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會因人的抉擇而停止。”狄仁傑目光遠遠地望向天際,“只要大唐依舊存在,歷史的車輪便永遠會滾滾向前。”
就在這時,白夙輕輕走到他們身旁,突然說道:“我聽到了一些訊息,北方的動亂似乎愈發嚴重,西域的勢力也在蠢蠢欲動,若不盡快解決內外的矛盾,整個大唐恐怕難以安穩。”
“是嗎?”狄仁傑眉頭微蹙,“看來,李亨所面臨的困局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複雜。”
“權力更迭時,所有的利益交織與紛爭,都將爆發。”程知凡淡然說道,“但也許,正是這種局面,才會成就一個偉大的帝王。”
“只要有人心,便有希望。”狄仁傑回應道,眼中閃爍著一道光芒,“無論多麼複雜的局勢,只要有智慧和決心,便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李亨終於看向他們,目光堅決:“我知道,眼前的一切都需要我親自去面對,去處理。父皇已放下了大唐的命運,現在輪到我來承擔這個責任了。”
程知凡走上前,輕聲說道:“不只是你,所有的大唐百姓,所有心懷理想的人,都會在這片大地上,共同塑造大唐的未來。你不是孤單一人。”
李亨抬頭,看向程知凡,眼中多了一分感激:“感謝你們,感謝你們為我指引方向。”
狄仁傑微微一笑:“不必客氣。每個人的選擇,都在歷史中留下烙印。我們所做的,只是幫助你走出迷茫。”
李治此時悄然走到他們身邊,低聲道:“你們三位,或許能改變大唐的未來。可若沒有你們的幫助,大唐今天,早已陷入了無盡的深淵。”
程知凡不語,狄仁傑也只是微微點頭,似乎對這話並未產生過多反應。
“父皇,您放心。”李亨轉身向李治保證,“大唐的未來,定由我來守護。我會解決一切問題,讓大唐重回盛世!”
李治的目光深邃,彷彿看穿了李亨的內心:“你會成功的,李亨。只要你始終不忘自已的初心,始終銘記百姓的苦難,你就能成就一番偉業。”
李亨微微頷首,他的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決心。“我會的。”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再次響起,遠處的天際,迎面而來的馬隊迅速進入視野,帶著一股無法忽視的壓迫感。這一次,來者不僅僅是大唐的朝臣,還有幾位早已傳聞中的勢力代表。狄仁傑眉頭一挑,這股氣氛似乎預示著更大的變局即將到來。
“看來,李亨接手大唐的開始,並不容易。”程知凡的目光緊隨其後,“外有敵人,內有矛盾,一場新的風暴,已經無法避免。”
狄仁傑笑了笑:“這就是歷史的魅力。沒有誰能逃脫風暴,也沒有誰能獨自面對一切。但只要有心,便能從風暴中脫穎而出。”
這時,馬隊終於近了。領頭的是一位滿臉鬍鬚、身著重甲的西域使者,身後跟著幾名黑衣護衛。使者的眼中閃爍著深深的敵意,他看著李治與李亨,聲音低沉地說道:“大唐的權力更迭,終於引來了我們西域的關注。我們,等待了太久。”
李亨抬頭,眼中瞬間泛起警覺:“你們是誰?”
使者冷笑道:“我們是西域之地的‘天狼會’代表,今日來此,便是為了給大唐一個最後的警告。”他的話語充滿了威脅,“如果大唐繼續這樣的內亂,我們西域將不再保持中立。”
李亨猛地站直,雙手緊握:“你們威脅大唐,難道不怕引來毀滅?”
