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開篇

大宋年間,江南水鄉,風光如畫。四季如詩的湖畔,今日卻蒙上了一層沉重的陰雲。

宋慈站在青磚小道上,望著不遠處的“清風酒肆”。酒肆門前掛著一幅松樹的畫,酒肆主人李知府早年曾是位書法家,眼下倒是沒有了往日的風光。李府破產已久,轉而經營這家酒肆,生意清淡,冷冷清清,甚少有客人光臨。

不過今天的情況卻與往常不同。酒肆門口圍了一群人,低聲議論著什麼。宋慈皺了皺眉,感到一絲不安。他剛剛從開封府的命令中得知,江南一帶最近案件頻發,犯罪行為似乎越來越狡猾複雜,不僅普通盜賊,連一些看似平凡的商賈百姓,也似乎有了謀財害命的動機。身為提刑官,他有責任負責調查並解決這些案件。

他踏上幾級臺階,推開酒肆的門,酒香撲鼻而來。店裡的桌椅凌亂,地上還撒落著一地的酒水,空氣中瀰漫著一種壓抑的氛圍。

“宋大人……”一位衣衫破舊的中年男子從角落裡站起,顯得有些激動,“您終於來了!”

宋慈凝神看去,正是李知府的兒子,李浩。李浩此時雙眼泛紅,顯然沒有從某件驚悚的事情中恢復過來。

“發生了什麼事?”宋慈眉頭微挑,問道。

李浩指著酒肆最深處的角落,那裡有一具屍體靜靜地躺著。宋慈走近一看,發現屍體正是李知府本人,身中數刀,面容扭曲,顯然死狀極為痛苦。更令人驚異的是,屍體周圍有幾片潔白的紙張,彷彿是某種暗示。

“死因明確嗎?”宋慈低聲問道。

“還不清楚。”李浩的聲音哽咽,“可是……可是我發現這些紙張上,似乎有某些寫著字的痕跡。”

宋慈蹲下身,仔細觀察這些紙張。只見上面沒有直接的文字,而是像是某種符號或者數字,排列成奇異的形狀。他心頭微動,似乎有些熟悉,但一時卻也無法立即想起。

“這是什麼?”宋慈問道。

李浩沉默片刻,然後從懷中取出一張同樣的紙,遞給宋慈。

宋慈接過那張紙,目光一掃,立刻注意到紙上的奇異符號與數字的組合竟然與自已最近處理的一起失蹤案件中的一些線索相符。

“李知府在死前,是否有什麼異樣舉動?”宋慈沉聲問道。

李浩搖頭:“他一直都很正常,偶爾在家與我一同用膳,或是與幾位舊友談論官場上的事,可最近幾天,他突然變得異常沉默,甚至不再與我交流。”

宋慈感到事情越來越複雜,死亡並非偶然,符號與數字背後似乎隱藏著更深的秘密。李知府的死,或許僅僅是一個引子,而背後的真相,可能更加錯綜複雜。

“你先不要驚慌。”宋慈站起身,“我會盡快查清楚所有線索。”

他從酒肆中走出,站在門口,望著逐漸昏暗的天色。此案,不簡單。

夜幕降臨,宋慈回到開封府,心中依然縈繞著李知府之死的種種疑點。那奇異的符號,彷彿有某種深邃的寓意,但此時並沒有足夠的證據,無法將其與任何犯罪集團或陰謀相聯絡。

他仔細翻閱著自已此前收集的案件資料,突然眼前一亮——原來這些符號和數字曾經出現在某些民間傳言中,似乎與一樁已久的“失蹤案”息息相關。這件事是三個月前發生的,一名名叫王生的商人,在途中消失,案件一度陷入僵局,而其中也有類似的暗示符號。

正當宋慈沉思時,忽然從門外傳來急促的敲門聲。

“宋大人,有緊急訊息!”是狄青帶來的訊息。

狄青是宋慈的副手,性格穩重,處理案件時常常展現出敏銳的洞察力。宋慈立刻讓他進來。

“宋大人,這次的案情更加複雜了。”狄青一進屋便嚴肅地說道,“從李知府的書房中,我們發現了幾本早已泛黃的典籍,其中有一冊《推理陰謀》,書頁上被人用紅色的墨跡勾畫出一段文字,內容與符號中的數字十分相似。”

宋慈的眉頭緊鎖。這個資訊,證明了他之前的猜測。顯然,李知府並非無辜,他死之前,已經察覺到某些危險的存在。

宋慈的調查深入展開,不久後他從多個渠道得到了關於“推理陰謀”的更多線索。經過對李知府生前交往的朋友、書信往來、以及酒肆附近商賈的調查,他漸漸構建起一個模糊的犯罪網路。

