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四合院情景

1964年,寒冬,古都南鑼鼓巷75號院

“同志,這邊走,就是這個院子。

前院的東廂房和對面的倒座房,五間房子。

這個是私產,你可以放心,絕對沒問題!”

陳小楊看著這處房屋,點頭應道:

“行,確實不錯,不過還得稍加裝修一下。”

房主說道:

“剩下的我就不操心了,那筆欠你的債我也還不上了,就把這房子抵給你吧。

你之前也同意了,從今以後咱們倆就算兩清了!”

這時,一個戴著破眼鏡、鏡腿用膠布固定的人走了過來。

“哎,老胡,這是怎麼了?”

那個被叫作老胡的人(房主)解釋道:

“閻埠貴大爺啊,這是陳小楊。

他父親借給了我家八百塊錢,你也清楚我家的情況。

為三個兒子操辦婚事耗盡了積蓄,一時半會兒根本無法償還。

當初借了八百塊,現在無力歸還,所以只能用這處房產抵押。

我那三個孩子已經分配去了津門工作,我和他們一起去那邊安家落戶,

所以就把房子給老陳,具體說是他的兒子陳小楊來繼承。

聽著老胡的介紹,陳小楊愣住了。

本以為來到了繁華的世界,沒想到竟是到了熟悉的四合院情景。

他買下的居然是這處曾經多次出現在他回憶中的四合院——自已在電視劇中看過許多次,甚至還追蹤著那些劇情的發展。

而穿越到這個世界後,時間竟定格在1946年的戰後時期,當時東北剛剛解放,他也才剛出生。

既然如此,也只能循規蹈矩過日子了。

幸運的是,他是胎穿者卻沒有自帶系統的助力,卻承襲了一門古老的《懸壺濟世訣》。

這一技藝是在前生透過一塊古玉習得的,《懸壺濟世訣》包含了醫術及修道兩部分,分為懸壺篇與濟世篇。

醫術方面的記載可謂博大精深,涵蓋健身、疫毒防治、針灸推拿、外科手術、正骨、奇門秘術等諸多領域。

雖然上輩子和這回都沒有完全精通這些內容,但所有資訊都儲存在他記憶深處,只需逐步練習即可。

上一世憑此秘訣,陳小楊早已成為一名備受推崇的神醫。

至於懸壺篇,實際是從玄天寶錄衍變而來。

傳說中的玄天寶錄是一部頂級修煉法門,引得眾人競逐。

為保身命且掩人耳目,傳至他的醫者將“玄天”

化為“懸壺”

,使其隱匿於世。

玄天寶錄據說能夠賦予修成者長生成仙、超凡入聖之力。

陳小楊並不清楚自已已經修行玄天寶錄達十八年之久,這才剛剛達到第三層。

要知道這 ** 的第一層是用先天之氣打基礎,第二層是開啟玄門並鑄就丹田空間,而到了第三層則要用先天紫氣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自已的修煉空間。

先天紫氣只能在日出時吸收,因此經過漫長歲月,陳小楊才修煉至此。

但即便如此,他已是極為出眾之人。

在學校裡,陳小楊始終成績優異,名列前茅。

雖然是一名警官學生,但選擇這個職業卻是迫於父命。

他的父親陳觀曾是公安局局長,在建國初期這個職位相當有分量。

遺憾的是陳觀在執行一次抓捕任務中喪生,而陳小楊的母親楊芝也在不久後離世。

如今的陳小楊獨自行走於帝都與寧陽之間,任職於鐵路警方,單程需三十六小時之久,遇到特殊情況,時間更會延長。

因為工作繁重,他每週需要上班七日才能換來七日的假期。

然而他不會總是留在車上,休息 ** 也會在帝都或寧陽當地的鐵路公安分局參與訓練和辦公。

這樣的工作模式下,陳小楊每個月會在兩地各停留半月左右,不過,他作為穿越來的人對寧陽缺乏興趣。

由於當前環境特殊,陳小楊不得不找份正式的工作以確保日後的生活。

儘管他已經十八歲了,但他深知十年後也還年輕。

修行《懸壺濟世訣》的他,身體條件絕不輸於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面對閻埠貴時,陳小楊表現出了尊重和禮貌,稱其為“三大爺”

,希望獲得更多的幫助和理解。

閻埠貴似乎不太重視這段交流,並表示不理解房子被抵給別人的事情為什麼還需要向大院的人商量。

陳小楊聞言感到憤怒,於是出示了自已的警員證。

他冷冷地質問閻埠貴,是否認為自已是那種亂七八糟的人。

閻埠貴見此證上的 ** 標誌頓時沉默。

老胡知道陳小楊警察的身份,這也是為什麼在他表示想要買房子時,主動與其交流。

隨後,兩人偽造了一份借據,聲稱老胡之前曾向陳小楊的父親借錢,如今陳小楊持著這張借條前來討債。

老胡表示無力償還,決定用他的房產抵債,這所房子的價值正好相當。

國家也有相關政策支援這種抵債行為,因為私有房是允許抵債的。

如果房子是公家分配的,就根本無法用來抵債了。

幸運的是,老胡在建國後便已將此房屋買成了私人財產,原本他打算多買一些以備子女結婚之需。

但他的三個孩子都很有出息,都已經在外擁有自已的住處。

而且老胡在這個大院一直被那三位大爺排斥,他現在還要忙著照顧自已孩子的家庭。

就在這個當口,陳小楊想要購置房產,兩人一拍即合。

閻埠貴本來想透過其所謂的“特權”

