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宮中重逢後,蕭逸辰在蒼梧國的地位愈發穩固。然而,他心中對大楚國的仇恨卻從未消減,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強烈。那仇恨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日夜炙烤著他的內心,讓他無法安寧。
一日,蕭逸辰終於按捺不住,向蒼梧國王請兵攻打大楚國。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蕭逸辰單膝跪地,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堅定而熾熱地看著蒼梧國王,慷慨激昂地說道:“陛下,末將懇請陛下出兵攻打大楚國。大楚國如今內部腐敗,官員貪汙成風,百姓怨聲載道。其軍隊渙散,軍紀鬆弛,正是我們出擊的絕佳時機。末將願為先鋒,身先士卒,為蒼梧國開疆拓土,揚我國威!”他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充滿了決心和勇氣。那堅定的眼神彷彿能穿透一切阻礙,讓人不容置疑他的決心。
蒼梧國王坐在王座上,眉頭緊皺,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戰爭的殘酷和風險,一旦開戰,勝負難料,不僅會造成無數將士的傷亡,還可能影響國家的根基。國王目光復雜地看著蕭逸辰,心中猶豫不決。他緩緩開口道:“蕭將軍,此事關係重大,切不可僅憑一時衝動。大楚國雖有內憂,但畢竟地大物博,兵力雄厚,我們貿然出兵,未必能有勝算。”
蕭逸辰見國王猶豫,心中急切,再次說道:“陛下,末將願立下軍令狀,若是攻不破大楚的京城,願以軍法處置!”他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的退縮和畏懼,只有堅定的決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氣。此刻的他,彷彿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為自已的仇恨找到出口。
國王聽聞此言,心中一驚,看著蕭逸辰那決然的神情,知道他心意已決。國王心中暗歎:“此子仇恨之深,已無法阻攔。”
國王緩緩說道:“蕭將軍,此事非同小可,需從長計議。戰爭一旦開啟,便是生靈塗炭,百姓受苦。朕不得不慎重啊。”國王的聲音充滿了憂慮和無奈。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國家的命運和百姓的生死。
蕭逸辰急切地說道:“陛下,末將已經等不及了。這三年來,每一日都備受煎熬。大楚國害得末將家破人亡,失去了摯愛之人。此仇不報,末將誓不為人!每當夜深人靜,那痛苦和仇恨就如萬蟻噬心,讓末將無法入眠。”他的聲音帶著些許顫抖,眼中閃爍著淚光。那痛苦的回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讓他的身體都微微顫抖起來。
國王沉默片刻,說道:“蕭將軍,朕知道你心中的痛苦和仇恨,但戰爭關乎國家存亡,百姓生死,不可意氣用事。我們需要周全的計劃和充足的準備。”國王的語氣嚴肅而沉重。他起身走下王座,來到蕭逸辰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繼續說道:“朕理解你的心情,但我們不能因仇恨而盲目衝動,要考慮到戰爭的方方面面。”
蕭逸辰大聲說道:“陛下,末將絕非意氣用事。這三年來,末將在戰場上拼殺,歷經無數生死考驗,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如今只想早日功破大楚,一雪前恥!末將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哪怕戰死沙場,也在所不惜!”他的聲音震耳欲聾,充滿了悲憤和決絕。那決絕的神情讓人動容,彷彿他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國王看著蕭逸辰,感受到他那強烈的決心和意志,最終點了點頭,說道:“好吧,蕭將軍,朕就相信你這一次。但你要記住,你的軍令狀,不可兒戲。若失敗,後果不堪設想。”國王的聲音嚴肅而莊重。他轉身回到王座,大聲宣佈:“傳朕旨意,命蕭逸辰為此次出征大楚的主帥,籌備戰事,擇日發兵!”
蕭逸辰心中大喜,叩頭謝恩:“多謝陛下!末將定不辱使命!若不能成功,末將甘願以死謝罪!”
而在這三年裡,溫沁公主對蕭逸辰的好感日益加深。她多次向蕭逸辰示好,送去珍貴的禮物,邀請他一同出遊。然而蕭逸辰總是能避則避,他的心思完全被對林婉兮的思念和對大楚國的仇恨所佔據。他的心裡只有林婉兮,那個讓他魂牽夢繞的女子。
蕭逸辰每天都讓自已上陣殺敵,只有在殺敵的瞬間,他才能短暫地忘卻失去林婉兮的痛苦。他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彷彿每一個敵人都是他仇恨的化身。他想著趕快攻下大楚國,到時候想方設法把林婉兮從太子府帶出來,與她團聚。
出征的日子越來越近,蕭逸辰日夜操練士兵,準備糧草兵器,不敢有絲毫懈怠。溫沁公主看著蕭逸辰如此拼命,心中既心疼又無奈。
一日,溫沁公主來到兵營,找到蕭逸辰。
“蕭將軍,你如此拼命,也要注意自已的身體。”溫沁公主輕聲說道,眼中滿是關切。
蕭逸辰微微躬身行禮,說道:“多謝公主關心,末將身負重任,不敢有絲毫疏忽。”
溫沁公主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氣說道:“蕭將軍,難道你看不出我的心意嗎?”
蕭逸辰沉默片刻,說道:“公主厚愛,末將無以為報。但末將心中只有報仇之事,實在無暇顧及其他。”
溫沁公主眼中閃過一絲失落,說道:“難道在你心中,就沒有一點我的位置嗎?”
蕭逸辰嘆了口氣,說道:“公主金枝玉葉,末將不敢有非分之想。”
溫沁公主看著蕭逸辰,堅定地說道:“不管怎樣,我都會等你回來。”說完,轉身離去。
蕭逸辰望著公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終於,大軍出征的日子到了。蕭逸辰率領著蒼梧國的將士們,浩浩蕩蕩地向大楚國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