使者的眼中閃過一絲冷笑:“你們的大唐,早已岌岌可危,哪怕有再多的帝王,也難以阻止命運的輪迴。”
程知凡與狄仁傑互相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警覺。眼前的局勢比他們預想的更加複雜,外部壓力已經如洪流般壓來,而李亨,是否能順利承擔這份責任,帶領大唐度過眼前的危機,成了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命運,終究還是要由人來掌控。”程知凡沉聲說道,“無論如何,李亨,已經沒有回頭路。”
“對,”狄仁傑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抹堅毅,“既然如此,我們便將這條路走下去。”
命運之舞
西域使者的到來,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炸開了平靜的水面。大唐的權力更替雖然還未完全完成,但外部的壓力和內部的動盪卻已經讓這一切變得愈加複雜。李治退位,李亨即位,儘管權力象徵已經交接,但無數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如影隨形。
使者站在李亨面前,氣氛一度凝固。西域天狼會的代表眼中帶著一股不可忽視的威脅,語氣冰冷,“李亨,貴國的動盪已是顯而易見。如果你認為自已能夠在這亂局中穩坐龍椅,那便太過天真。”
李亨的臉色微微一變,但很快恢復了冷靜,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如刀:“西域的威脅,我李亨不會畏懼。但如果你們以為大唐的權力易如反掌,那便是大錯特錯。”
程知凡與狄仁傑沒有插話,他們默默地站在一旁,觀察著這場即將展開的博弈。
“你們西域,常常自詡為大唐的外患。”狄仁傑的聲音突然響起,帶著一絲戲謔,“但是你們忘記了,大唐的皇帝,始終是坐在權力的巔峰之上。如果你們心存僥倖,覺得能夠趁機借刀殺人,那你們註定會誤判形勢。”
西域使者的眼神一沉,似乎被狄仁傑的話激怒,但他很快恢復了冷靜:“大唐的皇帝固然坐在權力的巔峰,但這座巔峰已開始搖搖欲墜。天狼會與其他強大勢力的聯合,足以顛覆你們的江山。”
李亨緊握拳頭,心中感到一股莫名的壓力。這股壓力並非來自於西域使者的威脅,而是來自於他自身的責任感。在父皇李治將皇位交給他時,他已明白自已肩上的責任是多麼沉重。
“如果你們認為,透過威脅與逼迫就能得到我大唐的臣服,那麼你們大錯特錯。”李亨的語氣中透著冷意,“我李亨的心,屬於大唐百姓,而非任何外來勢力。”
西域使者微微一笑,語氣卻帶著一絲冷峻:“既然如此,那麼請看清楚,你們的選擇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後果?”李亨冷冷地回道,“如果你們非要挑起戰爭,那麼請做好迎接大唐反擊的準備。”
西域使者的臉色變得愈加嚴峻,他突然一揮手,身後的黑衣護衛立刻圍了上來,氣氛驟然緊張。程知凡眼神一凝,已經準備隨時出手。狄仁傑也未有絲毫遲疑,他的手微微緊握著腰間的佩劍。
然而,西域使者並未立即採取行動。他深深看了一眼李亨,目光復雜,似乎在做出某種決定。“看來,李亨,你的膽略已不小,今日一見,你倒是讓本使者刮目相看。”
李亨並未鬆懈,仍然保持著戒備。“既然如此,你們便帶著你們的威脅離開吧。大唐的皇權,不容他人踐踏。”
西域使者一聲冷笑,轉身向自已的隨行護衛示意,“撤退!”
馬隊隨即轉身,迅速離開了大殿。李亨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程知凡和狄仁傑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看來,西域的威脅暫時被化解。”狄仁傑輕聲說道。
“但這並不是結束。”程知凡的目光沉靜,“西域天狼會的威脅,並不會因為一場對峙而消失。李亨,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李亨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我知道。大唐內外的危機交織,既是挑戰,也是我的機會。無論是內部的權臣爭鬥,還是外部的敵人威脅,我都必須一一應對。”
李治站在一旁,眼中滿是複雜的情緒,最終輕聲說道:“李亨,或許你還年輕,但你的勇氣和決心已讓我欣慰。大唐的未來,真的是你的責任了。”
李亨回頭看了一眼父皇,他的目光中沒有任何怯懦,只有堅毅和無畏:“父皇,您曾經為大唐付出了一切,我一定會繼承您的意志,守護這片土地,帶領大唐走向新的輝煌!”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跑來,滿頭大汗:“陛下!大事不好,剛剛從西域傳來的訊息,天狼會不僅僅是一個威脅,他們已經聯合了其他幾個勢力,準備在即將到來的秋季,發動一場全面的入侵!”
李亨的面色瞬間嚴峻,眼中閃過一絲急迫:“什麼時候?”
