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封乾隆帝的信送來後,和珅的心情一直無法平靜。乾隆帝雖未顯露出直接的敵意,但那封簡短的信中暗含的警告,卻讓他感到一絲前所未有的緊張。這是一次微妙的考驗——既是對他智謀與耐性的試探,也是對他忠誠度的考量。而最令他感到威脅的,是宮中那些日益興起的暗流。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和珅依舊按部就班地佈置著自已的計劃,既不急於行動,也不讓自已顯得過於鬆懈。然而,他深知,權力的遊戲從來沒有簡單的安全邊際,任何時候都可能迎來致命的翻盤。尤其是在乾隆帝的面前,任何小小的失誤,都可能成為致命的罪狀。
與此同時,李侍堯與張廷玉的對立愈發加劇。張廷玉一方面在朝中積極佈局,尋找更多的支持者,另一方面,他對李侍堯的抱怨也愈加明顯。而李侍堯則在宮中游走,不斷地與外部勢力聯絡,尋求新的靠山。這一切讓和珅覺得,機會即將到來。
和珅的府邸依舊是他佈置權力棋局的核心。室內燈光昏黃,和珅坐在案前,思索著接下來的行動。此時,他的心腹們已經彙集到一起,準備開始最終的佈局。
“崔總管。”和珅低聲道,“這幾天,宮中的風聲如何?李侍堯與張廷玉的矛盾,有沒有進一步加深?”
崔應元恭敬地答道:“回大人,李侍堯已經在與幾位外部官員聯絡,表面上仍在維持與張廷玉的合作,實際上卻在試圖拉攏更多的支持者。而張廷玉方面,也在朝中小範圍內散佈關於李侍堯圖謀篡權的言論,甚至有人開始私下議論,認為李侍堯已經有了與外部勢力合作的打算。”
和珅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已經能夠感受到,局勢的重心已經開始悄然轉移,李侍堯和張廷玉的關係越發緊張,而乾隆帝對他們的懷疑,也在不斷加深。現在的局面,雖然表面上兩方仍在拉鋸,但實際上,他們已經陷入了無法回頭的深淵。和珅只需將這一切推向高潮,便能從中漁利。
“繼續觀察他們的動向,”和珅緩緩道,“同時,我們要做好準備,一旦時機成熟,立即向乾隆帝傳遞訊息,讓他了解李侍堯與張廷玉的密謀,必須讓皇帝看到,若他們聯手,將對整個朝廷造成多大的威脅。”
“是,大人。”崔應元應道。
正當此時,屋外傳來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一名急匆匆的侍衛推門而入。和珅抬頭看向他,眉頭微微一挑。
“有什麼緊急情況嗎?”和珅問道。
侍衛低頭恭敬地回道:“大人,皇宮中傳來訊息,李侍堯與張廷玉今日已經在乾清宮秘密會面,討論朝中權力重組事宜。”
這一訊息猶如一顆石子投進了和珅的心湖,激起了陣陣漣漪。他的眼神閃爍,嘴角微微揚起,心中已然有了計較。李侍堯與張廷玉的會面,意味著兩方的矛盾已經無法再隱藏,雙方都在為自已爭取更多的籌碼。此時,如果能夠巧妙地插手,既能讓乾隆帝感受到自已的忠誠,又能透過這次機會,徹底撕裂兩人之間的合作,成為真正的最大受益者。
和珅心中暗自決定,此刻便是決定他未來命運的關鍵時刻。和珅站起身,走到窗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低聲說道:“崔總管,準備好,等我下令,一旦李侍堯與張廷玉的會面開始,我們便立刻行動。”
“明白,大人。”崔應元恭敬應答,顯然已經察覺到和珅即將展開更為激烈的佈局。
然而,和珅知道,眼下的行動不容有失。他從一開始就意識到,這場權力的博弈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而這次的出擊,或許就是自已能否繼續維持地位的最後一搏。如果成功,他將成為乾隆帝心中的定海神針,繼續坐穩朝中權力的巔峰;如果失敗,那麼他將一無所有,甚至會遭遇毀滅性的打擊。
幾天後,乾清宮內的氣氛愈加緊張。和珅的心腹們已經開始密切關注宮中的一舉一動,他的侍衛也時刻保持警覺。終於,李侍堯與張廷玉的會面如期舉行。當和珅得知訊息時,他的心跳開始加速。這一刻,正是他行動的時機。
“崔總管,準備。”和珅淡淡地說。
崔應元立刻點頭,快速離開房間。和珅緩緩走到書桌前,拿起一支筆,迅速寫下一份密信。信中簡潔明瞭,內容直指李侍堯與張廷玉的合作可能帶來的危機,暗示宮中已然有人察覺他們的謀劃,提醒乾隆帝必須提前做出決定。
“這封信,送入皇宮。”和珅說道,眼神冷峻。
信使離開後,和珅緩緩坐回椅子上,目光中流露出幾分冷靜與決絕。他深知,乾隆帝若看到此信,定會立刻做出反應,而無論結果如何,這一次,他已經下定決心,與乾隆帝一同走到最後。
宮中的風波,將在此時爆發。而和珅,將成為這場風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