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餘萬西秦部隊,首度攻城便出動了三十萬,四面齊攻,角聲震天!
西秦騎兵被安排在外圈,封鎖鄴城守軍的退路,同時防備白袍兵的襲擾。
“敵襲!”
鄴城部隊早有警戒,城牆上的天策軍嚴陣以待,弓弩與投石皆是蓄勢待發。
早在匈奴人統治時期,鄴城便是抵禦西秦的第一軍事重鎮。
因為此城背靠漳河,連通滏口陘,一旦鄴城失守,滏口陘也將暴露在西秦兵鋒之下,形同虛設,從此匈奴將喪失進攻豫州的跳板,越來越被動。
因此匈奴人在鄴城囤積了大量的守城器械和物資,包括投石車與傳統床弩,專用於擊殺來犯的西秦器械部隊,如雲梯、床弩、投石,以避免城防軍被器械壓制。
鄴城數萬部隊連日訓練,已經熟悉這些匈奴人的器械操作,後方還有大量的本地青壯年協助搬運。
還有少量燕雲部隊負責協助天策軍操作徐州出產的器械……
“三弓床弩準備!”
“神臂弩準備!”
“回回炮!準備!”
西邊城樓上,梁品發號施令,各部透過傳令官與旗號迅速傳達軍令。
所有守軍都知道,鄴城即將迎來首輪猛攻,這也可能是最兇殘的一輪!
沒有白袍兵的干擾,西秦部隊迅速接近鄴城三百丈的範圍。
上百架三弓床弩,每座分配二十五架,率先開射——
“嗖嗖!”
形如長槍的弩箭破空而至,直取器械部隊。
守在器械部隊前方的重甲盾兵持盾前進,被弩箭連人帶盾一併穿透!
弩箭餘勢未衰,又射穿了兩名穿了鎖甲的投石兵!
相似的情景,在四地上演,驚煞西秦部隊!
西秦的床弩甚至還未接近射程,天策軍的床弩就能遠距離破盾穿甲殺人?
後方的指揮官和隊長們心驚肉跳,不得不向後移動,繼續讓部隊前進。
“掩護投石與床弩,今日破城!”
角聲一響,攻城的步伐便不能輕易停止!
四面八方的西秦部隊潮水般湧來。
三弓床弩固然威力驚人,但數量稀少,面對這種蟻多啃象的形勢,也無法徹底挫敗瘋狂湧來的敵軍。
西秦為了攻下鄴城,準備了三千架傳統投石車,每架投石車至少配備十名投石兵,但只需要五人操作,另外五人可以作為替補上陣,可謂是準備充分。
僅憑三弓床弩根本無法清除這麼多的投石部隊!
就在四面八方的西秦軍隊接近城牆二百丈時,四面城牆內突然飛出大量的石彈,呼呼作響。
數以百計的石彈,竟帶起陣陣破空之聲,在空中劃過一條拋物線,落入西秦的軍陣之中——
“轟隆!”
驚天動地的轟隆聲,夾雜著淒厲的哀嚎聲,緊接著便是四處飛濺的血漿,驚煞四野!
直徑超過二尺的石彈飛入軍中,無論是重甲盾兵還是投石兵,一觸即碎。
就連重甲盾兵也被石彈連人帶盾砸成肉醬!
“這是什麼軍器??”
西秦的前軍終於有人感到恐懼了。
投石車的威力如何,他們最清楚不過。
拋射這種規模的石彈,居然能在飛出二百丈遠的同時保持如此駭人的衝擊力!
投石的巔峰,回回炮的發威,終於讓西秦軍隊放慢了步伐。
“稟報陛下:敵軍投石與床弩相當兇猛,床弩三百丈之外尚能破盾穿甲,殺傷我軍,投石射程也超過二百丈,交替拋射。等敵軍投石拋投之後,我軍前鋒的損失已經超過六百……”
“稟報丞相……”
“稟報武安君……”
“稟報慕容將軍……”
西秦部隊四面圍攻,飛馬急報,內容相差無幾,驚動西秦君臣。
“投石?”
分佈在四面的西秦君臣同樣心驚肉跳。
右賢王提供的情報裡面,也提及琅琊有一種很強大的守城投石,但並沒有提及投石的射程。
僅僅只是一輪,自己這一路軍隊便折損四百?
若是再放任鄴城的投石和床弩不斷髮威……
“繼續進攻!加快進軍!我軍亦有數千架投石可以反擊,儘快接近城牆!”
四路君臣早已鐵了心要發動首輪猛攻,尋求一戰而定,因此毫不猶豫下令速攻。
二百丈的距離,並不算遠!
但他們很清楚,等待己方的並非只有投石和床弩……
四方的西秦部隊並未因此放棄攻城,在軍團長們的指揮下,再度向鄴城推進,並加快速度,生怕自己成為城上矢石的靶子。
隨著敵軍不斷接近,城牆上的神臂弩部隊也紛紛瞄準投石部隊。
“嗖嗖嗖!”
數以千計的弩箭朝著敵軍軍陣飛射而去,藉助城牆高度優勢,繞過一部分盾牌,迅速射殺投石兵。
就連重盾兵都有少量被擊穿盾牌,擊中西秦的重甲兵,弩箭也嵌入鐵甲。
“這又是……”
西秦的重甲盾兵們更加驚駭,立即拔出弩箭,心有餘悸。
若自己沒有盾牌作為緩衝,這弩箭完全能把自己射死……
城內矢石如雨,三種軍器合作射擊,讓西秦部隊不得不放慢了衝鋒的腳步。
最無缺就在三里之外觀戰,聽傳令兵實時彙報,心中竟生出前所未有的無力感。
就連攻城都是如此的吃力麼……
毫無疑問,天策軍的軍器完全不是西秦的軍器可以媲美的,對重甲兵的有效殺傷距離幾乎是西秦床弩、投石的兩倍以上!
一寸長一寸強!
如此驚人的差距,足以扭轉戰局……
但鄴城是必須拿下的,否則燕雲之地絕無可能告破!
就在西秦部隊推進之時,鄴城的東方突然傳來震天動地的吶喊。
正是梁蕭帶領白袍兵,奔赴戰場,直取鄴城東南!
東城區梁拓,南城區慕容氏雙雄,兩支西秦部隊的交匯處正在此地。
“稟報武安君!”“稟報慕容將軍!”
“白袍兵來襲!”
西秦三大將督軍猛攻,正為鄴城強大的城防而倍感頭疼,驚聞急報,也毫不猶豫調動騎兵,出列迎擊。
兩路西秦騎兵都帶上皮盾,合兵一處,前往驅逐白袍兵。
但這一次重甲盾兵幾乎都被調到前排攻城,已經無法庇護這些西秦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