侍衛嚥了口氣:“最遲三個月後!”
狄仁傑眉頭微蹙,低聲說道:“三個月……還好,不算太晚。”
程知凡的眼神變得深沉:“三個月,足夠做許多事,但也可能改變一切。李亨,你必須馬上採取行動,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
李亨心中一陣沉痛,果然,事情比他預想的更為複雜。西域天狼會的聯合,顯然已經超出了他之前的判斷。他深知,單靠大唐的力量,是遠遠不足以應對這場即將來臨的戰爭的。
“我會調集全力,開始部署防線。”李亨堅定說道,“不僅要防止外患,還要清除內憂。”
“內憂?”程知凡若有所思,“你是指大唐內部的權臣嗎?”
“正是。”李亨深吸一口氣,神色沉痛,“當前權力更迭尚未完全穩定,許多朝中重臣心懷私慾,隨時可能趁機反叛。而且,李治陛下退位後,許多勢力對我心存戒備,甚至圖謀不軌。”
狄仁傑沉默片刻,目光如鷹般銳利:“既然如此,你的最大挑戰,便是如何在內外雙重壓力下,保持大唐的穩定。”
李亨看向他們,眼神堅定:“我會依靠你們的智慧,解決眼前的困境。”
程知凡輕輕點頭:“你能明白最根本的挑戰,已經是走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但接下來,我們的每一步,都必須走得小心謹慎。”狄仁傑深深看著李亨,“命運的走向,由你決定。”
李亨微微閉眼,耳邊似乎傳來歷史的迴響。他的責任,遠比他曾想象的更為重大,而每一步的選擇,都將影響整個大唐的未來。
暗潮洶湧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亨深知,時不我待,必須抓緊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籌謀應對即將到來的局勢。西域天狼會的威脅雖暫時被壓制,但其背後的暗流依然洶湧,且日益加強。大唐的未來,似乎懸於一線。
李亨並沒有急於發表任何言論,而是選擇深入分析每一項情報,逐一審視當前的大唐局勢。他知道,面對這場全方位的戰爭,不僅是兵力的對抗,更是心智與謀略的較量。
“將軍,西域的使者帶回的訊息中,提到的那幾股勢力,是不是有某些特殊的背景?”李亨召集了程知凡與狄仁傑商議。
程知凡點了點頭,輕聲說道:“天狼會並不是西域最強大的勢力,他們的聯合物件包括了突厥的力量、幾支遊牧部落的聯盟以及一些西域的賊寇。這些勢力雖然各自為政,但在外患逼迫下,他們的聯手已具備相當的威脅。”
“這其中,突厥的力量尤為關鍵。”狄仁傑插話道,“突厥一向以高原為據點,雖然分裂,但他們的聯合行動一直非常強大。若他們與天狼會結盟,恐怕大唐將不得不全力應對。”
“但如何才能在這場複雜的外交博弈中找出突破口?”李亨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不僅要面對外敵,還要防範內有反賊,如何安撫朝中權臣,避免他們趁機作亂?”
