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族積極籌備讀書分享會的同時,書法比賽的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李氏家族大團圓”群裡,關於書法練習的討論熱火朝天,家族成員們紛紛分享著自已的心得與技巧,為即將到來的書法比賽做足準備。
叔叔李展鵬對書法一直懷揣著熱愛,只是因平日忙碌,許久未曾提筆。
這天,他在群裡發了一張自已練習書法的照片,照片中的他,正專注地在宣紙前揮毫,然而筆下的字跡卻略顯生疏。
他略帶無奈地說道:“家人們,我這毛筆字真是太久沒練了,感覺手都不聽使喚了,寫出來的字自已看著都不滿意,筆畫生硬,毫無韻味可言。”
爺爺李建國看到照片和叔叔的留言後,立刻回覆道:“展鵬啊,書法這門藝術,講究的就是持之以恆。
你許久未練,生疏是難免的。但只要重拾練習,很快就能找回感覺。
你要格外注意筆畫的粗細、長短和力度的變化。
就拿橫畫來說,起筆時要稍重,如同重物落地,沉穩有力;行筆過程則需平穩,保持勻速,像是在平靜的湖面上划船。
收筆時要乾脆利落,或頓筆回鋒,或順勢出鋒,力度的把握尤為關鍵。每一筆畫都有其獨特的節奏與韻律,多練多體會,自然能找到感覺。”
爺爺自幼研習書法,幾十年的功底讓他對書法的見解深刻獨到,他的指導對叔叔來說猶如一盞明燈。
叔叔李展鵬感激地回覆:“謝謝爸,您說得太對了。
我就是太久沒練,手生得厲害。聽您這麼一說,我心裡踏實多了。
我這就按照您說的,從基本筆畫練起,爭取早日找回狀態。”
此時,李睿也在群裡向大家請教:“爺爺、叔叔,還有各位哥哥姐姐,我寫楷書總是寫不好,字看起來歪歪扭扭的,結構也把握不好,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呀?
我特別想在這次書法比賽中寫好楷書,給大家展示一下我的進步。”
姐姐李琳看到李睿的問題,熱心地分享了一些楷書的結構特點和練習方法:“小睿,寫楷書首先要注意重心平穩,這就好比一個人站立,只有重心穩了,才能站得筆直。
筆畫分佈也要均勻,不能有的地方過於擁擠,有的地方又過於鬆散。
你可以先從臨摹字帖開始,這是練習楷書的必經之路。
選一本你喜歡的楷書字帖,像顏真卿的《顏勤禮碑》,其字型端莊雄偉,氣勢磅礴;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則以險峻嚴謹著稱。
臨摹的時候,不要急於下筆,先仔細觀察字帖上字的結構,比如筆畫的長短比例、空間分佈以及相互之間的呼應關係。
然後,一筆一劃地跟著寫,力求模仿得形似神似。
剛開始可能會覺得困難,但堅持下去,你會發現自已的進步越來越大。”
李睿認真地回覆:“謝謝姐姐,我這就去選一本字帖臨摹。
原來寫楷書有這麼多講究啊,我之前都沒注意到。我一定會按照您說的方法,認真練習的。”
哥哥李陽也補充道:“睿睿,除了臨摹字帖,平時沒事的時候,你可以多看看書法名家的作品,學習他們的筆法和佈局。
而且在練習的時候,要保持耐心,書法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好的,需要長期的積累。
你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專門練習,哪怕只有十幾二十分鐘,堅持下去,效果會很明顯的。”
李睿點頭稱是:“好的,哥哥,我明白了。我會堅持練習的。
我還想著,等我練得差不多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練習楷書的心得,就像我們準備讀書分享會那樣,說不定能給其他家人一些啟發呢。”
表妹趙思琪也在群裡發言:“哥哥姐姐們,我也想參加書法比賽,但是我用的是硬筆,硬筆書法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呀?”
