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章 戰火燃起,兄弟割席斷交

長安的氣氛愈加緊張,風聲鶴唳,朝堂之上暗流湧動。隨著李世民逐步鞏固自已在軍中的力量,李建成和李元吉逐漸感受到來自兄弟的威脅。李淵年事已高,健康日益虛弱,他的立場也越來越含糊不清,讓整個朝堂陷入了空前的動盪。三個兒子的權力鬥爭已從宮廷蔓延至整個朝政,甚至地方,帝國的局勢已經危在旦夕。

李世民早已做好了準備。內外一切力量的積蓄終於迎來了爆發的時刻。李建成雖然依託父皇的權威在朝堂佔據一定的優勢地位,但他深知,李世民的軍隊已逐漸強大,自已不可能再這樣持續下去。對於李建成來說,如果再不採取行動,自已將永遠無法穩固自已的太子位置,甚至可能會被李世民徹底取而代之。

李建成心思縝密,早已開始行動。他秘密聯絡了部分朝中的重臣,與他結盟,一方面拉攏勢力,另一方面也準備部署對李世民的打擊。他知道,若不盡快消除李世民的威脅,自已的江山便如同隨風飄蕩的沙土,隨時可能傾覆。李建成開始不斷透過各類手段削弱李世民的支援網路,試圖在朝堂之上給李世民製造困難和麻煩。

然而,李世民在暗中籌謀的進展遠超李建成的想象。他並沒有急於動武,而是選擇透過更加高效的政治手段反擊。房玄齡、杜如晦等一批忠誠之士不斷向李世民提供情報和支援,使得李世民在朝堂上如魚得水。他透過一系列明裡暗裡的策略,迫使李建成無法保持原本的優勢地位,逐步削弱了李建成的一部分重要支援力量。

與此同時,李元吉的態度變得越來越模糊。雖然表面上,他依然和李建成保持同盟關係,但心底的不安與野心已經讓他萌生了動搖的想法。李元吉知道,若繼續支援李建成,自已恐怕始終只能是一個輔助者,永遠不能擁有真正的權力。於是,他開始暗中接觸李世民,希望能夠藉此機會找到一個屬於自已的機會,擺脫李建成的牽制。

李世民並沒有急於回應李元吉的試探。他深知,李元吉雖然搖擺不定,但他始終未能擺脫李建成的束縛。李世民決定採取觀望策略,保持冷靜,耐心等待李元吉徹底站隊的時機。畢竟,他已經能夠掌控大唐最強的軍事力量,戰爭的主動權依舊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中。

一切準備妥當,李世民終於下定決心,採取了果斷的行動。為了徹底打破李建成的力量,李世民命令自已的親信迅速集結兵馬,發動了一次令人措手不及的軍事行動。李世民的部隊悄然進入了長安城內,迅速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軍事重地,這一行動標誌著他決心動手的訊號。

李建成被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震驚了。原本他以為李世民會繼續在朝堂上與他進行鬥爭,而不是在這個時刻選擇直接動手。他急忙調動自已的部隊反擊,但由於李世民的出其不意,李建成的反應顯得遲緩而不力。李世民的軍隊一度佔據上風,長安城的局勢迅速惡化。

而此時的李淵則完全處於失控狀態,他深知,自已再也無法左右這場兄弟之間的鬥爭。李淵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面對朝堂和軍中的雙重壓力,他幾乎無法做出任何有效的決策。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衝突已經沒有任何調和的餘地,李淵只能看著自已的兒子們走向無可挽回的深淵。

李元吉終於做出了決定。他知道,若繼續支援李建成,自已將永遠無法站上權力的頂峰。於是,他終於選擇站在李世民一邊,背棄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倒戈,使得李建成的支援陣營發生了崩塌。李世民藉此機會,集結起更多的支援力量,迅速擊潰了李建成的反撲。

李建成明白,自已已經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他失去了父皇李淵的支援,失去了朝中大臣的信任,連李元吉也背離了他。面臨這樣的局面,李建成只能選擇割席斷交,徹底放棄一切。李建成的失敗,意味著李世民正式接管了大唐的命運。李建成最終選擇了逃亡,失去了原本屬於他的太子寶座。

隨著李建成的落敗,李世民的力量一舉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李淵此時再也無法改變局勢,他終於意識到,自已已無法繼續控制大唐的未來。李世民經過長久的籌謀與努力,終於走到了這一刻,他的勝利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決定了大唐的未來將會落入他的掌握之中。

長安的天空陰雲密佈,風暴的餘波尚未散去。而李世民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儘管他贏得了這場兄弟之爭,但真正考驗他的大唐江山,依舊等待著他去平定。

大唐的未來,依然充滿變數,然而,這一切的答案,已不再掌握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手中,而是李世民一人的掌控之下。

4o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