程知凡輕嘆道:“這正是難點所在。現在的大唐,表面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朝中的一些權臣,包括部分勳貴世家,眼中早已有了私心。他們等待的,只是你在處理外患時出現失誤,便會趁機動搖大唐的根基。”
“所以,外患未解,內憂猶存。”狄仁傑神情凝重,“李亨,你若想順利穩固政權,首先要從內部著手,找出隱藏的隱患。”
李亨點了點頭:“我明白了。首先,要清除這些可能威脅政權的亂源,再派遣更多信得過的勢力駐紮邊疆,同時加強與東南的盟友聯絡。外敵雖然可怕,但只要內部穩固,我們的防線才會堅實。”
程知凡微微笑道:“你的思路已經很清晰了,接下來便是具體的行動。我們要在短時間內做出決定,而不是拖延。”
“那麼,我們的第一步,就是解決朝中的疑慮。”李亨沉思片刻,低聲說道,“不論是百官,還是軍中將領,必須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忠誠必須建立在大唐未來的基礎上,而不是一已的私慾。”
就在這時,傳來一個急報。侍衛氣喘吁吁地跪下:“陛下,御史大夫李承乾求見。”
李亨眉頭微微一皺,李承乾一向是大唐朝中的直言不諱之人,雖然忠誠,但因其鋒芒畢露,常常得罪不少權貴。此時他來見,必定是有重事相告。
“讓他進來。”李亨沉聲道。
李承乾一身儒服,走進殿內時目光如炬,似乎一眼看透了周圍的氣氛。他行禮後,直接說道:“陛下,臣有事直言。大唐的朝局,已經到了無法再拖延的地步。若不盡快整頓,恐怕動盪將一觸即發。”
李亨冷靜地注視著他:“你所言的動盪,是指……”
“是指朝中那些心懷叵測的權臣。”李承乾的話語毫不客氣,“不少權臣已經在暗中結成聯盟,部分甚至與外界勢力有聯絡,蓄意尋求更大的利益。而且,他們已經在醞釀新的行動,不久之後,恐怕就會爆發。”
“你說的聯盟,究竟是哪些人?”程知凡開口問道,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
李承乾的眼中露出一絲沉痛:“主要是太常卿趙希、太子李建成的支持者、還有一些掌權的大將軍。他們藉著權力交換利益,已經開始暗中集結力量。”
狄仁傑冷笑一聲:“這些人,果然並不安分。”
李亨的臉色愈發嚴峻,冷聲道:“趙希?李建成的支持者?”他在心中默默記下這些名字,“看來,內部的問題遠比我想象的嚴重。”
李承乾繼續說道:“不僅如此,還有一部分人為了自已家族的利益,早已向外界勢力傳遞了密信,他們的背後,已和西域的某些勢力有了聯絡,試圖藉著天狼會的力量,來分裂大唐。”
程知凡眉頭一挑:“這些人的目標,是分裂大唐的統治,將其變成一盤散沙。”
李亨站起身,雙眼充滿堅定:“看來,內外的壓力都已經聚集在一起。我李亨若想穩住大唐的江山,必須迅速出手,不能再猶豫。”
“是時候了。”狄仁傑微微點頭,“必須精準地打擊這些權臣,斬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絡,讓他們無法藉機作亂。”
“對。”李亨的眼中閃爍著鋒芒,“如果他們要動亂,那就讓他們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李承乾一臉肅然:“陛下英明!若能及時剷除這些權臣,便能為大唐贏得一段喘息的時間。”
李亨冷靜說道:“我們不止要剷除他們的勢力,更要以雷霆手段震懾整個朝廷,讓所有人都知道,叛亂者必將遭到無情的懲罰。”
程知凡微微一笑:“李亨,你的決心已經決定了大唐的命運。從今以後,你將是一個真正的帝王。”
狄仁傑輕輕拍了拍李亨的肩膀:“不過,做任何事都要謹慎,尤其是面對這些權臣。我們需要一個完美的佈局。”
李亨深吸一口氣,望向外面的晨光,眼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我知道,命運的轉折點,正在我手中。”
危局逼近
清晨的陽光透過宮殿的窗欞,灑在李亨的書桌上。那一刻,他的目光卻沒有停留在桌面上的政務檔案上,而是凝視著遠方,彷彿透過層層宮牆,看到的是即將到來的風暴。
他知道,自已面臨的不僅僅是外部的威脅,還有朝中腐朽的權臣,他們的私慾早已超越了忠誠,開始圖謀一場政治博弈。而這些人,隱匿在陰影裡,猶如潛伏的毒蛇,隨時可能發起致命的攻擊。
“陛下,朝中眾臣正在聚議。”程知凡的聲音打破了李亨的沉思,“今日,正是決斷的時刻。”
李亨微微點頭,他站起身來,轉身走向窗邊,凝視著宮廷外的廣闊景象:“程知凡,當前朝中,能依靠的力量並不多,只有那些真正心懷國家的忠臣,才是我們最值得信賴的盟友。”
