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霜月驚鈴

霜月驚鈴

初冬的霜月如鏡,汴京城被一層薄薄的寒霜覆蓋。深夜,青雲觀的古鐘驟然鳴響,鐘聲悠長而淒厲,劃破了城中的寂靜。

這口鐘自百年前鑄成以來,僅在極重要的祭祀日才會被敲響。然而,當人們趕到鐘樓時,卻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鍾繩斷裂,鐘下赫然躺著一具染血的屍體,正是青雲觀的住持清嶽大師。

屍體旁的石板上,用鮮血寫著一行字:

“霜月祭靈,因果自現。”

鐘樓的死局

宋慈接到通報後,連夜趕往青雲觀。他仔細觀察鐘樓的結構,發現鐘樓的入口只有一條狹窄的石階通道,而石階上乾淨無塵,顯然無人來往。

“這麼說來,清嶽大師是在密閉的鐘樓內遇害?”宋慈低聲自語。他抬頭望向懸掛在高處的巨鍾,心中湧起一個疑問:鍾繩為何會斷裂,清嶽大師又為何會倒在鐘下?

他讓人搬開屍體,發現清嶽大師的頭顱正好嵌在鍾底的木製擊鼓錘下,傷口整齊而深邃。鍾錘的力道顯然極大,這絕非意外,而是有人精心設計的謀殺。

“這是一場死局,”宋慈沉吟,“兇手不僅要殺人,還要造成某種儀式感。”

青雲觀的傳說

青雲觀的香客絡繹不絕,據傳這裡供奉的神靈可以預測因果報應,許多富商官員會在觀內秘密求籤。但宋慈從不相信迷信,他更關心的是,誰會與清嶽大師結怨至此?

“清嶽大師平日與人為善,無意爭權奪利,”一名道士說道,“但一個月前,觀中丟失了一件重要的法器——玄鐵鈴。那鈴鐺據說與百年前的一樁舊案有關……”

“什麼舊案?”宋慈追問。

道士猶豫了一下,才低聲道:“百年前,青雲觀曾因一場叛亂被燒燬,據說叛軍頭領將一件重要的信物藏在觀中,玄鐵鈴便是指引信物的關鍵。”

宋慈心中一震,難道這樁殺人案與那件信物有關?

意外的線索

在清嶽大師的房間中,宋慈找到了一本日記,裡面記錄了他生前的一些心事。最近幾篇日記都提到了一個名字——“羅峰”。

“羅峰是誰?”宋慈向觀內的道士們詢問,但他們卻支支吾吾,似乎有所隱瞞。最終,一名年輕道士低聲透露:“羅峰是清嶽大師的弟子,兩年前因為偷竊財物被逐出師門。”

宋慈立刻派人調查羅峰的下落,很快得知,此人最近頻繁出現在城東的一家賭坊中。

賭坊的風波

宋慈喬裝成一名普通賭徒,潛入賭坊暗中觀察。他很快找到了羅峰,此人正坐在賭桌旁,滿臉狂熱,似乎並未察覺到危機臨近。

“最近可有回過青雲觀?”宋慈坐到他身旁,語氣隨意地問道。

羅峰猛地一驚,抬頭望向宋慈。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隨即又鎮定下來:“我早已與青雲觀斷絕關係,那裡發生了什麼,與我無關。”

宋慈冷笑一聲,將一張畫著玄鐵鈴的圖紙擺在羅峰面前:“這個東西你見過嗎?”

