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踏上了離開山村的征程。那一天,他揹著簡陋的行囊,獨自一人走出村口,心中充滿了既期待又緊張的複雜情緒。遠離家鄉的熟悉與安逸,向著陌生的未來邁出一步,每一步都像是走向了另一種命運。
一路上,程咬金穿行於茫茫大山之間,走過被風雪侵蝕的小道,心裡想著自已所追求的那個理想。雖然他並未完全理解自已要追求的是什麼,但一種對“改變命運”的渴望,卻深深埋藏在心底。他不是要做一個單純的農民,也不是滿足於一生都平凡無奇。英雄的世界,才是他想要的。
幾個月後的某一天,程咬金終於找到了一個較大的城市——洛陽。這裡的繁華和熱鬧讓他感到驚訝,然而背後也隱藏著無數的風雲變幻。隋朝已漸顯衰弱,百姓疾苦,戰火紛飛,天下群雄並起。
程咬金經過多日的打聽,終於得知,李淵、李世民父子正在召募義士,準備起義推翻隋朝,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唐朝。這個訊息如同火種,點燃了程咬金心中的希望,他暗自發誓,要在這場大潮中找到屬於自已的一席之地。
一、與秦叔寶初識
程咬金加入了李淵的隊伍,雖然剛剛投軍,依然算不上什麼大人物,但他那股子不服輸的勁頭與與生俱來的力量,迅速引起了李淵手下眾將的注意。一天,李淵派遣秦叔寶去帶領新兵訓練,而程咬金也被分到了秦叔寶的麾下。
秦叔寶,名秦瓊,原是隋朝的一位猛將,後來投奔了李淵,成為他最得力的戰將之一。秦叔寶的英俊與威武在軍中早已聲名遠揚。程咬金初見秦叔寶時,便深感敬佩。與程咬金的直率豪爽不同,秦叔寶雖然外表剛毅,內心卻非常沉穩,舉手投足間透出一種天生的指揮官氣度。
他們初次見面時,程咬金並沒有刻意去迎合秦叔寶的威嚴,而是自信地走上前,主動打招呼:“秦將軍,程咬金,願為您效力!”他的聲音洪亮有力,像是迎風而來的雷鳴。
秦叔寶上下打量了一番程咬金,發現這位年輕人身材魁梧,氣宇軒昂,儘管有些年少氣盛,但從眼神中可以看出一種不屈的力量。“嗯,不錯,年輕氣盛有氣概。”秦叔寶點點頭,滿意地說道,“但記住,在軍中,沒有什麼比紀律更重要的。你跟著我,先從基本的軍規開始學起,若能遵守軍令,必定能有所作為。”
程咬金當時並未明言承諾,但他心裡清楚,秦叔寶是自已能學習與依賴的第一位真正英雄。這段時間裡,他跟隨秦叔寶學習兵法,磨礪自已的武技。每次訓練,程咬金都拼盡全力,雖然總是被秦叔寶批評動作不夠規範,但他從不氣餒。每天的訓練結束後,程咬金都自已偷偷練習,反覆琢磨,直到技術逐漸成熟。
二、初嘗戰火
不久,李淵的起義軍迎來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戰鬥。程咬金和秦叔寶一同被派往前線,參與了攻佔洛陽附近的一次重要戰役。那場戰鬥異常激烈,敵軍人數眾多,兵力強大,雙方激烈廝殺。程咬金的心臟如同戰鼓般劇烈跳動,雖然這是他第一次上戰場,但他的血液中早已埋藏著戰士的基因。
這場戰鬥的前期,李淵的隊伍陷入了僵局,士氣低迷。程咬金感到局勢緊張,他心中一股強烈的衝動升騰而起,他知道,自已不能就這樣坐視不管。他找到秦叔寶,鼓起勇氣說道:“秦將軍,我有一個主意,能否突破敵軍防線,改變戰局?”
秦叔寶略微皺眉:“你的主意是什麼?”程咬金直言不諱:“我們可以繞過敵軍正面,悄悄從側翼偷襲。敵人會因為我們的突襲而分心,這時再發動主攻,定能打破僵局!”
秦叔寶看著程咬金,眼中露出一絲讚許。“你有膽識,有衝勁,但也要小心,戰場上不是兒戲,貿然出擊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不過,他依然同意了程咬金的提議,帶領著部分精兵執行了這一戰術。
當程咬金帶領隊伍繞到敵軍側翼時,他的心臟幾乎要跳出胸膛。大雨滂沱,刀光劍影中,他只聽見自已愈加急促的呼吸聲。在秦叔寶的指揮下,程咬金猛地衝向敵陣,揮舞著大斧砍下了數名敵軍士兵。每一次斧頭砸下去,程咬金的內心便湧起一股異樣的快感,彷彿這一斧砍下,不只是敵人的生死,更是他自已對命運的挑戰。
戰鬥持續了幾個小時,最終,李淵的軍隊憑藉程咬金與秦叔寶的突襲,成功突破敵軍防線,取得了勝利。這場戰役成為程咬金軍旅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第一次感受到戰鬥的真正意義:不是單純的血腥,而是為了理想、為了大義、為了背後無數百姓的未來。
三、初次立功
戰後,李淵親自召見了程咬金,讚揚了他的勇氣與機智:“程咬金,雖然年輕,但你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膽略與智慧,值得我重用。”程咬金被任命為先鋒,成為李淵麾下的重要將領之一。
從此,程咬金不再是一個草莽少年,而是成了一個真正的戰士。他的名字開始傳遍軍中,許多士兵都對這位年輕的將領充滿敬意,稱他為“程三斧”,因為他的每一斧下去,都能給敵人帶來致命一擊。
然而,儘管程咬金的內心充滿了成就感,但他清楚,這場戰爭僅僅是開始,自已的道路還遠遠沒有結束。在李淵的大業中,他依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棋子,而那個真正能改變天下命運的偉大英雄,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等待著他。
他深知,只有不斷歷練、不斷超越,才能真正成為改變命運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