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缺的部隊抵達井陘外時,秦勳已經陳兵井陘關內,嚴陣以待。
右賢王歸附西秦之後,西秦也獲得了匈奴各地郡城的詳細情報,包括關口和城池的建設情況。
由於西秦已經成了心腹大患,匈奴單于一直在著手增築邊關和鄴城。
這井陘關的城牆厚度雖不比鄴城,可在關外的道路更加崎嶇不平,反而提升了進攻方的攻城難度。
“天策軍已經抵達井陘麼……”最無缺看著地圖,目光灼灼。
在井陘兵強馬壯的情況下,強攻是不現實的,他必須和秦勳博弈,調動秦勳的部隊,讓秦勳不知道自己重點進攻何處,疲於奔命。
因此,蒲陰陘,飛狐陘,軍都陘,這三處關卡由南向北,都必須有西秦部隊的威脅。
時間緊迫,必須儘快拿下其中一關,不能等燕雲部隊完成訓練!
當天,最無缺便在此地安營紮寨,作勢欲取井陘。
翌日,最無缺卻又在此地留下五千騎兵,虛張聲勢,同時調動大軍,沿著蒲陰陘——飛狐陘——軍都陘,一路如法炮製,完成多線作戰,故設疑陣。
對於最無缺的手段,秦勳早有所料,委託慕凌生繼續防守,自己帶兵北上,馳援各處關卡,並與朝雪、越定國等人會合一處。
一連數日,雙方都在四處佈局,遙相呼應。
常山守軍無法確定最無缺究竟要重點進攻哪一個關口,但最無缺的部隊也因為連日奔波,疲憊不堪,不得不休整數日。
而在江南,秦牧的部隊已經抵達京城南方二百里外,第一時間解救了王京,再一路趕往西南,為雲定解圍。
雲定手上的部隊幾乎全是正規軍,完全可以應付三十萬義軍,卻被圍堵,此事的確匪夷所思,秦牧也不敢掉以輕心。
多年來的軍事直覺和政治直覺告訴他,一定是朝中有人勾結義軍,不但洩露軍情,還阻撓增援,目的正是葬送雲定這支部隊,等於先斷武帝一臂。
此時雲定也在死守一座縣城,並不主動突圍。
他已經意識到自己顯然是被朝中的政敵做局,盲目北進突圍,很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引發軍隊譁變。
糧草尚能堅持一個月,若是援軍遲遲未來,再考慮突圍不遲。
若是義軍為了圍殲他的部隊,而在此地集結百萬之眾,就算他的政敵再怎麼矇蔽天聽,此事也一定會驚動京城,反而對義軍不利。
面對雲定的龜縮戰術,天和教義軍也無可奈何。
義軍多是烏合之眾,缺少攻城器械和攻城經驗,只要雲定龜縮不出,他們也打不下這座縣城。
南宮琉璃結合當下形勢,面對據城死守的雲定,知道必須儘快解決此人,因此再次往京城派遣間諜,催促門閥與閹黨抓緊行動。
江南的形勢對天和教越來越不利,各地軍閥藉著平亂的名義紛紛崛起,而義軍的內部也隱約有分裂的跡象。
因為大聖賢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
南宮無定,南宮無痕,南宮琉璃,兄妹三人齊聚一堂,商討大事。
“即使江南形勢對武帝如此不利,他始終不願求助徐州,為何……”南宮無定百思不得其解。
南宮琉璃道:“自然是擔心牽動江北兵力,而讓西秦人有機可乘,燕雲之地得而復失……”
“那咱們可以放心攻打京城了?”南宮無定笑道。
南宮琉璃卻是搖頭。
“不可!若是京城有難,江北的部隊一定會來勤王,到時候,無論燕雲之地是否得而復失,咱們都是萬劫不復了……”
兩位兄長陷入沉默。
梁蕭一定會擁護當今武帝,若是讓他名正言順回京,掌控時局,天和教在京城的一切佈局都將功虧一簣。
但他們隱約能明白,自己的小妹也並不想為難那位徐州武君……
對此,他們也無法評價這是對是錯。
畢竟連他們的爺爺都不希望與梁蕭為敵,而導致天和教徹底喪失正義性。
“先想方設法解決雲定吧!為什麼,我們明明有蒼生支援,終究還是敵不過朝廷,敵不過壓在百姓頭上的帝制……”南宮無痕不禁悲嘆。
他們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了。
義軍始終無法與正規軍相提並論,天和大業遠比他們想象的要難上十倍,甚至百倍。
天和教高層並未放棄圍攻雲定。
而在西北,豫章一帶。
雲家部隊也察覺南王入主荊南的意圖,卻又苦於沒有武帝的詔書,不能名正言順出兵阻止。
在門閥的暗中支援下,南王世家以驚人的速度掌控荊南各郡,雄霸一方,卻將目標轉向東方的京城和豫章,虎視眈眈……
鄴城之中。
梁蕭也終於收到了雲定被圍困的急報。
“看來京城朝堂形勢遠比主公想象得更加惡劣。”釋流雲嘆道。
梁蕭道:“徐州的部隊不可輕動,等候我的調遣。如有必要,我當親自領兵南下,以清君側為名,控制京城!”
梁蕭與卓子房遙相呼應,聯合佈局的同時,京中司馬家也在暗中向遠在荊南的南王部隊派去親信,終於抵達南王的軍營。
南王蕭敬閱覽太傅司馬延年的密信之後,喜出望外。
“西秦皇帝向我國許諾,只要能滅亡梁蕭,從此兩國修好,天下兩分,隔江而峙?”
“雲定已經被義軍圍困,秦牧老兒親自領兩萬兵馬南下馳援,京師空虛,大有可為!”
“司馬家保證西秦絕對不會攻打荊南,即刻出兵,趕赴京城,掌控局勢,再昭告天下,宣佈梁蕭為逆賊,天下共擊之!”
“無論如何,朕必須搶在梁蕭之前,入主京師!再與西秦皇帝共伐梁蕭,從此天下兩分,隔江而峙!”
南王當天起兵五萬,一路直奔京城,似有所圖。
而豫章雲家正與西秦的拓跋評隔江對峙,又要提防各方義軍,還被兵部以平亂的名義調走了四萬兵馬前往東南,因此雲修也不敢輕易抽調兵馬。
除了南王有所圖謀,江南各地,凡是手上擁兵過萬的勢力,收到三大門閥的密報,皆趁勢而起,目標直指京師……
江南的京城,一時成了各方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