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六年,我莽古爾泰生於赫圖阿拉城,那是我們建州女真的根基所在,白山黑水間孕育著無數的豪情與壯志。《清史稿》有云:“莽古爾泰,太祖第五子,母繼妃富察氏。”我自小就在這滿是剽悍氣息的環境中長大,身邊的父兄皆是勇武過人之輩,在他們的影響下,我自幼便對那騎馬射箭、征戰沙場之事充滿了嚮往。
我年少時,性子便頗為莽撞,做事全憑一股熱血上頭,可阿瑪努爾哈赤卻常教導我,身為男兒,不僅要有勇,更要有謀,方能在這亂世之中立足,成就一番大業。我雖將阿瑪的話記在心裡,可那急躁的性子,卻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改得過來的。
記得有一回,族裡舉行騎射比試,我一心想著要奪得頭籌,讓眾人瞧瞧我的本事。比試之時,我瞅準靶心,縱馬疾馳而去,拉弓搭箭,那箭“嗖”的一聲便飛了出去,可卻因我心急,用力過猛,箭偏離了靶心,紮在了旁邊的地上。我見狀,心中懊惱不已,狠狠拍了一下馬背,嘴裡嘟囔著:“哎呀,這臭手,怎的如此不爭氣!”身旁的兄弟們見我這般模樣,有的忍不住偷笑起來,我又氣又羞,暗暗發誓,定要勤加練習,下次絕不讓人看了笑話去。
隨著年歲漸長,我開始跟隨阿瑪和兄長們參與到部落間的征戰之中。初上戰場,那喊殺聲、馬蹄聲交織在一起,震得我耳朵嗡嗡作響,可我心中的那股子興奮勁兒卻壓過了恐懼。我揮舞著長刀,朝著敵軍就衝了過去,見人就砍,那敵軍的鮮血濺在我的臉上、身上,我卻渾然不覺,只想著多殺幾個敵人,好立下戰功。
有一次,我們與一支來犯的部落交戰,對方人數雖不及我們,可那一個個也是兇悍異常。我一馬當先,衝入敵軍陣中,正與一敵將廝殺得難解難分之時,背後突然襲來一支冷箭,我卻未察覺。虧得身邊的一位兄弟眼疾手快,揮刀將那箭擋了下來,還衝我喊道:“五阿哥,你可小心著點兒呀,莫要只顧著殺敵,忘了自身安危!”我這才回過神來,心中一陣後怕,趕忙謝過那兄弟,而後更加謹慎地應對起敵軍來。
這一戰,我們最終大獲全勝,我也因作戰勇猛,得了阿瑪的誇讚,可我心裡明白,自已這莽撞的性子,還是得好好改改,不然遲早要吃大虧。
後來,阿瑪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我被封為和碩貝勒,位列四大貝勒之一,參與到後金諸多軍政大事的決策之中。這對我來說,既是一份榮耀,可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啊。
起初,我對這處理政務之事還頗為頭疼,覺得遠不如在戰場上殺敵來得痛快。可看著阿瑪和其他兄長們都盡心盡力地為後金的發展謀劃,我也不甘落後,便硬著頭皮開始學著去了解那些繁雜的事務,什麼糧草調配、兵器打造、安撫百姓之類的事兒,我都得一一過問。
在這過程中,我與其他幾位貝勒之間,也難免會有一些意見不合的時候。就說那皇太極,我的四弟,他心思縝密,主意頗多,時常提出一些與我不同的看法。我這人脾氣急,有時一聽他那和我相悖的意見,便忍不住要與他爭論幾句,往往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
有一回,商討出兵攻打一處邊境部落的事兒,我主張速戰速決,憑藉我們的兵力優勢,直接強攻便可。可皇太極卻認為應當先派人去探查一番敵軍的虛實,再做定奪,以免中了敵軍的埋伏。我一聽就急了,大聲說道:“四弟,你這般瞻前顧後的,何時才能拿下那部落?莫要貽誤了戰機才好!”皇太極卻不緊不慢地說道:“五哥,打仗可不能只憑一時意氣,謹慎些總歸是沒錯的。”我倆就這麼爭了半天,最後還是阿瑪拍了板,採納了皇太極的建議。我雖心中不服氣,可也只能聽從,心裡卻暗自想著,等這仗打完了,看誰的主意才是對的。
結果,那一戰還真如皇太極所料,敵軍在周邊設了不少埋伏,若我們貿然強攻,怕是要損失慘重。戰後,我雖嘴上不願承認,可心裡也明白,皇太極確實比我想得周全,我這莽撞的性子,確實得改改了。
日子就在這征戰與處理政務中一天天過去,後金在阿瑪和我們一眾兄弟的努力下,日益強盛起來。可我心中卻總有一股鬱郁不得志的感覺,覺得自已的功勞似乎總是被他人忽視,尤其是皇太極,他越發受到眾人的敬重,我心裡那股子嫉妒的小火苗,也開始慢慢地燒了起來。
阿瑪去世後,皇太極繼承了汗位,我心中雖有些不服氣,可也無可奈何,畢竟這是阿瑪的決定,我身為臣子,只能遵從此令。但我心裡那股子憋屈勁兒,卻總是壓不下去,時常在一些場合,便忍不住要與皇太極較較勁。
