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章 至正講請諸神咒觀音慈悲護佑眾生

至正講請諸神咒:觀音慈悲護佑眾生

在萬壽宮那宏偉莊嚴的大殿之中,香菸嫋嫋升騰,縈繞在精美的雕樑畫棟之間。殿內,一尊尊金身佛像慈悲地俯瞰著眾生,五彩的琉璃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將整個大殿映照得神聖而寧靜。今日,至正身著一襲素色道袍,身姿挺拔,面容莊重,他站在大殿的講臺上,準備為眾人講述一段充滿慈悲與力量的請諸神咒,尤其是觀音佛祖咒,這道咒語被視為解災厄、救眾生的無上法門。

“諸位善信,今日我要與大家分享的,是能庇佑我們度過苦難、化解災厄的觀音佛祖咒。”至正的聲音清晰而洪亮,在大殿內緩緩迴盪,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眾人紛紛安靜下來,全神貫注地聆聽他的講述。

“我們首先要明白,觀音大士,乃是大慈大悲的象徵。”至正緩緩說道,“她心懷眾生,慈悲為懷,時刻關注著世間的苦難。‘謹請觀音大慈悲,善財良女到兩邊’,當我們念起這咒語的開頭,便是在虔誠地邀請觀音大士降臨。善財童子和龍女,作為觀音大士的左右脅侍,他們聰慧善良,常伴觀音大士身旁,一同救助眾生。邀請他們到來,意味著我們期望得到他們全方位的護佑。”

至正微微抬起手,在空中輕輕比劃著,繼續說道:“‘左手捧來甘露水,右手持來揚柳枝’,這描繪的是觀音大士的形象。觀音大士左手捧著的甘露水,具有神奇的功效,它能洗淨眾生的罪孽,滋潤眾生的心田,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淨化和安寧。右手拿著的柳枝,輕輕一揮,便能灑下慈悲的甘霖,治癒世間的疾苦,無論是身體上的病痛,還是心靈上的創傷,都能在這柳枝的拂動下得到舒緩。”

“‘頭頂玉佛彌駝冠,口中念出阿彌駝’,觀音大士頭頂戴著玉佛彌駝冠,象徵著她對佛法的尊崇和修行的高深。而口中念出的‘阿彌陀’,與阿彌陀佛有著緊密的聯絡。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觀音大士常念阿彌陀佛,也引導著我們唸誦,因為這一聲佛號,蘊含著無盡的慈悲和力量,能幫助我們消除業障,往生淨土。”

“‘腳踏蓮花千萬葉,身坐蓮花團團圓,身穿竹葉百景衣,坐落部團一圍圓’,觀音大士腳踏蓮花,蓮花在佛教中是聖潔、純淨的象徵,千萬片蓮葉代表著觀音大士的慈悲和護佑遍佈世間每一個角落。她身著竹葉百景衣,這獨特的服飾不僅展現了她的超凡脫俗,更寓意著她能洞察世間萬物,知曉眾生的疾苦。她端坐在蓮花寶座上,那圓滿的姿態,代表著她的智慧和慈悲是圓滿無缺的,能給予我們最周全的庇護。”

“‘千手千眼化獻身,十八尊者朝觀音’,觀音大士擁有千手千眼,這是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象徵。千手,代表著她能以各種方式救助眾生,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困境,她都能伸出援手;千眼,意味著她能洞察世間的一切苦難,無論我們的痛苦多麼隱蔽,她都能看見。十八尊者,皆是修行高深的大德,他們朝拜觀音大士,象徵著佛法的傳承和對觀音大士慈悲精神的敬仰,也表明觀音大士在佛教中的崇高地位。”

臺下的一位善信忍不住問道:“師父,那念觀音咒真的能有這麼大的功效嗎?”

至正微笑著看向他,目光中充滿了堅定和慈愛:“善信,這觀音咒的力量,源自於觀音大士的慈悲願力和眾生的虔誠之心。當我們誠心念誦觀音咒時,就如同與觀音大士建立了一座橋樑,能得到她的護佑。‘有人念出觀音咒,火坑化作白蓮池’,這並非是一種虛幻的說法。當我們身處困境,內心充滿恐懼和絕望時,念起觀音咒,心中的痛苦和煩惱便能得到緩解,原本如同火坑般的困境,也會因為我們心境的轉變,變得不再那麼難以忍受。這就像是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給我們帶來希望和力量。”

“‘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唸佛不離身’,我們要時刻將觀音大士的慈悲銘記在心,無論是早晨還是傍晚,都誠心念誦觀音咒。每一次的唸誦,都要發自內心深處,將對觀音大士的敬仰和對解脫的渴望融入其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觀音咒的力量,讓它時刻護佑著我們。”

“觀音大士的慈悲化身無處不在,‘千手千眼觀世音,香山會上觀世音,天竺靈山觀世音,普駝山上觀世音,朝雲洞裡觀世音,南海岸上觀世音,北海河頭觀世音,座蓮送子觀世音,風波浪上觀世音,本草靈山觀世音,花化魚籃觀世音,白衣素頭觀世音,紫竹林中觀世音,增福明王觀世音,三十六願觀世音,層層焰焰觀世音’,這些不同形象的觀音,代表著她以各種身份和方式,出現在世間的各個角落,救助不同需求的眾生。”