羅峰盯著圖紙,臉色驟然大變。他一把抓起圖紙,卻因驚慌而打翻了賭桌上的杯盞,露出了藏在袖中的一塊銅牌。

銅牌的形狀與之前發現的金牌、鐵牌類似,背面刻著三個字:

“問心橋。”

問心橋的追索

羅峰在捕快的押解下供認不諱。他承認自已曾潛入青雲觀,意圖尋找玄鐵鈴,但並未找到。而他提到的“問心橋”,卻讓宋慈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起來。

問心橋是汴京郊外的一座古橋,傳說凡是心中有愧的人,走過這座橋都會聽到自已的懺悔聲。

宋慈親自前往問心橋勘察,發現橋下暗藏一處密道,而密道盡頭,是一間陳舊的石室。

石室中,宋慈找到了被藏匿的玄鐵鈴,以及一封寫滿奇怪符號的信件。這些符號似乎與此前的金牌暗號相呼應,預示著某種未解的秘密。

然而,就在宋慈回望橋上時,他隱約看到,一個身穿斗篷的人影正佇立於橋頭,彷彿在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

宋慈不動聲色,將玄鐵鈴揣入懷中,心中暗暗警惕:殺害清嶽大師的幕後黑手,或許正隱藏在這片看似平靜的土地上。

暗流湧動

案件看似告一段落,但宋慈知道,這不過是更大陰謀的冰山一角。青雲觀、玄鐵鈴、金牌的線索,再次將他引向那深不可測的棋局之中。

而在夜色深處,一雙隱藏在斗篷下的眼睛,正注視著汴京城那微弱的燈火,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

鶴樓密影

初冬的汴京,薄霧瀰漫,遠山如黛,城中的一座鶴樓因一場離奇的命案,再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鶴樓是城中達官顯貴宴請賓客、吟詩作賦的勝地,因樓頂常年棲息白鶴得名。然而,昨日一場高宴卻以一場詭異的死亡結束。樓主司鶴閣閣主周庭春被發現死在主廳,而案發時,樓內的所有人都聲稱,宴會正酣,沒人靠近過周庭春。

更令人費解的是,屍體旁留有一張紙,紙上只寫了一句:

“白鶴墜地,天命難違。”

迷霧中的開始

宋慈走進鶴樓時,空氣中依稀殘留著酒香。大廳寬敞明亮,鋪著華麗的錦繡地毯,但在那酒杯交錯之地,卻籠罩著一股難以言說的陰冷氣息。

屍體依然維持在被發現時的狀態:周庭春側臥在主位上,臉色灰白,雙手握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似乎死前經歷了極大的痛苦。而他的唇邊,卻掛著一抹難以察覺的詭異笑意。

“沒有外傷,也沒有明顯的窒息痕跡,”宋慈蹲下身,仔細檢視屍體,“但他的神情……不像是中毒,更像是……”

他的話未說完,站在一旁的捕快忽然開口:“大人,周閣主的貼身僕人說,昨夜他曾提到‘鶴樓傳說’的禁忌。”

“鶴樓傳說?”宋慈抬起頭,目光凌厲,“說清楚。”

僕人戰戰兢兢地跪下:“傳說中,鶴樓的白鶴若突然離開樓頂,必有血光之災。昨夜周閣主說,宴會時似乎看到一隻白鶴從樓頂飛走……”

桌上的玄機

宋慈無意理會這些迷信之談,而是轉而檢視周庭春身前的桌案。桌上擺放著幾樣食物和酒杯,其中一碗湯引起了他的注意——湯中漂浮著一片微微泛黃的葉子。

“這是銀杏葉?”宋慈嗅了嗅湯的氣味,又取了一滴放在隨身的小盒中進行試驗。片刻後,液體竟然變成了淡淡的紫色。

“有毒。”宋慈冷冷道。他指著湯碗問僕人:“這是誰送上的?”

僕人驚恐地搖頭:“大人,每道菜品都是由廚房統一送上,絕不敢有差錯!”