“沒錯。”程知凡輕輕點頭,“趙希、李建成的支持者,還有那些野心勃勃的將領,他們的權力越大,隱患就越深。如今,最關鍵的是,如何快速切斷他們的資源,削弱他們的勢力。”
“如果我們不出手,等他們佈局完成,想要反擊將更加艱難。”李亨聲音沉穩,“所以,必須讓他們知道,叛變者的下場。”
“但,陛下……”程知凡眉頭緊蹙,“動手的時機,必須選擇得當。若過於急功近利,恐怕會適得其反。”
李亨的目光變得深沉:“我明白。我們要讓他們以為我們是防不勝防,但實際上,每一步都已經被我們設下了圈套。”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一個急報。侍衛匆忙跑進來:“陛下,剛剛得到密報,趙希、李建成的支持者正在與突厥的某些使者秘密會面,談論關於聯合反叛的事宜。”
李亨眉頭一挑,冷笑道:“果然,背叛的陰謀已經開始了。”
程知凡的臉色變得異常嚴肅:“突厥與他們聯手,確實有極大的威脅。若他們聯合,必定能形成巨大的壓力,甚至會撕裂大唐的根基。”
“我們不能等他們完全籌備好。”李亨的聲音低沉,“必須打破他們的計劃。”
“然而,如何打破?”程知凡反問,“他們的計劃應當早已周密安排,任何過於激烈的行動都會引起他們的警覺。”
李亨的目光變得冰冷:“我知道,他們會很小心。但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的行動就要更為隱秘,且迅速。”
這時,狄仁傑走了進來,他的步伐輕盈,眼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語氣卻帶著一絲審慎:“我已經分析過了,趙希與李建成的支持者恐怕不僅僅是為了權力而行動,他們的真正目的,可能是為了將朝中的權力大權一分為二,分裂大唐的中央集權。”
李亨皺了皺眉,低聲說道:“這正是我所擔心的。若這些叛賊成功了,不僅會威脅到我,還會動搖大唐根基。”
狄仁傑點了點頭:“這些權臣與外界勢力的聯絡,實在讓人擔憂。我們必須從根本上切斷他們的渠道,暴露他們的陰謀,並且要讓朝中所有人清楚,叛賊必將遭到滅頂之災。”
程知凡插話道:“可問題是,我們並不完全掌握他們的行蹤。即使知道他們與突厥等勢力有聯絡,可我們依然沒有確鑿的證據。”
李亨一臉沉思:“狄仁傑,你的意思是……”
狄仁傑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正因為我們手中沒有證據,所以我們要讓他們自已露出馬腳。只有透過巧妙的手段,讓他們自已暴露出來,這樣我們才能一舉將其剷除。”
程知凡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豔:“你是說,用間諜和暗探的方法,去逼迫他們現出真身?”
“正是如此。”狄仁傑輕聲說道,“我們派出一支特工小隊,深入敵人腹地,化名潛伏在趙希、李建成等人的身邊,藉助他們的信任,逐步獲取情報。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使他們以為一切都在按他們的計劃進行,直到最後一刻,我們突然出擊,一舉摧毀他們的聯盟。”
李亨露出了一個微笑:“你果然是料事如神,狄仁傑。既然如此,我立即下令,調動我們最精銳的間諜,派遣他們執行這個任務。”
狄仁傑的目光變得更加銳利:“但這其中,有個細節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能夠引導他們自已出錯,甚至主動向突厥求援,那麼我們便能在外界施加壓力,迫使他們陷入兩難境地。”
“外界施加壓力?”程知凡一愣,似乎沒有完全理解。
狄仁傑的嘴角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若我們能透過宮中的密探,放出訊息,稱大唐已準備接受突厥的和解與合作,甚至暗示可能聯合對抗西域天狼會。這樣一來,趙希與李建成等人的動向將暴露無遺。屆時,朝中的大臣,必然會立刻察覺,並且陷入兩難之境。”
“這可行嗎?”李亨的目光閃爍,似乎也被狄仁傑的策略所吸引,“讓他們產生錯覺,然後自已現身?”
“正是。”狄仁傑深吸一口氣,“有時候,最危險的敵人,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暴露的。只要我們利用他們的貪婪與急功近利,他們的陰謀便會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李亨的眼神更加堅定:“好!我便依計而行。狄仁傑,程知凡,大家準備好,迎接這場鬥智鬥勇的較量!”
