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章 三星洞府

在那鴻蒙初闢之時,天地間有一奇石,受日月精華滋養億萬年。靈石聳立於高山之巔,白日裡,它傲然直面那熾熱驕陽,盡情吸納著最為純粹、強盛的陽氣,周身似被一層金芒籠罩,每一寸石體都在陽氣的灌注下熠熠生輝,彷彿孕育著無盡的生機與力量;夜幕降臨,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灑落在它身上,它又如同一位靜謐的智者,默默接納著那幽寒的陰氣,此時的它仿若披上了一層銀紗,於清冷中透著神秘深邃。

彭蓬的魂魄,宛如一縷無根的輕煙,在世間飄蕩遊蕩,不知為何,竟機緣巧合地飄入了這蘊含著無盡奧秘的靈石之中。或許是命運的捉弄,他在其中與那至陰之氣相互交融,從此只能以魂魄之態現身於世。而靈石在歷經漫長歲月的孕育後,靈猴則以鮮活靈動的肉身降臨世間,二者命運自此交織纏繞,難解難分。

自彭蓬於水簾洞潛心頓悟《道德經》以來,他的身體內部,一場超乎常人想象的奇妙變化正在悄然發生。那原本無形無質的魂魄,彷彿被一股神秘而強大的力量所牽引,以一種遠超凡人數萬倍的速度開始了獨特的修行之旅。每一次對《道德經》經文的領悟,都如同在他的靈魂深處點亮了一盞明燈,光芒所及之處,魂魄之力愈發凝練純粹。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自身的靈智在不斷開啟,對天地自然的感知也越發敏銳,彷彿能洞悉那隱藏在世間萬物背後的微妙規律。這種修行效果,並非如常人那般循序漸進、按部就班,而是如同江河奔騰、一瀉千里,以一種令人咋舌的迅猛態勢向著未知的神秘境界狂飆突進。

與此同時,靈猴在歷經千辛萬苦的渡海之旅後,終於踏上了那夢寐以求的仙山土地。只見眼前雲霧繚繞,一座洞府隱匿於這靈秀山林之間,若隱若現,透著一股超凡脫俗的仙氣。

洞府前,一位眉清目秀的童子靜靜地站在那裡,似已恭候多時。童子身著一襲淡藍色道袍,衣袂隨風輕輕飄動,更顯其身姿的靈動輕盈。他的臉龐白皙如玉,雙眸清澈明亮,猶如夜空中閃爍的繁星,透著一股純真與聰慧。

靈猴滿心歡喜與期待,急忙快步上前,雙手抱拳,恭敬地行了一禮,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與敬畏:“小哥,請問此處可是三星洞府?可是那菩提祖師修行的所在?”

童子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輕聲說道:“正是,我家師父知曉你今日前來,特命我在此迎接。”

言罷,童子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了彭蓬的身上。

剎那間,他那原本平靜溫和的臉上閃過一絲驚訝之色,那清澈的眼眸中瞬間充滿了疑惑與好奇。

他似乎察覺到了彭蓬的存在與眾不同,那股若有若無的魂魄氣息,讓他感到既陌生又神秘,彷彿眼前之人並非尋常生靈,而是來自另一個神秘莫測的世界。童子不禁微微歪著頭,仔細打量著彭蓬,試圖探尋出這股奇異氣息背後的真相。

靈猴在童子的引領下,步入那神秘而莊重的三星洞府。只見洞內香菸嫋嫋,瀰漫著一股清幽的檀香氣息,洞壁上閃爍著奇異的微光,彷彿鑲嵌著無數星辰,熠熠生輝。正前方,菩提祖師端坐在蒲團之上,宛如一座巍峨的仙山,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息。

靈猴初入這陌生之地,心中雖有敬畏,卻難掩那與生俱來的活潑與好奇。它的雙眼滴溜溜地轉,掃視著四周,瞧見一旁有幾個空位,便按捺不住地左突右跳,試圖找一處合適的座位。它那靈動的身姿在人群中穿梭,恰似一陣旋風。然而,那些早已席地而坐的弟子們,見這毛頭小猴如此莽撞,皆面露嫌棄之色。有的皺起眉頭,有的輕聲呵斥,更有甚者,伸手將靈猴推來推去,彷彿在驅趕一隻惱人的蒼蠅。靈猴被推搡得東倒西歪,眼神中閃過一絲委屈與不滿,但又不敢發作,只能在一旁小聲嘟囔。

唯有彭蓬,他深知眼前這位菩提祖師的超凡入聖,心中滿是虔誠與敬重。他身形緩緩向前,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向菩提祖師拜了三拜。每一次叩首,都帶著對仙人的尊崇與對求道的堅定信念,額頭輕觸地面,發出輕微的聲響,彷彿在向這神秘的修仙世界宣誓自已的決心。

眾人的目光皆被彭蓬這莊重的舉動所吸引。菩提祖師那仙風道骨的面容上,目光如炬,在彭蓬身上輕輕瞟了一眼。這一眼,似能洞察靈魂深處的秘密。剎那間,祖師的眼神中露出一絲詫異之色,那深邃的眼眸中彷彿閃過無數星辰的幻滅與重生。他微微抬起手,修長的手指掐算起來,口中唸唸有詞,似在與天地溝通,探尋這奇異靈魂背後的命運軌跡。片刻後,祖師輕輕嘆了一口氣,這聲嘆息,彷彿蘊含著無盡的玄機與對命運無常的感慨。

彭蓬拜完後,緩緩退至一旁,靜靜地站著,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這位神通廣大的祖師將會如何處置自已。

此時,菩提祖師將目光轉向靈猴,聲音低沉而威嚴,慢條斯理地問道:“你這潑猴,從何而來?姓字名誰?”靈猴撓了撓頭,蹦蹦跳跳地回道:“俺老孫自花果山而來,本無姓名,只在猴群中被喚作靈猴。”祖師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既入我門下,便賜你名為孫悟空。望你日後能悟得這天地間的無上大道,莫要辜負為師的期望。”

言罷,祖師的目光再次如利箭般射向彭蓬,緩緩說道:“你這魂魄,本不屬於這個時空,卻誤打誤撞來到此處。念你方才誠心拜了三拜,亦有向道之心,今日我便也收你為徒。你就名為悟名吧。”彭蓬聽聞,心中大喜,連忙再次拜謝:“多謝祖師收留,徒兒定當一心向道,不負師恩。”

菩提祖師轉頭看向身旁一位弟子,問道:“你已至築基期,且看看悟名的修為如何。”那弟子領命,目光落在彭蓬身上,仔細端詳片刻後,搖了搖頭說道:“回稟祖師,這位悟名還未曾進入築基。”祖師微微一笑,神色平靜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莫要小看於他,他的潛力與機緣皆非凡俗,日後成就定在你之上。”那弟子面露驚訝之色,卻不敢多言,唯唯諾諾地退下。

菩提祖師繼而吩咐童子道:“悟空生性活潑,便讓他每日打掃庭院,也好磨鍊心性。至於悟名,為師另有安排。”童子領命,上前帶著悟空與彭蓬退下。悟空雖心有不甘,但也知曉這是祖師的考驗,只能跟著童子離去。彭蓬則心中滿是期待,他深知自已在這修仙之途上即將開啟一段全新的、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旅程,而菩提祖師那高深莫測的眼神與言語,更讓他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遐想與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