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寒冬,古都南鑼鼓巷75號院
“同志,這邊走,就是這個院子。
前院的東廂房和對面的倒座房,五間房子。
這個是私產,你可以放心,絕對沒問題!”
陳小楊看著這處房屋,點頭應道:
“行,確實不錯,不過還得稍加裝修一下。”
房主說道:
“剩下的我就不操心了,那筆欠你的債我也還不上了,就把這房子抵給你吧。
你之前也同意了,從今以後咱們倆就算兩清了!”
這時,一個戴著破眼鏡、鏡腿用膠布固定的人走了過來。
“哎,老胡,這是怎麼了?”
那個被叫作老胡的人(房主)解釋道:
“閻埠貴大爺啊,這是陳小楊。
他父親借給了我家八百塊錢,你也清楚我家的情況。
為三個兒子操辦婚事耗盡了積蓄,一時半會兒根本無法償還。
當初借了八百塊,現在無力歸還,所以只能用這處房產抵押。
我那三個孩子已經分配去了津門工作,我和他們一起去那邊安家落戶,
所以就把房子給老陳,具體說是他的兒子陳小楊來繼承。
聽著老胡的介紹,陳小楊愣住了。
本以為來到了繁華的世界,沒想到竟是到了熟悉的四合院情景。
他買下的居然是這處曾經多次出現在他回憶中的四合院——自已在電視劇中看過許多次,甚至還追蹤著那些劇情的發展。
而穿越到這個世界後,時間竟定格在1946年的戰後時期,當時東北剛剛解放,他也才剛出生。
既然如此,也只能循規蹈矩過日子了。
幸運的是,他是胎穿者卻沒有自帶系統的助力,卻承襲了一門古老的《懸壺濟世訣》。
這一技藝是在前生透過一塊古玉習得的,《懸壺濟世訣》包含了醫術及修道兩部分,分為懸壺篇與濟世篇。
醫術方面的記載可謂博大精深,涵蓋健身、疫毒防治、針灸推拿、外科手術、正骨、奇門秘術等諸多領域。
雖然上輩子和這回都沒有完全精通這些內容,但所有資訊都儲存在他記憶深處,只需逐步練習即可。
上一世憑此秘訣,陳小楊早已成為一名備受推崇的神醫。
至於懸壺篇,實際是從玄天寶錄衍變而來。
傳說中的玄天寶錄是一部頂級修煉法門,引得眾人競逐。
為保身命且掩人耳目,傳至他的醫者將“玄天”
化為“懸壺”
,使其隱匿於世。
玄天寶錄據說能夠賦予修成者長生成仙、超凡入聖之力。
陳小楊並不清楚自已已經修行玄天寶錄達十八年之久,這才剛剛達到第三層。
要知道這 ** 的第一層是用先天之氣打基礎,第二層是開啟玄門並鑄就丹田空間,而到了第三層則要用先天紫氣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自已的修煉空間。
先天紫氣只能在日出時吸收,因此經過漫長歲月,陳小楊才修煉至此。
但即便如此,他已是極為出眾之人。
在學校裡,陳小楊始終成績優異,名列前茅。
雖然是一名警官學生,但選擇這個職業卻是迫於父命。
他的父親陳觀曾是公安局局長,在建國初期這個職位相當有分量。
遺憾的是陳觀在執行一次抓捕任務中喪生,而陳小楊的母親楊芝也在不久後離世。
如今的陳小楊獨自行走於帝都與寧陽之間,任職於鐵路警方,單程需三十六小時之久,遇到特殊情況,時間更會延長。
因為工作繁重,他每週需要上班七日才能換來七日的假期。
然而他不會總是留在車上,休息 ** 也會在帝都或寧陽當地的鐵路公安分局參與訓練和辦公。
這樣的工作模式下,陳小楊每個月會在兩地各停留半月左右,不過,他作為穿越來的人對寧陽缺乏興趣。
由於當前環境特殊,陳小楊不得不找份正式的工作以確保日後的生活。
儘管他已經十八歲了,但他深知十年後也還年輕。
修行《懸壺濟世訣》的他,身體條件絕不輸於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面對閻埠貴時,陳小楊表現出了尊重和禮貌,稱其為“三大爺”
,希望獲得更多的幫助和理解。
閻埠貴似乎不太重視這段交流,並表示不理解房子被抵給別人的事情為什麼還需要向大院的人商量。
陳小楊聞言感到憤怒,於是出示了自已的警員證。
他冷冷地質問閻埠貴,是否認為自已是那種亂七八糟的人。
閻埠貴見此證上的 ** 標誌頓時沉默。
老胡知道陳小楊警察的身份,這也是為什麼在他表示想要買房子時,主動與其交流。
隨後,兩人偽造了一份借據,聲稱老胡之前曾向陳小楊的父親借錢,如今陳小楊持著這張借條前來討債。
老胡表示無力償還,決定用他的房產抵債,這所房子的價值正好相當。
國家也有相關政策支援這種抵債行為,因為私有房是允許抵債的。
如果房子是公家分配的,就根本無法用來抵債了。
