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決戰

程咬金站在北方的曠野上,風沙撲面而來,寒意刺骨。他已經連續三天沒有閉眼,思緒如潮水般湧動,心中的責任感越來越沉重。長安城、突厥的軍隊、士族的叛亂……一切似乎都在他肩上交織成一張巨大的網,每一根絲線都決定著大唐的未來。

眼前的戰場,雖然平靜無波,但程咬金知道,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北方的突厥,已經集結了大規模的騎兵,準備發起猛烈的進攻。長安那邊的局勢,也依舊緊張。儘管程咬金已經派出一部分精銳部隊,確保了邊疆防線的穩固,但敵人已經越來越逼近。而此時,士族的勢力依然在長安城內蠢蠢欲動,伺機而動。

“將軍,前方的地形適合伏擊,若現在發動進攻,突厥的主力軍很可能會中我們埋下的圈套。”副將劉懷遠指著前方的沙丘,沉聲說道。

程咬金眯起眼睛,心中暗自計算。突厥的軍隊,以騎兵為主,機動性極強,一旦陷入長時間的對峙,他們將會利用自已的騎兵優勢,不斷騷擾和打擊我軍後方。若想一舉摧毀他們,必須抓住他們進攻時的破綻。

“立即開始部署,選好埋伏地點,等敵軍進入包圍圈後,立刻出擊。”程咬金果斷下令,“這一戰,不能再有任何猶豫。”

然而,正當程咬金準備進行最後的部署時,一名急報使者突然趕到,送來了一封來自長安的密信。程咬金接過信件,迅速展開,上面的字跡蒼勁有力——

“程將軍,長安局勢已緊急。士族的反叛力量已經開始集結,若再拖延,宮中的支持者會開始倒向敵人。請速速決斷,長安的命運,與你我共存。”

程咬金的心猛地一沉,李世民的戰報中並未透露出突厥的局勢有任何改變,而士族的反叛行動卻愈加急迫。若此時未能穩定長安,士族很可能趁機發動政變,甚至威脅到李世民的安全。即便他在邊疆獲得勝利,若長安一旦喪失控制,整個大唐也會陷入徹底的動盪。

程咬金猶豫了片刻,緊握拳頭:“不能再等,必須馬上決斷!”

他深知,一場決定命運的戰鬥,已經悄悄拉開了帷幕。無論突厥是否被擊退,士族的背後勢力早已虎視眈眈。他不能再將時間浪費在敵人的妥協上,必須趁敵人未完全成形之際,決一死戰。

“傳令全軍,今晚出擊!”程咬金低聲下令,目光如鐵般堅定,“務必全力壓制突厥主力,決不能讓他們有機會反擊。”

與此同時,程咬金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決策——當突厥主力被擊潰,長安的局勢若有動盪,他必須親自回城。只有親自回去,他才能確保士族不會藉此機會挑起亂局,背叛者不能再有喘息之機。

夜幕降臨,戰爭的號角吹響。

夜色漸深,突厥的軍隊進入了程咬金精心設下的埋伏圈,程咬金親自指揮著伏擊行動,戰場上的氣氛愈加緊張。沙塵飛揚,寒風如刀割一般劃過臉龐,程咬金的視線如鷹隼般銳利,盯緊每一個可能的戰機。

“放!”程咬金一聲令下,藏匿在沙丘後方的弓箭手瞬間拔弓搭箭,數百支箭矢呼嘯著射向突厥軍隊。與此同時,埋伏在兩側的騎兵如同猛虎出籠,猛撲向敵人。

突厥騎兵原本以為自已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卻未曾料到在這片荒原中,竟會有如此精妙的佈陣。突如其來的攻擊,讓突厥軍隊措手不及,進攻隊形立刻被打亂,混亂中敵軍被我軍精銳騎兵夾擊。戰場上,刀光劍影,弓箭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突厥騎兵毫無準備,迅速陷入了我軍的包圍之中。

程咬金親自策馬指揮,揮劍一斬,又一名突厥戰士倒下。他的目光如電,掃過戰場每一個角落,精準地指揮著每一個動作。不到一個時辰,突厥的主力騎兵幾乎全線崩潰,殘兵敗將四散逃竄。

“程將軍,突厥的主力已被殲滅,剩餘的部隊正向北撤退!”副將劉懷遠帶著一絲欣喜的神情,快步上前報告。

程咬金深吸了一口氣,握緊劍柄:“不能輕敵,追擊,不給他們任何喘息之機!”他知道,這場戰鬥的勝利只是暫時的,突厥不可能輕易放棄,只要他們還有一絲力氣,就會捲土重來。因此,必須徹底打垮敵人,才能確保長安的安全。

隨著最後一波突厥騎兵被殲滅,戰場逐漸恢復了寧靜。程咬金的心情依然沒有鬆懈,他清楚地知道,雖然這一戰暫時穩住了北方局勢,但長安的風暴才剛剛開始。

回到長安的決定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戰場上,沙漠的蒼涼與血腥的味道交織成一幅殘酷的畫面。程咬金望著遠方漸行漸遠的突厥殘兵,心中一片沉寂。他知道,儘管眼前的戰鬥暫時告一段落,但他還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士族的背叛,宮中的政變,長安城內那股潛藏的暗流,隨時可能爆發。

他心中已經做出了決定:戰場的勝利不能再拖延,他必須立即帶隊返回長安,處理內政中的動盪。長安的命運,最終取決於他是否能夠迅速控制住局面,避免朝廷的內訌演變為政權的覆滅。

“出發!”程咬金低聲命令,目光如火一般堅定。他的步伐雖沉穩,但心中的責任感早已讓他焦急難耐。無論戰場如何變化,長安才是決定一切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