵軍發現,陷入重圍,後果不堪設想。”

楚懷瑾點了點頭,又問道:“蘇將軍,那依你之見,若堅守防禦,又當如何佈置防線?”

蘇鬱之指著地圖上的幾條要道,說道:“皇上,可在這幾處要道設下關卡,囤積重兵,以阻擋敵軍的進攻。同時,安排伏兵於兩側,以防敵軍偷襲。”

顧雲崢立刻反駁道:“如此被動防禦,只能讓敵軍有更多時間集結兵力,對我們愈發不利。”

楚懷瑾沉思片刻,說道:“若能派出使者,試圖與蒼梧和談,是否可行?”

蘇鬱之說道:“皇上,和談或可一試,但蒼梧國未必真心,恐是緩兵之計。”

顧雲崢冷哼一聲:“和談只會讓敵軍以為我們示弱,更加肆無忌憚。”

三人各抒已見,爭論不休。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營帳中的蠟燭漸漸燃短。

楚懷瑾時而踱步,時而凝視地圖,神情愈發嚴肅。

顧雲崢說得口乾舌燥,拿起桌上的水杯,一飲而盡,繼續闡述自已的觀點。

蘇鬱之則不停在地圖上比劃著,詳細解釋自已的策略。

直到深夜,營帳外的蟲鳴聲漸弱,三人仍未達成一致,但他們深知,必須儘快做出決策,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