這些符號和數字不僅是某些賊寇的標誌,它們似乎與一種失傳已久的江湖秘密有關,而那個失蹤的商人王生,也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就在宋慈即將有新進展時,突如其來的另一樁案件發生了。這一次,案發地點正是在江南一帶的另一座小城,且案件中的種種痕跡似乎與李知府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宋慈手中的案卷已堆得滿滿當當,縱使他再聰明、再心思縝密,也難以在這些堆積如山的資料中尋找到確切的答案。李知府之死,除了那些神秘的符號外,還透露出一絲極為危險的暗示:這起案件似乎不僅僅是一宗個人恩怨或單純的謀殺案,它背後有著更加複雜且隱秘的陰謀。

但每次探入深處,總會被更多未解的謎團所困擾。就在他思索之時,狄青從外面急匆匆走了進來,帶來了一條新的訊息。

“宋大人,您要注意,另一個案件已經在江南爆發。”狄青的眼神中帶著幾分焦慮,“案發地點是杭州,死者同樣是官員,而且死狀也極為相似。”

“又是官員?”宋慈的眉頭輕微一蹙,“且說來聽聽。”

狄青將一份簡短的公文攤開在桌上,指著上面的文字道:“此人名叫朱懷安,原本是杭州府的一個小有名氣的書生,最近被提拔為地方官。昨夜,他同樣是在書房中被人用銳器刺殺,死狀慘烈,身體姿勢扭曲,彷彿遭遇了極大的痛苦。”

宋慈沉吟片刻,問道:“死者身邊,有沒有類似的紙張或符號?”

狄青點頭:“有。根據初步的檢查,死者書房中確實找到了幾張紙,紙上並沒有直接的字句,而是一些看似無意義的符號和數字。它們的形狀,極為相似與李知府案中的符號。”

“有趣。”宋慈微微一笑,“看來,這不是巧合。”

他立即決定親自前往杭州,繼續追查這起案件的真相。狄青隨行,二人立即動身,連夜啟程。

天色未亮,宋慈和狄青便已經抵達杭州府。不同於開封的繁華,這座江南水鄉小城,晨霧瀰漫,空氣溼潤。兩人走在青石鋪就的小道上,周圍的商鋪尚未開門,街上寂靜無聲,彷彿整個城市都還在沉睡。

他們來到朱懷安的府邸時,已有幾名衙役在門外守衛。朱懷安的屍體已被抬走,但屋內的情況依舊未曾動過。

“你們在等我嗎?”宋慈開口問道。

一名衙役連忙行禮:“宋大人,案件已經被報告上去,府中長官已經命我們等待您的指示。”

宋慈微微點頭,帶著狄青進入了朱懷安的書房。書房中一片凌亂,桌上散落著幾本未完的書籍和筆墨。血跡仍未清理,染紅了地毯和書案,血腥味仍瀰漫在空氣中。

“查詢線索。”宋慈命令道。

狄青開始細緻地檢視桌面,而宋慈則走向書架。書架上有幾本書籍已經因血跡而無法再被翻閱,但其中有一本《大宋律令》的典籍卻異常整齊。宋慈拿起這本書,翻閱了一番,發現書中有幾處被撕毀的痕跡,彷彿有人試圖隱瞞某些內容。

“這本書有些古怪。”宋慈低聲道,“狄青,你查一下書架上的其他書籍。”

狄青迅速從書架中抽出幾本書,翻開一看,除了幾本官府典籍外,還有一些江湖書卷和與古代推理方法相關的記載。這些書籍並不常見,其中幾本書名赫然寫著“鬼蜮”,內容似乎涉及一些與江湖勢力鬥爭的歷史。

宋慈心中不由得一凜:這座書房與其他官員的書房完全不同,朱懷安似乎對江湖的勢力有著某種特殊的興趣,甚至涉足一些灰色地帶。

突然,狄青在書桌旁發現了一些紙張,正是與李知府案中類似的符號和數字。他小心翼翼地將其展開,宋慈仔細一看,發現這次的符號更為複雜,數字的排列彷彿是某種密碼。

“這些符號和數字的含義,需要再仔細解讀。”宋慈沉聲道,“暫時不能確認它們背後的含義,但可以確定的是,朱懷安的死與李知府的死,必定存在某種關聯。”

宋慈並未急於回到開封府,而是決定在杭州展開更深入的調查。他訪問了朱懷安的同僚、親友,甚至拜訪了幾位曾與朱懷安有過接觸的商人,漸漸揭開了朱懷安身上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經過多方調查,宋慈得知,朱懷安在擔任地方官期間,頻繁與一些神秘商會接觸,這些商會表面上經營合法生意,實則背地裡有著更為隱秘的黑暗交易。朱懷安似乎在追查這些商會的非法勾當時,發現了某些不為人知的內幕,也因此捲入了一場無法回頭的陰謀。

不過,令人困惑的是,這場陰謀背後不僅僅有商會的黑幕,還有更高層次的官員和勢力的參與。朱懷安與李知府在案發前是否有過聯絡,成了宋慈心頭的最大疑問。

“宋大人,查得如何?”狄青走到宋慈身邊,低聲問道。

“越查越深,越查越危險。”宋慈目光如炬,“此案,恐怕不止是簡單的謀殺案。這背後,隱藏著一場更大的權力博弈。”