宋慈起身走向廚房,卻發現掌勺的廚子竟然不見了蹤影。廚房內的炭火尚未完全熄滅,幾根新鮮的銀杏枝被丟棄在灶臺旁,旁邊的牆壁上,則留下了一串模糊的腳印。

鶴影浮現

沿著腳印的方向,宋慈追查至樓後的竹林,竹林盡頭是一片池塘,塘中倒映著一座假山和樓閣的影子。在池塘邊,他發現了一件被遺棄的衣物,衣物內藏著一張畫著白鶴的紙條。

“白鶴墜地,天命難違。”紙條上的字跡與屍體旁的完全一致。

宋慈再次審視周庭春的死因,結合紙條和毒湯,他逐漸得出一個結論:這並非單純的投毒,而是一個更復雜的圈套。

樓上的秘密

鶴樓的二樓是周庭春的私人書房,據說外人不得擅入。宋慈推開房門,發現書房內的陳設極其簡樸,除了書籍之外,唯有一張八卦圖案的木製屏風和一把古琴顯得有些突兀。

他在書架上翻找時,無意間觸動了一本書後的機關,牆壁突然轉動,露出了一個暗格。暗格中放著一本日記,日記中詳細記錄了周庭春與幾位權貴之間的秘密交易。

其中一段寫道:

“鶴樓之宴,是棋局之始,亦是殺局之終。”

宋慈意識到,這場宴會從一開始便是精心設計的殺局。

引蛇出洞

宋慈將銀杏毒湯的事情公佈,引起了宴會參與者的恐慌。他發現,有兩名官員在聽到毒湯時神色異常,便決定設下圈套,引出幕後黑手。

他在鶴樓再次設宴,故意放出風聲,聲稱已經找到真兇,明日便要上報朝廷。

果然,宴會當晚,一名衣衫華麗的商賈試圖偷偷離開,被早已埋伏的捕快抓了個正著。他承認,毒湯確實是他下令準備的,而這一切是受了一位更高權位者的指使。

“那人讓我除掉周庭春,便可免我一死。”商賈伏地哭訴。

“誰?”宋慈逼問。

商賈閉上雙眼,只吐出兩個字:

“金牌。”

棋局再現

宋慈拿出商賈所言的金牌,發現這是一枚全新的金牌,上面刻著一個圖案——一隻展翅的白鶴。

“這是一個警告,”宋慈看著手中的金牌,心中生出不祥之感,“下一步,他們要下在誰身上?”

鶴樓的謎局雖然告一段落,但圍繞金牌和白鶴的真相依舊模糊。宋慈隱約感到,一個更大的棋局正在緩緩展開,而他,似乎正被捲入其中。

夜色深沉,遠處傳來白鶴的鳴叫聲,彷彿在訴說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孤舟迷夢

初春的長江水煙波浩渺,江面如鏡。天剛破曉,晨霧未散,江上突然傳來一聲淒厲的呼喊:“救命啊——”

不遠處,一艘小舟正隨波漂流,舟上沒有船伕,只有一個裹著白布的身影橫臥在船艙之中。漁民聞聲靠近,掀開船簾,卻發現一具慘白的屍體,雙手緊緊抓著一塊玉佩。

那玉佩上,刻著一個古怪的紋樣:一隻展翅的鴟吻。

孤舟上的疑雲

宋慈接到訊息時,屍體已經被拖回岸上。江邊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議論紛紛,有人說是水鬼索命,有人則稱是江匪作祟。

屍體是一名中年男子,面容清瘦,手指甲深陷掌心,顯然死前經歷過極大的掙扎。宋慈細細檢查,發現男子的頸部有一圈極淺的勒痕,但並不足以致命。

“勒痕不深,氣息未斷,難道是死於中毒?”宋慈輕輕扒開死者的嘴唇,果然看到舌下有一絲深紫色。

“這是一種極少見的毒藥,需要在水中緩慢蒸發,其作用類似窒息,卻難以察覺。”宋慈暗自點頭,“這不是普通人的手法。”

但他更關心的是死者的身份,以及那塊奇異的玉佩的來歷。

身份的謎團

透過死者衣物的質地和工藝,宋慈推斷此人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有官職在身的人。他吩咐捕快去查驗附近各州府的文書,看看是否有人失蹤。

當晚,捕快帶回了訊息:兩日前,江州府的一名監察御史陸鳴川在巡查途中失蹤,其身份、穿著與死者完全吻合。

“監察御史?”宋慈心頭一震,“如此身份的人,為何會出現在這樣的小舟上,且死於非命?”

