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謎題的召喚

蘇瑾,精神科醫生,因調查一起失蹤案件的原因而來到了這座神秘的旅館。

她的患者之一在幾個月前神秘失蹤,而案件的唯一線索便是她的最後一封信中提到“孤凜旅館”這一地點。

當蘇瑾推開“孤凜旅館”的厚重木門時,一股寒氣撲面而來,空氣中瀰漫著黴味和木材的氣息。

古老的木質地板在她的腳步下發出低沉的吱嘎聲。

她踏入大廳,四周安靜得幾乎讓人窒息。

壁爐裡還殘留著些許火光,泛黃的燈光打在牆上的畫作上,畫中人物的目光似乎無聲地跟隨著她,冷靜且深入。

“歡迎來到孤凜旅館。”一個低沉而平靜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蘇瑾回過頭,看到一位身穿黑色制服的年輕接待員站在門口,微笑著看著她。

她微微皺了皺眉,心中升起了疑慮。她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把目光落在那位年輕人的臉上,試圖從中找出一絲破綻。

“我是蘇瑾,來此調查失蹤案件。”她簡單回應,語氣中透著職業的冷靜。

接待員點點頭,似乎沒有驚訝。“您來得正是時候。請隨我來。”

他們穿過昏暗的走廊,最終來到了一間房間。

放下行李後,她慢慢走到大廳裡,看到沙發的角落裡坐著林承澤,那個神秘的數學家也在這裡。

蘇瑾並未對這個偶遇表示驚訝,反而開始集中精力思考,畢竟她來這裡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找回失蹤的病人,還有隱藏在這座旅館中的真相。

她坐下後,餐桌上放置著一張泛黃的紙條,紙上寫著幾個字:“解開謎題,才能離開。”

這句話似乎沒有直接的意義,但作為一個醫生,尤其是精神科醫生,蘇瑾立刻意識到,這句話中可能暗示著某種心理或情感上的“謎題”,而不僅僅是一個表面上的字謎。

她默默拿起桌上的餐具,低頭思考,突然,她的目光鎖定在桌上的一排數字上。

林承澤見她發愣,突然問道:“你知道嗎,這些字謎,背後可能藏著某些數學公式。”

蘇瑾抬頭,看到林承澤微笑著看她,“這些謎題的答案,往往不單是字面上的解答。

它們可能隱藏著某種數學規律。”他繼續說道,似乎對這些謎題充滿了興趣。

“比如,這個‘解開謎題’一詞。如果將字母轉換為數字——‘D’是4,‘M’是13,‘P’是16……你看,是不是能找到某種關係?”

蘇瑾眯起眼睛,她接過林承澤所說的方向,開始自已推理。“如果我們將這些字母作為數字代入公式,或許會發現背後隱藏的是一個複雜的數學運算。”她從口袋裡取出筆和紙,開始將字母轉換成數字。

她將“解開謎題”這幾個字母分別轉化為數字:

解 = D = 4

開 = K = 11

謎 = M = 13

題 = T = 20

這時,蘇瑾發現了一種可能的模式:“4 + 11 = 15; 13 + 20 = 33。”這並不簡單,她快速把數字進行排列,反覆運算,意識到每一組數字都像是在引導著她進入一個更復雜的數學模型。

她試圖將這些數字做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等多種數學運算,然而這些數字並沒有立即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

每次運算後,新的結果又變成了新的問題。

她將這些數字帶入到一個特殊的幾何運算中,發現它們形成了一個橢圓形的軌跡,而這個橢圓形似乎正好與她所熟知的一些心理學公式相匹配。

“這不只是一道數學題,它實際上是一個隱藏的公式。”蘇瑾心中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林承澤坐在她對面,眼中閃過一絲欣賞的神色。

“你看得比我深刻,這些數字不單純是表面的加法運算,它們或許還暗示著每個進入旅館的人,都在面臨自已內心深處的一個難題。”

蘇瑾沉默地看著這些數字,心中有了一個新的推論。

“這些數字……代表的是我們內心的某種衝突。”

林承澤點點頭:“你看得很對。你也許知道,每個人的心理都會有一套固定的運算規律。

而我們每個人面對的‘謎題’,就是一種關於自已內心的極限挑戰。”

