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兮身處太子府中,聽到太子被俘虜的訊息時,心中不禁“咯噔”一下,頓時充滿了擔憂。儘管時光匆匆,已過了三年,可蕭逸辰的身影在她心中從未淡去。
這三年來,太子對她可謂是真心實意。雖然兩人只有夫妻之名,而無夫妻之實,太子卻一直尊重著她。
太子深知林婉兮喜愛詩詞歌賦,為了滿足她這一愛好,可謂是費盡心思。他不僅派人四處蒐羅珍稀的古籍孤本,還不辭辛勞地親自走訪各地的文人雅士,只為求得他們對一些晦澀詩詞的解讀,以便能在林婉兮閱讀時為她答疑解惑。有一次,太子偶然得知林婉兮對某位已逝文豪的作品極為推崇,卻因年代久遠,傳世之作寥寥無幾。他便動用自已的人脈,花費大量的財力,從一位隱世的收藏家手中求得一本珍貴的手稿。當太子將那泛黃卻儲存完好的手稿親自送到林婉兮面前時,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喜悅,看著她驚喜的神情,太子的心中滿是欣慰。
林婉兮喜好賞花弄月,太子便在府中為她開闢了一處極大的花園。園中種滿了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從異域引進的珍稀品種,到本國罕見的名貴花卉,應有盡有。為了讓這些花兒茁壯成長,太子特意聘請了經驗豐富的花匠精心照料。每當花開時節,太子總會陪著林婉兮漫步其中,聽她訴說著花的美麗與哀愁。有時候,林婉兮會為一朵凋零的花而黯然神傷,太子便會輕聲安慰,為她講述花開花落的自然之理。有一回,林婉兮在一朵新開的牡丹花前駐足良久,贊其國色天香。太子記在心裡,第二天便命人用玉石雕琢了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送給她,讓她能隨時欣賞。
有一回,林婉兮在宮中宴會上,對一位樂師演奏的曲子表現出了喜愛之情。太子默默記在心中,回宮後便四處尋覓這位樂師。他不惜放下太子的尊貴身份,親自上門拜訪,言辭懇切,最終以高薪和誠意將其聘請到太子府中。此後,每當林婉兮心情煩悶或是閒暇之時,便能聽到那熟悉而動人的旋律。
還有一次,林婉兮身體略有不適。太子聽聞後,立刻放下繁忙的政務,匆匆趕來。他親自在榻前照顧,一刻也不敢離開。吩咐廚房精心熬製滋補的湯品,每一道工序都親自把關。自已則守在一旁,噓寒問暖,關切備至。哪怕林婉兮只是輕輕咳嗽一聲,太子都會緊張萬分,立刻傳喚太醫前來診治。太醫開了藥方,太子又親自監督煎藥,直到林婉兮服下,病情有所好轉,他才稍稍放下心來。
然而,林婉兮的心裡早已被蕭逸辰填滿,實在無法再容納下太子的深情。她也曾試著去接受太子,可每一次努力都以失敗告終。
如今,當她得知俘虜太子的敵將竟是蕭逸辰時,她的內心猶如掀起了驚濤駭浪,陷入了極度的糾結與痛苦之中。
“蕭逸辰,怎麼會是你?命運為何要如此捉弄我?”林婉兮在寂靜的房間裡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無助與迷茫。她的腳步如同被無形的枷鎖束縛,沉重而緩慢地來回移動。
一方面,太子對她的種種好如同一幅幅溫馨的畫面在她眼前不斷浮現。那一本本珍貴的古籍、滿園的芬芳、動人的旋律以及無微不至的照顧,都讓她心生感動。太子是她名義上的丈夫,更是大楚國的未來和希望,她若置之不理,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她想起太子平日裡對她的尊重和溫柔,心中湧起一股愧疚之情。“我怎能眼睜睜看著太子身處險境?我又怎能辜負他這三年來的一片真心?”林婉兮眉頭緊鎖,眼中淚光閃爍。
另一方面,蕭逸辰是她心底深處從未熄滅的愛火。那些曾經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每一個微笑、每一次擁抱、每一句深情的誓言,都如同刻在靈魂深處的印記,無法抹去。“蕭逸辰,我從未停止過愛你。”她的心在呼喊,可現實卻讓他們站在了對立面。
林婉兮雙手抱在胸前,彷彿這樣能稍稍減輕內心的痛苦。她時而閉上眼睛,試圖讓自已冷靜下來,可腦海中卻不斷交替出現太子和蕭逸辰的面容。
“我究竟該如何抉擇?救太子,就意味著可能要與蕭逸辰為敵;選擇蕭逸辰,那太子又該何去何從?我到底該怎麼辦?”林婉兮痛苦地搖著頭,聲音帶著顫抖和絕望。
夜已深,林婉兮卻毫無睡意。窗外的月光灑在她蒼白的臉上,映出她眼中的淚光和內心的掙扎。
她知道,無論她做出怎樣的選擇,都將會是痛苦的。但她必須儘快做出決定,時間緊迫,容不得她再猶豫。
“我究竟該如何是好?如何才能兩全其美?”林婉兮雙手抱頭,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與掙扎之中。
她不知道未來等待著她的將會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已的命運將會如何被改寫。但她清楚,她必須要面對這一切,必須要在這艱難的抉擇中找到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