“或是虛空雲裡見,或是下界救良民,或是房中救生產,或是牢中救罪人,或是江湖救災難,或是陰間度鬼魂”,觀音大士的救度範圍極其廣泛,無論是在空中、人間、產房、牢房,還是在江湖的風浪中,甚至是陰間,只要有眾生受苦,她都會及時出現。在產房裡,她護佑產婦平安生產;在牢房中,她給罪人帶來希望和救贖;在江湖的災難中,她拯救百姓於水火;在陰間,她超度亡魂,讓他們得以解脫。

“三災八難共離苦,四生六畜盡起生”,這裡的三災,通常指的是火災、水災、風災,八難則包括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人生的種種苦難。當我們唸誦觀音咒時,便能借助觀音大士的力量,遠離這些苦難。不僅如此,四生(胎生、卵生、溼生、化生)和六畜(馬、牛、羊、豬、狗、雞)也能在觀音大士的慈悲護佑下,得以繁衍生長,生生不息。

“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禍化為塵”,天羅神和地羅神,代表著天地間的守護力量。當我們念起觀音咒,藉助觀音大士的慈悲之力,便能得到天羅神和地羅神的護持,讓我們遠離災難,一切災禍都會像塵埃一樣消散。“火臨身,不燒身。水臨身,水不淹”,這是觀音咒的神奇力量在具體災厄面前的體現。當火災來臨,我們因為念誦觀音咒而得到護佑,火焰無法傷害我們;當水災來襲,我們也能在觀音咒的庇佑下,不被水淹沒。

至正接著說道:“‘有人念得觀世咒,三災八難一齊消。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眾生,皆共成佛道’,這是我們唸誦觀音咒的最終願望。我們希望透過唸誦觀音咒,不僅能消除自身的災厄,還能將這份功德迴向給世間所有的眾生,讓大家都能擺脫苦難,共同走向成佛之道。成佛,並非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地位,而是意味著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徹底的解脫,擁有了無盡的智慧和慈悲,能夠更好地幫助眾生。”

“本弟子一心專拜請,觀音佛祖降來臨。急急如律令”,最後這幾句,表達了我們邀請觀音大士降臨的迫切心情。我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全心全意地拜請觀音佛祖,希望她能即刻降臨,給予我們護佑。“急急如律令”,原本是道教中的用語,在這裡借用,更加強調了我們期望觀音大士的護佑能夠迅速實現,如同律令一般不容遲緩。

至正講完後,大殿內一片寂靜,眾人都沉浸在觀音咒那慈悲的力量之中。過了許久,一位老者緩緩站起身來,眼中滿是感慨:“師父,聽您講完這觀音咒,我心中充滿了希望。我這一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原本以為只能在痛苦中度過餘生。但今天聽了您的講解,我決定以後每天都誠心念誦觀音咒,希望能得到觀音大士的護佑。”

至正走上前,輕輕拍了拍老者的肩膀:“老人家,只要您心懷虔誠,觀音大士一定會聽到您的心聲,護佑您平安。唸誦觀音咒,不僅是一種祈求,更是一種修行,它能讓我們的心靈變得更加純淨,讓我們在面對生活的苦難時,擁有更多的勇氣和力量。”

隨後,至正帶領著眾人,一起唸誦觀音佛祖咒。那整齊而虔誠的唸誦聲,在萬壽宮的大殿內迴盪,彷彿化作一股無形的力量,瀰漫在整個空間,給予每一個人心靈上的慰藉和安寧。

在之後的日子裡,萬壽宮的善信們紛紛開始誠心念誦觀音咒。有的善信原本身患重病,在唸誦觀音咒的過程中,心態逐漸變得平和,身體也在藥物的治療和精神的支撐下慢慢好轉;有的善信原本家庭關係緊張,透過唸誦觀音咒,學會了寬容和理解,家庭氛圍變得和睦溫馨;還有的善信在面對事業上的挫折時,因為念誦觀音咒而重新找回了信心,鼓起勇氣去克服困難。

至正看著這些變化,心中充滿了欣慰。他知道,觀音咒的力量,不僅僅在於它的神奇功效,更在於它能給予人們心靈上的寄託和力量,讓人們在苦難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堅守信念。

有一次,萬壽宮附近的村莊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旱災。土地乾裂,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陷入了絕望之中。至正得知後,帶領著萬壽宮的弟子們來到村莊,為百姓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祈福法會。在法會上,至正帶領大家一起唸誦觀音咒,祈求觀音大士降下甘霖,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村民們看著至正和弟子們那虔誠的模樣,也紛紛加入到唸誦的隊伍中。一時間,整個村莊迴盪著觀音咒的唸誦聲。也許是這份虔誠感動了上天,就在法會進行到高潮時,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佈,一場甘霖從天而降。村民們歡呼雀躍,紛紛跪地感恩觀音大士的慈悲護佑。

這場旱災過後,萬壽宮的名聲更加響亮,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尋求心靈的慰藉和幫助。至正也更加忙碌,他不僅要為眾人講解佛法,還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但他始終樂此不疲,因為他知道,自已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弘揚觀音大士的慈悲精神,都是在踐行佛法的真諦。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至正獨自坐在萬壽宮的庭院中,仰望著星空。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慨,回顧自已這些年的修行和講道經歷,他深刻地體會到了觀音咒的力量和意義。他知道,只要世間還有苦難,觀音咒的傳承就不能中斷,他也將繼續肩負起這份責任,將觀音大士的慈悲傳遞給更多的人。

“願世間眾生,皆能在觀音大士的護佑下,離苦得樂,共成佛道。”至正輕聲念道,這不僅是他的心願,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將繼續在這條充滿慈悲與智慧的道路上前行,用自已的行動詮釋著觀音咒的力量,為世間帶來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