宋慈突然停下腳步,目光定格在前方一座大宅的門前。那座宅子氣派非凡,門口的守衛戒備森嚴,正是朱懷安曾與之接觸的商會之一的總部。

“看來,我們找到了關鍵的地方。”宋慈低聲道,“接下來,我們必須深入這座宅子,尋找更多的線索。”

深宅疑影

夜色如墨,杭州城靜謐的街道上,只有月光灑在青石路面上,泛出一絲幽冷的光芒。宋慈與狄青隱匿在一處巷道中,遙望著那座戒備森嚴的大宅。這座宅子,名為“福盛行”,表面上是一家極有聲望的商會,經營絲綢、茶葉等生意,然而,宋慈早已察覺到其中不為人知的秘密。

“宋大人,這樣貿然潛入,是否有些冒險?”狄青低聲詢問,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我們已無退路。”宋慈沉聲回應,“若要解開這場陰謀,便必須找到更多確鑿的證據。朱懷安之死,李知府之死,都與這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狄青點了點頭,兩人一前一後,繞過大宅正門,沿著牆根緩緩前行。大宅的高牆內,偶有巡邏的侍衛來回走動,但他們的步伐慵懶,似乎並未察覺到即將到來的危機。

宋慈手一揮,兩人敏捷地攀上牆頭,躍入庭院。院中種滿了梅花樹,淡淡的清香在夜風中瀰漫。宋慈目光如炬,環視四周,確認無人後,示意狄青跟上。

他們穿過院落,來到一間廂房前。房門緊閉,但從窗縫中透出微弱的燈光,顯然裡面有人。宋慈示意狄青留在門外把風,自已輕輕推開窗子,悄然潛入。

房中一片寂靜,只有桌上的燭火搖曳,映照出牆上幾幅書畫的剪影。宋慈環顧四周,目光落在桌上的一堆文書上。他輕輕翻開,看到上面密密麻麻記載著一些貨物的出入賬目,然而賬目中,卻有不少異常的地方。

“果然有貓膩。”宋慈心中暗自思索。

正當他細細查閱時,忽然聽到門外傳來輕微的腳步聲。宋慈迅速將文書收起,藏入懷中,熄滅燭火,閃身躲入暗角。

門被輕輕推開,一個身穿華服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他手中提著一盞燈籠,徑直走向桌前。宋慈屏息凝神,仔細觀察著這個男子的一舉一動。

“陳總管,你可來了。”一個低沉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另一個男子步入房中,關上了門。

“情況如何?”華服男子問道。

“今日衙門來人查問了不少,但都被我們打發了。”另一個男子答道,“不過,朱懷安的死,似乎引起了上面的警覺。”

華服男子冷笑一聲:“朱懷安不過是個小小的官吏,死了便死了,有什麼可擔心的?我們只需繼續按計劃行事,等到時機成熟,便可大功告成。”

宋慈心中一凜,看來這些人確實與朱懷安的死有關,且背後隱藏著更大的陰謀。他暗自握緊了拳頭,決心要將這些人一網打盡。

然而,正當他準備伺機行動時,忽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總管,不好了!”一個侍衛模樣的人匆匆闖入,臉色蒼白,“有人闖入宅子,可能是官府的人!”

“什麼?”華服男子面色一變,立刻起身,“快,調動所有人,封鎖各個出口,務必將人抓住!”

宋慈知道,此時已不能再繼續隱藏。他迅速從暗角躍出,一掌擊向華服男子,將其擊倒在地。狄青也適時破門而入,與宋慈並肩而立。

“你們是什麼人?”華服男子捂著胸口,臉色煞白。

“我們是開封府提刑官。”宋慈冷冷道,“你們涉嫌謀殺官員、私通商販,勸你們束手就擒,否則後果自負。”

狄青拔出佩劍,指向房中的幾人,警惕地守護在宋慈身旁。那幾個男子面面相覷,似乎在衡量是否要反抗。

“別逼我們動手。”宋慈冷冷說道。

正當場面劍拔弩張之時,外面傳來一陣喧譁聲,顯然衙役已經包圍了整個大宅。華服男子見大勢已去,終於喪氣地垂下頭,任由宋慈將他們捆綁起來。

案情大有進展,宋慈將這些嫌犯押回衙門後,立即展開審訊。經過連夜審問,宋慈終於從華服男子口中得知了一些關鍵情報:朱懷安與李知府的死,確實是因為他們無意間發現了商會背後龐大的走私和貪汙網路,而這些符號和數字,則是這些商會之間傳遞秘密情報的密碼。

“你們的頭目是誰?”宋慈逼問道。

“我……我不清楚他的真實身份。”華服男子咬緊牙關,“我們只知道,他自稱‘玄冥’,一直躲在幕後操縱著這一切。”

“玄冥……”宋慈喃喃念道,心中已有計較。

宋慈知道,此案並未徹底結束,幕後黑手“玄冥”仍然逍遙法外,而這場陰謀,遠比他想象的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