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鬧非凡的陽朔西街,琳琅滿目的商品讓家族成員們目不暇接,購物的熱情也隨之高漲起來。
討價還價這門獨特的“藝術”,在西街的各個店鋪裡上演,引發了許多有趣的對話,為家族旅行增添了別樣的歡樂。
媽媽林慧蘭在一家紀念品店中,目光被一個精緻的小擺件吸引。
那擺件是用當地特有的彩石雕刻而成,造型是一隻栩栩如生的小象,象背上還馱著一個小巧的繡球,線條流暢,色彩斑斕,彷彿在訴說著桂林的故事。
林慧蘭愛不釋手,決定將它帶回家作為此次旅行的紀念。
她拿著小擺件,笑著對老闆說:“老闆,你這小擺件確實挺好看的,我很喜歡。
不過價格嘛,能不能便宜點嘛,我們這麼一大群人,說不定還能給你多帶點生意。”
林慧蘭邊說邊指了指不遠處正在挑選商品的其他家族成員。
老闆是個精明的生意人,臉上堆滿了笑容,說道:“大姐,我這已經是最低價了。
您瞧瞧這工藝,這材質,都是上乘的。看您這麼誠心,再給您便宜一塊錢,真的不能再少了。”
老闆的眼神中透著一絲無奈,但又不想放走這單生意。
林慧蘭佯裝要走,把小擺件輕輕放回原處,說:“一塊錢哪夠呀,再便宜點。
我看別家也有類似的,價格可沒你這麼高。”
她故意做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實則心裡還是很喜歡這個小擺件,希望能再砍下些價格。
老闆見狀,無奈地嘆了口氣,咬了咬牙說:“大姐,您可真會砍價。
得嘞,再給您降五塊錢,這已經是我的底線了。您要是覺得行,就拿走。”
老闆心裡想著,雖然利潤少了點,但能多賣幾件,也算是薄利多銷。
林慧蘭心裡暗喜,臉上卻依舊保持著淡定,說道:“老闆,你看我們這麼多人出來旅遊,以後說不定還會介紹朋友來呢。
再便宜點,湊個整數,您看怎麼樣?”她試圖再爭取一下,希望能以更實惠的價格買下這個小擺件。
老闆猶豫了一下,看著林慧蘭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妥協了:“好吧好吧,大姐,看您這麼會說話,再給您便宜三塊錢,不能再少了。
這價格,我真的是賠本賺吆喝了。”
林慧蘭見好就收,笑著說:“行嘞,老闆,就衝你這爽快勁兒,我買了。”
她開心地付了錢,拿起小擺件,仔細端詳著,彷彿這是她的戰利品。
李睿一直在一旁看著媽媽和老闆討價還價,覺得十分有趣。
他把這一幕用手機拍了下來,發到“李氏家族大團圓”群裡,還調侃道:“家人們,看我媽這砍價神功,老闆都快招架不住了。
我感覺我媽要是去參加砍價比賽,肯定能拿冠軍。”
還配上了幾個偷笑的表情包。
哥哥李陽看到訊息後,回覆道:“老媽這砍價水平,那可是深藏不露啊。
老闆估計心裡在想,怎麼遇到了這麼厲害的對手。”
嫂子蘇瑤也笑著說:“媽,您教教我砍價的技巧唄,以後我買東西也能省點錢。”
叔叔李展鵬也在群裡分享起自已購物時的趣事:“我剛才在一家店裡買了個竹編的小籃子,老闆開價挺高的。
我跟他說我是搞竹編研究的,對竹編工藝很瞭解,這籃子的工藝在我看來還有些瑕疵。
老闆一聽,以為遇到行家了,趕緊給我降了不少價。
其實我就是瞎掰的,哈哈。”說完,還發了一張自已買的竹編小籃子的照片。
嬸嬸劉悅回覆道:“展鵬,你這招夠絕的呀。看來以後買東西,還得動點腦筋。”
姑姑李麗娟也說道:“我在一家賣民族服飾的店裡,看到一件漂亮的壯族服飾,想給思琪買一件。
老闆一開始不肯降價,我就跟他說我家孩子特別喜歡壯族文化,一直夢想著能有一件正宗的壯族服飾。
老闆聽了,被我家思琪的熱情打動,最後給我便宜了不少。”
姑父陳宇軒打趣道:“老婆,你這是打感情牌啊,效果還不錯嘛。”
表妹趙思琪興奮地說:“姑姑,我好期待那件衣服呀。
等我穿上,肯定像個美麗的壯族小公主。”
爺爺李建國和奶奶王秀英在一家賣傳統手工藝品的店裡,看中了一對精美的木雕獅子。
爺爺和老闆聊起了木雕的工藝和歷史,老闆見爺爺對木雕如此瞭解,十分欽佩,主動給爺爺優惠了一些價格。
爺爺笑著在群裡說:“和老闆聊了聊,沒想到還能因為懂點木雕知識省點錢。
看來多學點東西還是有用的。”
奶奶王秀英也說道:“是啊,出來走走,不僅能欣賞美景,還能增長見識,買到心儀的東西。”
大伯李振興和大伯母趙紅梅在一家賣特色茶葉的店裡,大伯母拿起一包茶葉聞了聞,對老闆說:“老闆,這茶葉聞著挺香的,就是價格有點高。
我們家都愛喝茶,要是好喝,以後肯定經常從你這兒買。”
老闆聽了,覺得這是個潛在的大客戶,便給大伯母降了一些價。
大伯母開心地說:“出門在外,買東西就得會砍價,能省不少錢呢。”
在西街的各個角落,家族成員們都在進行著有趣的購物互動。
大家透過討價還價,不僅買到了心儀的商品,還收穫了許多歡樂。
這些購物趣事,成為了家族旅行中獨特的記憶,讓大家在日後回憶起來,依然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群裡充滿了歡樂的氛圍,大家分享著彼此的經歷,彷彿又重新體驗了一遍那些有趣的瞬間。
在這熱鬧的西街,家族的親情在購物的歡聲笑語中愈發深厚,為這次旅行增添了更多溫暖而美好的色彩。