程知凡微微一笑:“一切,交給我們吧。”
狄仁傑站直了身子,目光如鷹隼般銳利:“讓我們看看,這場權力的遊戲,誰能最終笑到最後。”
風雲變幻
大唐的宮殿中,時光流轉,風雲變幻。李亨的決策似乎已悄然改變了整個朝堂的氣氛。各方勢力的動作開始頻繁,而宮中的氣氛也變得更加微妙。無論是身居高位的權臣,還是普通百姓,人人都能感受到空氣中那股不安的湧動。
李亨並未急於公開採取行動,而是選擇透過間諜和暗探的網路,悄然展開自已的佈局。狄仁傑與程知凡已將所有的行動計劃細緻入微地準備好,只待一絲時機。
某夜,宮中悄無聲息,唯有月光灑在冷冷的石板上。李亨獨自一人,坐於書房內,手中把玩著一枚銅製的棋子。他凝視著棋盤上的局勢,猶如凝視眼前的複雜局面。
“陛下,情況如我們所料。”程知凡的聲音打破了沉默,“趙希和李建成的支持者,果然按我們預料的那樣,正在與突厥的使者秘密接觸。密探已經確認,二者計劃聯合外敵,向朝中部分大臣傳遞支援的訊號。”
李亨的臉色微沉,但隨即恢復了平靜:“好,看來他們的行動已經開始了。明日,我將召集朝中所有重臣,召開一次重要的朝議。”
“是。”程知凡點了點頭,“不過,陛下,趙希與李建成的勢力龐大,若直接動手,恐怕會引起更大的震動。”
“我知道。”李亨緩緩說道,“不動聲色,以不變應萬變。這是我從未忘記的治國之道。”
狄仁傑在一旁默默觀察,終於開口:“我們不能低估這些人的智慧,他們雖然被權力所欲所惑,但依舊深知如何掩藏自已的真實意圖。如果我們想在這場棋局中獲得勝利,就必須以‘反向思維’為主。”
李亨目光一凝:“反向思維?”
“是的。”狄仁傑淡淡一笑,眼中閃爍著如冰般的寒光,“如果我們假裝出手,給予他們錯覺,他們便會以為自已已經佔據了主動,進而開始犯錯。”
程知凡眼中也閃過一絲恍然:“你的意思是,我們故意放出假訊息,誘使他們做出不利的決定,暴露自已?”
“正是。”狄仁傑的神色愈加從容,“我們可以放出訊息,說我們已經同意與突厥和解,同時準備派遣大軍進行聯合作戰。如此一來,趙希與李建成等勢力,定會以為一切已成定局,他們便會在沒有警覺的情況下,冒險與突厥聯合,試圖發動政變。”
李亨眼中亮起一絲讚許:“狄仁傑,果然深思熟慮。若如此,他們一旦真的與突厥接觸,我們便能以此為證,立即發動反擊。”
“沒錯。”狄仁傑的嘴角微揚,“而且,藉機掌控更多的盟友和權力。只要他們暴露出來,一切就會迎刃而解。”
“不過……”程知凡略微停頓,“他們若是真的與突厥聯手,恐怕會更為謹慎,不容易讓我們輕易抓住把柄。”
李亨冷靜道:“沒錯,因此,我們要讓他們主動暴露出來。反制的時機,一定要精準。”
權力的天平
第二日,朝議如期舉行。整個朝堂上,群臣雲集,氣氛凝重。李亨端坐在龍椅上,雙目如炬,目光掃過每一位大臣。趙希和李建成的支持者在其中顯得尤為突出,但李亨心知肚明,這些人的目光之中,掩藏著太多不可告人的算計。
李亨輕啟朱唇,聲音低沉而有力:“眾卿,近日我大唐國運已遭遇外患,西域天狼會與突厥等諸多外敵蠢蠢欲動。眾卿應當提攜國家,為國分憂。”
眾大臣紛紛低頭,表示臣子定會盡忠職守。然而,李亨並未立刻展開話題,而是從容將話題引向了其他事務,讓朝堂氣氛再度沉寂。
趙希和李建成的支持者並未有太多表情,他們深知,今日的朝議恐怕只是李亨的一次“試探”,他究竟打算做什麼,還需他們細細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