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秀轉頭看向陳冠東,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左護法莫急。”
“本聖此番外出,乃是為了進一步明確咱們儒聖會的根本修煉宗旨,”
“以確保大家修行之路順暢無阻。如今你已然踏上修煉之途,修為如何了?”
陳冠東連忙點頭應道:“秀秀妹妹儘管放心便是。”
“雖說至今不過短短半年光陰,但我的修為已然成功晉升至煉氣期二層。”
“依我看吶,再給我半年時間,突破至煉氣期四層定然不成問題!”
“屆時,定當全力以赴協助秀秀妹妹將未來的那些敵人統統鎮壓!”
說罷,他緊握雙拳,目光堅定無比。
葉秀秀微微頷首,表示認可:“嗯,不錯不錯。煉氣期四層,此等進展已屬難得。”
“雖與本聖相比尚有差距,但能達此境界已是相當出色了。”
然而,陳冠東聽聞此言卻不禁一愣,心中暗自嘀咕起來:“這秀秀妹妹究竟實力幾何呢?竟如此自信滿滿……”
於是,他鼓起勇氣問道:“秀秀妹妹,不知你現今實力如何呀?”
言語之中滿是好奇之意。
葉秀秀嘴角微微上揚,
露出一抹神秘莫測的笑容,輕聲說道:“此事暫且不談,待到下次相見時,”
“我定叫你們大吃一驚。”
她頓了頓,接著說道:
“既然號稱儒聖,那實力方面自然也得配得上這一稱號才是。”
“如今咱們儒聖會對於聖人言的理論已然全部學完。”
“接下來便是進入實際修煉階段了,”
“我跟你講講修煉的根基所在。”
“所謂根基,便是要將儒道與其他方面的修煉方式相結合,一同修習方可有所成就。”
聽到這裡,陳冠東不禁皺起眉頭,滿臉疑惑地問道:“一起修煉?這怎麼可能兼顧得過來呢?如此修煉真的能夠變得厲害麼?”
面對陳冠東連珠炮似的問題,
葉秀秀不慌不忙地擺了擺手,自信滿滿地回答道:
“包的!”
“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必定事半功倍。”
緊接著,她壓低聲音,湊近陳冠東耳邊悄聲道:“下面我便傳授你幾招獨門煉體術。”
“切記,此乃我們儒聖會獨有的功法秘籍,千萬不可洩露給外人知曉,”
“而且還是隻有高層才能夠得到的。”
“而你,則是首個獲傳之人哦。”
陳冠東頓時兩眼放光,信誓旦旦地拍著自己那寬闊的胸脯,
一臉自信地說道:“放心吧,秀秀妹妹!我陳冠東是什麼樣的人,難道你還不清楚嗎?”
他揚起下巴,眼神堅定而明亮。
葉秀秀微微頷首,表示相信,同時輕聲回應道:“嗯,我自然知道你為人仗義可靠。”
陳冠東緊接著又補充道:
“只要你不允許我說出去,就算是我的爹孃拿著皮鞭狠狠地抽打我,我也絕對會守口如瓶,半個字都不會吐露的!”
聽到這話,葉秀秀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她輕輕點頭應道:“好啦,既然如此,那我們走吧!我現在就把軍體拳前三式煉體術傳授給你。”
說完,兩人一同轉身離去。
沒過多久,葉秀秀便迅速而細緻地將軍體拳處於煉氣期階段的前三式動作和要點一一講解並示範給了陳冠東。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別說是完整的前三式了,
陳冠東僅僅在學習第一式的時候就遇到了難以逾越的困難,被牢牢地卡住了。
只見陳冠東眉頭緊皺,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下來,
他喘著粗氣抱怨道:“哎呀呀,秀秀妹妹啊,這煉體術實在是太難了!”
葉秀秀倒是顯得頗為淡定,她平靜地應聲道:
“難點當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啦,如果一點難度都沒有的話,”
“又怎能快速有效地提升我們的體魄強度呢?”
“你沒發現,雖然你連第一個動作都沒能做出來,但卻是感覺全身發熱嗎?”
與此同時,在葉家的另一處角落,葉慶平正有條不紊地實施著他的懲罰。
迅速地將葉秀秀的三娘、四娘、五娘、六娘和七娘分別帶到了五個不同的地方,
並將她們牢牢地關押起來。
這些地方都極為隱秘,且設有重重禁制,確保她們在未來的五年內無法逃脫。
不僅如此,
在前三年裡,這五位夫人連一絲一毫的修煉物資都得不到供應。
而原本屬於他們的物資都被葉慶平轉交給了白清夏與葉秀秀二人。
雖說名義上是給予了葉秀秀,但實際上大部分都流向了白清夏那邊。
這其實是葉慶平變相對白清夏的一種補償方式,畢竟此時的葉秀秀尚處於築基期,
還遠遠用不上這麼多的修煉物資。
時光匆匆流逝,如白駒過隙一般。
轉眼間,便迎來了下一次昇仙節舉辦的盛大日子。
整個葉家上下瞬間變得熱鬧非凡,
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氛圍。
張燈結綵,一片歡騰景象。
尤其是葉秀秀,她滿心歡喜地盼望著這個特殊日子的來臨,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終於,期盼已久的那一天如期而至。
四面八方的親朋好友們紛紛紛沓至而來,潮水般湧入了葉家的大門。
一時間,人聲鼎沸,笑語喧譁,好不熱鬧!而在人群之中,
葉秀秀也如願以償地見到了自己所屬儒聖會旗下的七十二位堂主。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已是三年過去。
遙想當年,葉秀秀初見她們之時,
這些孩子尚還年幼,
其中年齡最大者亦不過才五歲有餘,尚未踏上修煉之路。
彼時的她們天真無邪、懵懂可愛,宛如初綻的花朵般嬌嫩。
然而,如今再相逢,情況已然大不相同。
最大的那個孩子竟然已修煉將近三年之久,其修為想必已有不小的長進;
而即便是年紀最小的,也都已然修煉了整整一年光陰。
如此漫長的時間悄然流逝,孩子們在修煉之路上不斷成長與進步。
這長達三年未曾得見葉秀秀的日子裡,這些孩子們心中或多或少地對葉秀秀產生了一些不滿和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