幸運的是,老胡在建國後便已將此房屋買成了私人財產,原本他打算多買一些以備子女結婚之需。
但他的三個孩子都很有出息,都已經在外擁有自已的住處。
而且老胡在這個大院一直被那三位大爺排斥,他現在還要忙著照顧自已孩子的家庭。
就在這個當口,陳小楊想要購置房產,兩人一拍即合。
閻埠貴本來想透過其所謂的“特權”
把陳小楊趕走,但由於陳小楊是一位有正式職業的警察,這些手段顯然不起作用。
在四合院裡能維持易中海這麼長時間的主導地位,主要因為他本人和軋鋼廠的關係密切,而且大多數院子裡的人都與軋鋼廠有關,因此老胡由於家中無人在此工作也受到排擠。
閻埠貴沉默不語。
經歷過前世各種電視劇和小說洗禮的陳小楊深諳這裡的人性複雜,出於自身考慮他渴望有一個穩定的住所。
隨著政策逐步開放他可以更靈活的選擇居住地。
於是陳小楊果斷對老胡說:
“好,咱們去辦理相關手續吧。”
閻埠貴心急如焚,但無可奈何,如果真的與一位執法人員起衝突無異於找死。
雖然內心不甘心,但最終也只能無奈地眼睜睜看著陳小楊遠去。
到街道辦,辦事人員迅速處理了房產過戶手續,並在期間應陳小楊提問回答了一些關於東邊跨院的問題:
“您提到的東跨院嗎?那兒曾經是一間敵特分子使用的地點,在戰亂時他們選擇 ** ,結果整個建築物變成廢墟。
多年來,周圍居民修繕房屋時常從該遺址拿取材料,導致現在的狀況。”
聽到這裡,陳小楊追問街道辦公人員:
“那位同志,現在那片區域還在街道管理下嗎?”
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答覆: “是的,但它的佔地面積大約有1200平方米,出售價較高。”
陳小楊又詢問具體的金額,對方答道:
“那片地雖沒有建築但仍佔地一千兩百多平方米,所以售價定為600元。”
要是再建造一處住宅的話,費用還需數百;若把現有的地皮都建滿,成本將會升至數千。
也因此這地塊始終無人問津,但它是屬於街道辦所有的。
陳小楊提到:“我若購得此地,在現有的房四周加建圍欄,並在大院設門可行否?作為一名警員,我家中常存一些危險物品如槍械和機密檔案。
若居於大雜院裡,人多事雜容易出意外。
鑑於我的鐵路公安性質工作使我時常外出,考慮將兩院聯通使用。”
聽了陳小楊的想法,街道辦的王主任隨即回應說:
“陳小楊同志,你可以開兩個門,因為這所院子本就是75號大院的一部分,你可以選擇從不同院門出入來匹配日常生活及上班需要。”
陳小楊思慮到分開居住可能為社群管理造成不便,同時也瞭解自已很少在家。
因此趁現在購買這片地是合適的。
他隨後表示認同:“好,王主任,沒意見!”
王主任原本並不相信陳小楊真的打算買下那地方,便進一步詢問:“聽說您家裡就只有一位住客,為什麼要這麼大的地方?”
陳小楊解釋了自已民警的身份,需要訓練以應對高強度的工作,“王主任你也曉得,我現在經常不在家執行任務,在火車上來來 ** 的。
即使繁忙也不能放棄鍛鍊。”
聽了這些話語後,王主任回應:
“那麼不如就按你說的,改造成為一個訓練場所,我們會為您辦理相關手續。”
他意識到一旦改革進行下去,將來陳小楊能夠在這片土地上新建一座寬敞的房子。
考慮到新環境不熟悉又想快速解決整修事務,他對王主任表達了是否可交由辦事處代為完成房屋翻新的問題,
得知街委會確實有一些專業的裝修服務團隊,所以王主任立刻答應了他的請求。
完成了一系列的檔案簽署並秘密地將購房款交給負責人後,雙方敲定了具體的時間計劃。
次日清早,陳小楊早早地等候著王主任帶來的雷師傅一同前往現場考察。
介紹完畢後,他仔細說明了自已的需求。
關於技術難題部分雷師傅給予了肯定的答案,不過關於電力裝置的具體細節還需要跟王主任進一步溝通,
後者迅速給出指示讓雷師傅儘快列出專案預算清單。
接著三人協商好所有內容並簽訂了正式合同。
陳小楊簡短地向雷師傅說明情況後,在王主任的見證下,完成了合同的簽署。
王主任隨即說道:“雷師傅,後續的工作就拜託您了!”
話音剛落,易中海插話說:“王主任,既然來了,何不到中院轉一轉?聾老太太昨天還在唸叨您呢。”
聽到這話,王主任擺擺手表示婉拒:“不是我不去,最近實在忙。
正好你來了,介紹一下,這位是陳小楊同志,他是一名警察。
往後有事需要幫忙,可以直接找陳小楊。
另外,老胡的房子已經全部過戶給陳小楊,因為他工作關係,這個房子將不再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