隨著兩人對話的深入,蘇瑾開始更加確信,謎題背後的真相,遠不止字面上的含義。

在昏黃的燈光下,蘇瑾心中漸漸升起一種奇異的感受。

“你說,數學與心理學之間真的有聯絡嗎?”蘇瑾不自覺地低聲問道,她的思緒還停留在剛才那道字謎和運算公式上。

“當然有。”

林承澤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一種深藏的智慧,“人的心理狀態和思維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組複雜的方程式。

每個人都在不斷地解開這些方程,解決內心的困境。而數學,正是一種透過推理和公式來描述世界的語言。”

蘇瑾點了點頭,心中的疑問並沒有因此消失。

她的目光再次轉向那些字母和數字,思維繼續在無形的框架中游走。

在她的眼前,林承澤的聲音彷彿帶著某種魔力,誘使她更加深入地思考。

她開始意識到,或許這些看似簡單的數字與字母並非僅僅是謎題的表象,而是某種內在的心靈符號,揭示著某些人內心深處最為恐懼和隱秘的部分。

“你知道嗎,數學裡有一種理論,叫做‘混沌理論’。”

林承澤繼續說道,“它告訴我們,儘管一切看似混亂無序,但其實這些看似的混亂中,存在著某種微妙的規律。

就像是你現在眼前的這些謎題,表面上是無法解開的,但若能找到規律,你會發現一切都有解。”

蘇瑾聽著林承澤的話,心中頓時一動。

混沌理論,難道這座旅館也在向她暗示一種無序的狀態嗎?她心底的某種感知越來越強烈,彷彿有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慢慢地收緊。

她低下頭,再次審視那些數字和字母,開始重新排列。

她意識到,這些謎題的解答或許不僅僅是數字和字母之間的簡單轉換,更是心理學上對人類潛意識的一種探索。

每個人來到這裡,都是在尋找自我、面對自已最深的恐懼。

“我覺得,這些字母其實是我們內心的一種對映。”

蘇瑾突然開口,“每個字母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符號,它可能是我們內心某種情感的體現。

比如‘T’代表‘痛苦’、‘M’代表‘迷失’。”

林承澤聽到蘇瑾的分析後,眼睛亮了一下:“這倒是一個有趣的角度。

如果你把每個字母看作是情感的投射,數學運算或許是對這些情感的理性處理。

那麼這張紙上的字謎,可能並不只是解決數學問題,更是讓我們面對自已。”

這時,蘇瑾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她翻開自已的筆記本,將字母轉換成數字,重新進行了排列,並將這些數字代入到了一個更復雜的公式裡。

她發現,按照這一公式推演下去,得到的答案並非一個固定的數字,而是一種逐漸展開的圖形,像是一張逐步被描繪出來的複雜幾何圖案。

圖案中充滿了彎曲的線條、交錯的點和不斷變化的形狀,每一次計算,蘇瑾都能看到圖形發生微妙的變化。

她的心跳開始加速,彷彿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在引導她完成這一系列的運算。

林承澤也注意到蘇瑾的變化,他的目光變得愈發專注:“你看,這不僅僅是一個字謎,也許這是一種自我解構的方式。每個數學公式背後,都代表著我們人生中的某個節點。”

“節點?”蘇瑾低聲重複著,突然間她意識到這張圖案的形狀像極了她在多次夢境中看到的符號。

那些夢境一直圍繞著她,似乎在暗示著什麼。

她突然站了起來,匆忙地向著旅館的圖書館走去。

林承澤跟在她後面,輕聲問道:“你想去哪裡?”

“我想找找看,這個圖案是不是和這座旅館的歷史有什麼關係。”

蘇瑾一邊走一邊回答,她的步伐不自覺地加快。

她來到圖書館時,心跳已經完全加速。

旅館的圖書館是一個陰暗的空間,書架上堆滿了厚重的書籍,幾乎沒有什麼人來過這裡。她走到一排舊書架前,隨手抽出一本陳舊的書籍,封面上沒有任何標識。

開啟書籍的第一頁,蘇瑾的目光停留在了其中一幅插圖上,那是一張圖案,正是她所看到的幾何圖形。

她的手指顫抖著指向圖案,那些彎曲的線條和點,似乎正是她在解謎過程中所形成的圖形。

“這……這到底是什麼?”蘇瑾低聲喃喃,她的眼中充滿了驚訝和不安。

林承澤在一旁靜靜地觀察,突然說道:“這是一種古老的符號,傳說中,只有解開這些符號的人,才能夠揭開隱藏的秘密。”

“它……代表什麼?”蘇瑾問。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