把陳小楊趕走,但由於陳小楊是一位有正式職業的警察,這些手段顯然不起作用。

在四合院裡能維持易中海這麼長時間的主導地位,主要因為他本人和軋鋼廠的關係密切,而且大多數院子裡的人都與軋鋼廠有關,因此老胡由於家中無人在此工作也受到排擠。

閻埠貴沉默不語。

經歷過前世各種電視劇和小說洗禮的陳小楊深諳這裡的人性複雜,出於自身考慮他渴望有一個穩定的住所。

隨著政策逐步開放他可以更靈活的選擇居住地。

於是陳小楊果斷對老胡說:

“好,咱們去辦理相關手續吧。”

閻埠貴心急如焚,但無可奈何,如果真的與一位執法人員起衝突無異於找死。

雖然內心不甘心,但最終也只能無奈地眼睜睜看著陳小楊遠去。

到街道辦,辦事人員迅速處理了房產過戶手續,並在期間應陳小楊提問回答了一些關於東邊跨院的問題:

“您提到的東跨院嗎?那兒曾經是一間敵特分子使用的地點,在戰亂時他們選擇 ** ,結果整個建築物變成廢墟。

多年來,周圍居民修繕房屋時常從該遺址拿取材料,導致現在的狀況。”

聽到這裡,陳小楊追問街道辦公人員:

“那位同志,現在那片區域還在街道管理下嗎?”

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答覆: “是的,但它的佔地面積大約有1200平方米,出售價較高。”

陳小楊又詢問具體的金額,對方答道:

“那片地雖沒有建築但仍佔地一千兩百多平方米,所以售價定為600元。”

要是再建造一處住宅的話,費用還需數百;若把現有的地皮都建滿,成本將會升至數千。

也因此這地塊始終無人問津,但它是屬於街道辦所有的。

陳小楊提到:“我若購得此地,在現有的房四周加建圍欄,並在大院設門可行否?作為一名警員,我家中常存一些危險物品如槍械和機密檔案。

若居於大雜院裡,人多事雜容易出意外。

鑑於我的鐵路公安性質工作使我時常外出,考慮將兩院聯通使用。”

聽了陳小楊的想法,街道辦的王主任隨即回應說:

“陳小楊同志,你可以開兩個門,因為這所院子本就是75號大院的一部分,你可以選擇從不同院門出入來匹配日常生活及上班需要。”

陳小楊思慮到分開居住可能為社群管理造成不便,同時也瞭解自已很少在家。

因此趁現在購買這片地是合適的。

他隨後表示認同:“好,王主任,沒意見!”

王主任原本並不相信陳小楊真的打算買下那地方,便進一步詢問:“聽說您家裡就只有一位住客,為什麼要這麼大的地方?”

陳小楊解釋了自已民警的身份,需要訓練以應對高強度的工作,“王主任你也曉得,我現在經常不在家執行任務,在火車上來來 ** 的。

即使繁忙也不能放棄鍛鍊。”

聽了這些話語後,王主任回應:

“那麼不如就按你說的,改造成為一個訓練場所,我們會為您辦理相關手續。”

他意識到一旦改革進行下去,將來陳小楊能夠在這片土地上新建一座寬敞的房子。

考慮到新環境不熟悉又想快速解決整修事務,他對王主任表達了是否可交由辦事處代為完成房屋翻新的問題,

得知街委會確實有一些專業的裝修服務團隊,所以王主任立刻答應了他的請求。

完成了一系列的檔案簽署並秘密地將購房款交給負責人後,雙方敲定了具體的時間計劃。

次日清早,陳小楊早早地等候著王主任帶來的雷師傅一同前往現場考察。

介紹完畢後,他仔細說明了自已的需求。

關於技術難題部分雷師傅給予了肯定的答案,不過關於電力裝置的具體細節還需要跟王主任進一步溝通,

後者迅速給出指示讓雷師傅儘快列出專案預算清單。

接著三人協商好所有內容並簽訂了正式合同。

陳小楊簡短地向雷師傅說明情況後,在王主任的見證下,完成了合同的簽署。

王主任隨即說道:“雷師傅,後續的工作就拜託您了!”

話音剛落,易中海插話說:“王主任,既然來了,何不到中院轉一轉?聾老太太昨天還在唸叨您呢。”

聽到這話,王主任擺擺手表示婉拒:“不是我不去,最近實在忙。

正好你來了,介紹一下,這位是陳小楊同志,他是一名警察。

往後有事需要幫忙,可以直接找陳小楊。

另外,老胡的房子已經全部過戶給陳小楊,因為他工作關係,這個房子將不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