姑姑李麗娟回覆道:“思琪,硬筆書法同樣要注重筆畫的規範和結構的合理。
雖然硬筆不像毛筆那樣能表現出豐富的粗細變化,但透過控制筆尖與紙面的角度和力度,也能寫出有韻味的字。
你可以先從基本筆畫練起,把每一筆都寫直、寫穩。
寫結構的時候,要注意筆畫之間的疏密關係,讓字看起來勻稱、和諧。還有,平時要多注意書寫姿勢,正確的姿勢能讓你更好地發力,寫出的字也更美觀。
對了,你也可以找一些硬筆書法的字帖來臨摹,學習字帖上的筆畫形態和結構特點。”
趙思琪開心地說:“謝謝姑姑,我知道啦。我會按照您說的練習的。
我覺得書法比賽和讀書分享會一樣,都特別有意思,能讓我們學到好多東西。
等我練習有了心得,也和大家分享,就像分享讀書感悟那樣。”
嬸嬸劉悅也分享了自已的經驗:“我覺得練習書法,心態很重要。
不要把它當成一種任務,而是要享受這個過程。
當你靜下心來,專注於每一筆每一劃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已的進步越來越大。
而且,大家在練習過程中遇到問題,隨時在群裡交流,我們一起解決。
就像我們在準備讀書分享會時,互相交流讀書心得一樣,這樣能讓我們共同進步。”
大家紛紛贊同嬸嬸劉悅的話。在這個過程中,家族成員們不僅在書法技巧上互相學習,還將書法練習與讀書分享會聯絡起來,感受到了家族文化活動之間的共通之處——那就是透過交流與分享,實現共同成長。
姑父陳宇軒說道:“透過這次書法比賽和讀書分享會的準備,我發現咱們家族對文化活動的熱情都很高。
這不僅是一場比賽和分享會,更是我們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契機。
希望大家都能在其中有所收穫,提高自已的文化素養。”
爺爺李建國欣慰地說:“看到你們這麼積極地準備書法比賽和讀書分享會,我真的很高興。
讀書和書法都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們要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大家在練習書法和閱讀書籍的過程中,要用心去感受其中的魅力,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家族成員們每天都會在群裡分享自已的練習成果,互相點評。
叔叔李展鵬在練習了幾天後,再次在群裡發了自已的作品,並說道:“爸,家人們,我按照您說的方法練習了幾天,感覺筆畫比之前流暢了一些,但是在力度的把握上還是有些欠缺,大家幫我看看。”
爺爺李建國仔細看了後回覆:“展鵬,進步很明顯啊,力度的問題還是要多練,你可以試著在練習的時候,心裡默想著筆畫的節奏,起筆、行筆、收筆,感受力度的變化,繼續加油。”
李睿也分享了自已臨摹字帖的成果,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哥哥姐姐們,我臨摹了幾天,感覺字的結構比以前好一些了,但是和字帖上比起來還是差很多,你們幫我指點指點。”
姐姐李琳回覆:“小睿,已經很不錯了,進步很大呢。
你看這個字的某一筆畫,要是再稍微調整一下角度,可能會更像字帖上的字,繼續努力,你會越來越棒的。”
表妹趙思琪也發了自已的硬筆書法練習,開心地說:“姑姑,哥哥姐姐們,我按照您說的方法練習,感覺寫得比以前好看了,我還臨摹了硬筆字帖,你們看看怎麼樣?”
姑姑李麗娟回覆:“思琪,寫得真不錯,筆畫很直,結構也越來越勻稱了,繼續保持呀。”
在分享和點評的過程中,家族成員們也會分享一些有趣的書法小故事。
李睿分享道:“我今天看到一個故事,說王羲之小時候練習書法,為了寫好字,天天在池塘邊洗毛筆,最後把一整個池塘的水都染黑了,這就是墨池的故事。
原來大書法家都是這麼刻苦練習出來的,我也要向他學習。”
叔叔李展鵬也分享了一個:“我也看到一個,歐陽詢有一次騎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晉代書法名家索靖所寫的石碑。
他駐馬觀賞,許久才離開。可是沒走多遠,他又返回石碑前,下馬繼續仔細觀賞。
最後,乾脆鋪上氈子,坐下來反覆揣摩。就這樣,他在碑旁一連坐臥三天,方才離去。可見他對書法的痴迷,我們練習書法也得有這種精神。”
隨著書法比賽的臨近,家族成員們的練習熱情愈發高漲。大家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自已的書法水平,還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書法,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在家族成員們的筆下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了家族文化傳承的重要紐帶。
家族成員們期待著在書法比賽的舞臺上,展現自已的風采,共同書寫家族文化的新篇章。
而讀書分享會與書法比賽這兩項活動,也將在家族文化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不斷傳承和弘揚家族對文化的熱愛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