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章 邊疆風雲,決戰的序幕

大唐的邊疆自李世民上臺後,已經逐漸恢復了穩定。然而,在這份看似平靜的表象下,隱藏著極大的危機。回紇和吐蕃,依然是李世民心頭最深的隱憂。隨著時間的推移,吐蕃在西南的擴張變得愈發顯眼,回紇內亂雖暫時平息,但其中的暗流依舊洶湧,李世民知道,這兩股外部勢力的威脅,隨時可能爆發成真正的戰鬥。

在大唐的北方,程咬金和尉遲恭正在日夜守衛邊境,而在西南,秦叔寶和單雄信也在盯著吐蕃的一舉一動。李世民深知,自已不能再沉默下去,必須採取更為果斷的行動,才能徹底扭轉局勢。

在這其中,李世民最為依賴的,仍然是那些鐵血將領——程咬金、秦叔寶、尉遲恭等人。這些將領的忠誠與勇猛,使得大唐的邊防線幾乎無懈可擊。然而,李世民心中清楚,單單依靠武力,未必能避免一場戰爭的爆發。

“回紇雖暫時安靜,但他們並不會永遠坐視我們大唐的崛起。”李世民站在宮殿中,凝視著遠方,“我不能掉以輕心。吐蕃的威脅也是不容忽視,尤其是西南的邊界一旦失守,將會對大唐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

李世民深知,戰略部署和外交同樣重要。為了更好地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他決定與朝中的重臣們再次討論邊疆的防務,尋求最佳的應對策略。

這一天,李世民召集了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幾位老臣,會議室內氣氛異常凝重。李世民開門見山:“如今,回紇與吐蕃的威脅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西南邊疆,吐蕃的野心逐漸浮出水面,若我們不採取強硬措施,恐怕後患無窮。”

房玄齡沉思片刻,略帶擔憂地說道:“陛下,吐蕃的崛起並非偶然,他們在西藏一帶已經有了較強的控制力,若我們不採取行動,恐怕一旦時機成熟,他們會繼續擴充套件勢力,甚至威脅到大唐的西南。”

杜如晦面色凝重:“回紇的情況也不容忽視。雖然目前他們的內部有些動盪,但回紇大草原的強盛,卻讓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若他們藉著內部分裂,聯合吐蕃或其他力量,對大唐發動突襲,我們將面臨兩面夾擊的困境。”

魏徵的眉頭緊鎖:“陛下,若想以外交為主,最好的辦法便是加緊與周邊國家的聯盟,尤其是與西域的聯絡。這樣一來,即便吐蕃和回紇聯合起來,我們也能擁有更多的戰略選擇。”

李世民目光一閃,沉聲道:“外交與武力並舉,這正是我所考慮的方向。我已經派遣房玄齡與杜如晦前往回紇,分化回紇的貴族,爭取他們中的親唐勢力。同時,我也在考慮,透過西域商路,加大與突厥以及其他民族的合作,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外交空間。若吐蕃敢有所動作,我們將採取措施,斬斷他們的擴張。”

李世民的決策一言九鼎,幾位老臣紛紛點頭稱是。會議過後,李世民立即開始佈置相關行動。他決定不直接與吐蕃發生大規模衝突,而是透過一系列巧妙的外交策略,拉攏西域及回紇的親唐勢力,從而形成夾擊之勢,同時透過加強邊疆防線,確保大唐在西南的安全。

然而,吐蕃的動作顯然並未按李世民的設想停下。隨著春季的來臨,吐蕃方面突然派遣大量部隊向西南邊境集結,兵鋒直指大唐的邊境。李世民意識到,這一切並非偶然,吐蕃的野心已經不僅限於西南,而是有可能覬覦更廣闊的疆域。

西南的邊疆,豈能任人蹂躪?李世民做出了決定。他命令程咬金、尉遲恭等一眾名將率兵前往西南,與秦叔寶和單雄信一同防守邊疆。與此同時,他指派房玄齡和杜如晦繼續與回紇談判,爭取透過外交手段為大唐爭取更多的時間。

西南,程咬金的鐵騎已整裝待發,而吐蕃的第一波進攻已悄然逼近。李世民站在宮殿內,看著遠處的天際,心中早已決定,若敵人敢來,他必將毫不猶豫地出擊。而這一場風暴,也將成為決定大唐命運的關鍵時刻。

4o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