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所處的局勢愈發複雜,他知道,這不僅是自已與乾隆帝之間的博弈,更是一場朝堂上各大勢力間的權力爭鬥。每一個決策,都必須謹慎至極,每一步棋,都可能決定自已的命運。
和珅並未急於採取強硬手段,而是選擇了透過更加微妙的方式,來穩定自已的地位。他在朝中的每一次出場,都充滿著深思熟慮的策略和佈局。他知道,任何一絲的疏忽,都可能會讓他陷入危險的境地。
李侍堯的動向依舊是和珅最為關心的焦點。李侍堯這一位清朝的重要大臣,雖然表面上與和珅保持友好關係,但他背地裡卻心懷叵測,意圖在乾隆帝心中挑起對和珅的不信任。和珅知道,若是李侍堯在朝中得勢,自已的處境必將更為艱難。
於是,和珅決定採取更為隱秘的手段,藉助自已在宮中積累的影響力,逐步削弱李侍堯的影響力。他的行動迅速而果斷,透過與朝中其他官員的溝通和拉攏,開始在背後暗中施壓。
與此同時,乾隆帝也在密切觀察和珅的一舉一動。雖然他在表面上展現出對和珅的信任,但心中的疑慮始終沒有完全消除。最近,朝中關於和珅權力過大的議論愈發增多,甚至有聲音認為和珅的權力集中過於嚴重,已經對朝政構成了威脅。
在一次御前大典上,乾隆帝與和珅再度相見。這次,乾隆帝的態度比以往更加冷峻。他沒有像往常那樣親切地與和珅交談,而是直接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和大人,你是否考慮過,朝中其他大臣的聲音與意見?如果你的權力過於集中,勢必引發朝中的不滿,甚至可能導致動盪。”
和珅心中一凜,但表面上依舊鎮定自若。他低頭恭敬答道:“陛下,臣一直秉持著為大清江山社稷考慮,絕無任何私慾。臣的職責在於輔佐陛下治理國家,決不允許因一已之私影響朝政。若陛下覺得我的權力過大,臣定會主動退讓,以確保朝中和諧。”
乾隆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感,似乎在衡量和珅的誠意。片刻後,他微微點了點頭:“好,既然如此,朕相信你可以自我約束。不過,和大人,記住,朝政之事,不能一人獨斷。你要與其他大臣共同合作,才能共同治理大清。”
和珅心中一動,知道乾隆帝的話語並非完全是信任,更多的是一種警告。他明白,乾隆帝的顧慮仍然存在,而自已的權力,依舊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儘管表面上得到了暫時的寬鬆,但這並不意味著和珅能夠鬆懈。
離開宮殿後,和珅迅速召集了手下的親信們商議對策。他知道,乾隆帝的一番話,實際上是在提醒自已,要謹慎行事,避免過度集中權力。他決定,暫時保持低調,避免引起乾隆帝的不滿,但也不能完全失去主動權。
“趙廣泰,安排一次與李侍堯的會面,我需要了解他最近的動向。”和珅深吸一口氣,冷靜說道。
趙廣泰點了點頭,迅速離去。他知道,和珅這次決定與李侍堯進行一次對話,顯然不單純是友好的商討,而是要透過這場會面,瞭解李侍堯背後的真實意圖。
會面當天,李侍堯按和珅的安排來到了和珅府邸。兩人相對而坐,氣氛微妙而緊張。李侍堯面色沉穩,似乎沒有察覺到和珅內心的波動。
和珅端起茶杯,輕輕地抿了一口,語氣緩慢而平和:“李侍堯大人,近來聽聞你在朝中頗有不滿,甚至有些人言辭激烈,暗示我的權力過大。你怎麼看?”
李侍堯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和大人,您這話說得有些過了。我不過是聽聞一些風言風語,並未對您有何特別看法。畢竟,您在朝中的地位不可小覷。”
和珅的目光銳利,直視李侍堯:“既然如此,那你對朝中事務有什麼意見?你認為當前朝政,存在哪些問題?”
李侍堯頓了頓,稍微沉吟後才答道:“陛下的眼光並非無懈可擊,有時過於依賴某些個別大臣,而忽視了朝中其他有能力之人。若陛下能夠多聽聽我們這些人的意見,或許大清江山能更加穩固。”
和珅微微一笑,心中已有打算:“你說的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我們也要明白,一國之君,決策往往不可能聽取所有人的聲音。要讓朝政安定,必須依賴有經驗、有能力的臣子。”
李侍堯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似乎覺得和珅話中有話,但又未深入追問。
會面結束時,和珅心中清楚,李侍堯並非完全忠誠,他心中已有私心,並試圖在朝中尋找機會。然而,和珅並不急於揭露,而是將其視為潛在的威脅,等待時機來做出反擊。
和珅回到府中,深深地吸了口氣。最近幾天的風波讓他更加清楚,自已所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來自乾隆帝,還有來自朝中那些意圖挑戰自已地位的大臣們。每一場政治博弈,都是刀尖上的舞蹈,而和珅已決定不再退縮。
他必須步步為營,做好一切準備,才能在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中,站穩腳跟,重新奪回自已應有的地位。
這一切,都將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迎來一次更加激烈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