更令人不解的是,那塊玉佩上的鴟吻紋樣。鴟吻是古代宮殿屋脊上的一種裝飾,象徵威嚴和鎮邪,這樣的紋飾為何會出現在一名監察御史的隨身物品上?

江州的暗流

宋慈決定親自前往江州查探。他了解到,陸鳴川此次的巡查任務,是針對江州府內一樁貪腐案件。據傳,江州一帶的漕運官員與當地商賈勾結,將大量糧草偷運出境,獲利甚豐,而陸鳴川正是奉命調查此事。

然而,陸鳴川未及揭開真相,便橫死江中。

宋慈抵達江州後,察覺城內氣氛異常壓抑。衙門裡人心惶惶,百姓們也三緘其口,不願多談陸鳴川的死。

在城中最繁華的漕運碼頭,宋慈發現了一座巨大的倉庫,門口戒備森嚴,非持有特別令牌者不得入內。

“這倉庫裡,藏著什麼?”宋慈心生疑慮,但暫時按兵不動。

夜探倉庫

為了調查倉庫的秘密,宋慈選擇在夜間潛入。他發現倉庫的後門有一條隱秘的小路,通往一片水域。水域中,有幾艘漆黑的小舟停泊著,船艙內裝滿了封得嚴嚴實實的麻袋。

他撬開一個麻袋,發現裡面竟然裝著成堆的白銀。而在另一艘船上,他意外發現了一個密匣,匣中是一枚刻有鴟吻紋樣的金牌。

宋慈凝視金牌,眉頭深鎖:“又是金牌,這些人到底在做什麼?”

正當他準備將匣子收好時,倉庫內突然亮起燈火,一群蒙面人手持利刃,向他圍了過來。

危機與突破

宋慈以一敵眾,幾番周旋後成功脫身,並將金牌帶回。次日,他將倉庫的發現呈報江州知府,請求徹查漕運貪腐案。

然而,江州知府卻表現得極為冷淡:“倉庫確實屬於漕運署,但倉內之物均有登記,大人若無確鑿證據,貿然查封恐怕不妥。”

宋慈看似點頭同意,實則暗中繼續查訪。他發現,知府與倉庫守衛、漕運官員之間,早已形成了一條隱秘的利益鏈。陸鳴川正是因為觸動了這條利益鏈,才遭到毒手。

揭露真相

幾日後,宋慈假借宴會之機,邀請漕運署的官員與幾名商賈飲酒。他趁機將那塊鴟吻玉佩擺在眾人面前,並聲稱自已已經找到幕後主使。

官員們面面相覷,有人露出慌亂之色。果然,其中一名漕運署的主事官酒後失言,暴露了他與知府合謀的真相。

最終,宋慈將漕運貪腐案連根拔起,抓獲了江州知府及一干同黨。

更深的棋局

然而,宋慈並未感到輕鬆。那枚鴟吻金牌,仍然如同一道未解的暗語,指向更大的陰謀。

當他準備返回汴京時,江面上再次傳來白帆的影子,彷彿在遠方召喚著他走向新的未知。

夜雪孤燈

臘月時節,汴京籠罩在大雪之中。萬家燈火下,百姓慶賀新年的臨近,但一樁令人心悸的案件,卻打破了這份祥和的氛圍。

一名文士在城東的“聽雪樓”被發現身死書案之前,現場沒有搏鬥的痕跡,也無外力入侵的跡象,唯有一首未寫完的詩,殘留在宣紙之上:

“夜雪孤燈映殘樓,

書案寒香冷入喉。

玉瓊無聲風作曲,

明月…”

詩至此戛然而止,而書案下壓著的另一物品,則更令人費解——一枚黑色玉印,上面雕刻著一條盤旋的蟒蛇,蛇目似有紅光流轉,令人不寒而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