天聰五年,我們與明軍在大淩河一帶對峙。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我與皇太極又起了爭執。當時討論作戰部署,我提出的方案被他否決了,我心中那股子火“噌”的一下就冒了起來,大聲對他說道:“大汗,你為何總是瞧不上我的主意?我這也是為了後金的勝利著想啊!”皇太極皺了皺眉頭,說道:“五哥,如今軍情緊急,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我否決你的提議,自然是有我的道理。”我一聽這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竟一時衝動,拔出了腰間的佩刀,怒目圓睜地瞪著皇太極。
這一下,在場的眾人都驚呆了,誰也沒想到我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舉動。片刻的寂靜之後,皇太極臉色陰沉地說道:“莽古爾泰,你這是要謀反嗎?”我這才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已闖了大禍,趕忙收起佩刀,跪地請罪,心中滿是懊悔,想著自已這衝動的性子,怕是要給自已招來大禍了。
此事過後,我雖未被嚴懲,可皇太極對我愈發疏離,我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在眾人眼中,我彷彿成了一個莽撞無謀、大逆不道的人。我心中苦悶,卻也無處訴說,只能將這苦水往肚子裡咽。
此後,我在軍中的威望也大不如前,以往那些與我交好的兄弟,也漸漸與我疏遠了,我感覺自已彷彿被整個世界遺棄了一般,每日裡都過得渾渾噩噩的。
天聰六年,我因病臥床不起,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在那病榻之上,我回顧自已這半生,從那初出茅廬、一心想著建功立業的少年,到位列四大貝勒、風光無限的將領,再到如今這眾叛親離、落寞孤寂的境地,心中滿是感慨與悔恨。我知道,自已這一輩子,終究是被那莽撞的性子給害了,可如今說什麼都晚了呀。
最終,我在赫圖阿拉城的家中,在無盡的悔恨與落寞之中,走完了自已這充滿波折的一生。我離去後,想必也只能成為後人茶餘飯後談論的一個反面例子了吧,只願後人能從我身上吸取教訓,莫要重蹈我的覆轍啊。
說到我,也有些野史傳聞,說來倒也有趣。
其一,聽聞我出生之時,家中的爐灶裡突然燃起了奇異的火焰,那火焰呈現出五彩之色,久久不滅,族人們都覺得這是祥瑞之兆,預示著我日後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物,能在這世間闖出一番大事業。父母因此對我更是寄予厚望,從小便悉心培養我,可不想我卻落得這般結局,也算是造化弄人了。
其二,據說我年少時,曾在山林中遇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老者看了我一眼,便說道:“此子生性莽撞,若不改之,日後恐有大禍臨頭。”我當時年少氣盛,並未將這話放在心上,還覺得老者是在胡言亂語,如今想來,那老者莫不是有未卜先知之能,可惜我醒悟得太晚了。
其三,野史裡講,我有一回出征前,我的戰馬突然發狂,掙脫韁繩,在營地裡橫衝直撞,眾人皆說這是不祥之兆,勸我莫要出征了。我卻不以為然,覺得這不過是戰馬偶然受驚罷了,執意出征。結果那一戰,我軍遭遇敵軍埋伏,損失慘重,自那以後,人們都說我不聽勸告,才遭此厄運呢。
其四,有傳聞說我曾夢到自已站在一片黑暗之中,周圍有無數雙眼睛盯著我,卻看不清面容,只聽到陣陣冷笑聲,我心中害怕,想要逃離,卻怎麼也邁不開步子。醒來後,我便覺得心神不寧,而後不久,就發生了我在軍事會議上拔刀相向皇太極的那樁禍事,眾人都說這夢是在預示著我的厄運將至啊。
其五,還有人說我死後,每到月圓之夜,赫圖阿拉城的上空就會隱隱傳來金戈交鳴之聲,彷彿我仍在與敵軍廝殺一般,雖不知真假,但也為我的一生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故事結束了!全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