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和珅與乾隆帝深夜對話後,心中的沉穩與警覺逐漸被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感所取代。宮中的風起雲湧,皇帝的警告,曾國藩的壓力,以及朝中各大權臣的暗潮洶湧,使得和珅明白,若想繼續穩固自已的地位,便必須不顧一切地推進計劃,哪怕這意味著要背水一戰。
和珅的決策已經不僅僅是關於權力的爭鬥,更關乎他個人未來的命運與整個朝廷的格局。他已經沒有太多的退路,尤其是在曾國藩那邊,若不給對方足夠的承諾與回應,隨時可能反目成仇,而一旦他失去這個重要的盟友,整個局勢的走向將徹底改變。
“此刻,唯有速戰速決。”和珅在書房中自語,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他坐在案前,手指快速地翻動著一張張奏摺,腦海中不斷地醞釀著如何能在權力的漩渦中佔得先機。每一步棋,都要踏得穩且狠。和珅知道,越是關鍵時刻,越不能顯露絲毫軟弱,否則不僅對自已不利,甚至可能引來他人的伺機而動。
“李侍堯和張廷玉的分歧,已經到了非同小可的地步。若我能乘勢而為,或許能夠徹底控制朝局。”和珅的思維迅速運轉,他知道自已要做的,不僅是擊破敵人的防線,更是要在適當時機拉攏更多的盟友,穩住乾隆的信任。
他突然起身,走到書架前,取下其中一卷《大清律例》。這本書是他反覆研讀的法典,其中不僅記載著朝堂的運作規律,也包含了權力鬥爭中的種種手段與技巧。和珅輕輕撫摸著書頁,目光定格在其中一則規定上,心中突然有所領悟。
“不能急,必須等待那一刻。”和珅的嘴角微微揚起,隨即迅速轉身,命人準備與崔應元見面。
不久之後,崔應元便匆匆進入書房,他神色凝重,顯然有重要訊息要稟告。
“和大人,李侍堯與張廷玉的矛盾已經公開化。最近,兩人多次在朝中當面爭執,言辭激烈,似乎已經無法回到之前的合作關係。”崔應元的聲音低沉,“此外,宮中的一部分權臣,似乎也開始對李侍堯的領導力產生了質疑。”
和珅微微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清晰的計劃。他知道,時機已經成熟,若再不出手,恐怕就錯過了徹底打破李侍堯和張廷玉聯盟的最佳機會。
“準備好一份密摺,交給宮中某些重量級人物。我親自寫信給曾國藩,促使他行動。”和珅目光冷峻,“明天,我會與李侍堯會面。”
崔應元一愣,顯然沒想到和珅會做出如此決定。“大人,您真的要與李侍堯面對面談判?他如今正值危機之時,恐怕會採取極端手段。”
和珅淡淡一笑,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正因為他如今危機重重,才是我最好的機會。若我能與他達成某種默契,不僅能夠穩住朝中局勢,還能在乾隆面前再立一功。”
崔應元雖有些疑慮,但還是點頭應命,立刻準備相關事宜。
第二天,和珅在一處幽靜的御花園中與李侍堯會面。和珅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高高在上,而是與李侍堯平等地坐在石桌旁,氣氛顯得異常凝重。
李侍堯看上去蒼老了許多,面色略顯疲憊,眉宇間透著幾分不安與焦慮。他深知眼下的局勢對自已不利,若繼續與張廷玉僵持不下,自已恐怕將陷入絕境。
“和大人,今日特意見你,想必是有所打算。”李侍堯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試探。
和珅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李侍堯大人,局勢至此,恐怕再沒有多少人願意與你並肩作戰了吧?”
李侍堯眼中閃過一絲震驚,隨即冷靜地看向和珅:“你是想說什麼?”
“我想說,張廷玉這次與您鬧得不可開交,恐怕已經沒有迴旋餘地了。”和珅的語氣漸漸低沉,“您不妨考慮與我合作,共同削弱張廷玉的勢力,穩住朝中的局面。”
李侍堯眼神一凜,似乎明白和珅的意圖。“與您合作?”他冷笑一聲,“你以為我會相信你嗎?”
和珅的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他沉默片刻,緩緩說道:“李大人,你不妨想一想,若繼續與張廷玉爭鬥下去,不僅會兩敗俱傷,甚至連我們與乾隆帝之間的關係也會受到影響。而若你選擇與我聯手,屆時我們可以掌握更多的權力,甚至能夠將朝中的權勢重新分配,確保你的地位不受威脅。”
李侍堯沉默了片刻,顯然在深思和珅的提議。和珅知道,自已需要給出足夠的誘餌,讓李侍堯看清眼前的利害關係。
“我知道,你心中可能還有疑慮。”和珅輕聲說道,“但你要知道,我的計劃遠比你想象的更周密。我們可以共同藉助乾隆帝的信任,讓這個朝廷更加穩固。而你,將會在其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李侍堯終於抬起頭,眼中露出一絲猶豫,但隨即又冷靜下來:“好,我答應你。但是,你得保證給我足夠的保障。”
和珅微微一笑,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他知道,李侍堯最終答應合作,不過是因為他已經看到了和珅所能提供的利益。此時的李侍堯,已經沒有退路可走,合作是他唯一的選擇。
“放心,李大人,合作一旦開始,您必定能感受到我為您準備的保障。”和珅語氣堅定,已經開始構建未來的利益鏈條。
和珅與李侍堯的會談達成了初步的協議,但他深知,這僅僅是開始。接下來,他需要繼續施展巧妙的手段,利用張廷玉與李侍堯的矛盾,逐步拉攏更多的力量,最終達成自已的目標。
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